地名含義
因其地曾設鐵爐故名曰曾爐寺。歷史沿革
始建時間碑誌因遭明季兵毀無從查證,入清朝康熙年間有僧淨悟再始重修。時至文革期間遭全面毀壞。後至2005年來由於釋達芳法師進住,整修。其他信息
清朝時期中國著名畫家曾珏出家至曾爐寺頌經傳教,圓寂後再由徒弟勇志從福州古山寺來繼傳教。乾隆丁亥年,泉州馬付司考文未中,去文就武中了武狀元,諸紳往來,早期同曾珏交為好友,常留戀山水蒼翠人文,視曾爐寺境地風景美貌獨特,唱和題詠,在寺院後一塊叢立大石壁上揮筆作題“雲影濤聲”四個大字,每字高三尺,每筆闊三寸,世人不絕常到寺院境貌游賞。1943年至1949年曾是閩中地下黨惠北地下組織先後七次革命聚會的活動場所,集中參加解放惠安,接管偽黨部(崑山風雲記載)解放後曾爐寺的佛教文化與文物遺產的獨特境貌,雖已隨時際運動人為與風化而改變,但它的歷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文物遺產的光輝景觀,激勵後人輪換津新,鄉誼永傳,銘留千古。
1982年經泉州文物考古專家考鑒,首批為惠安縣文物保護單位,於2001年再次由泉州文物考古專家綜合考鑒,首批為泉港區文物保護單位,泉港政(2001)綜合292號文,泉港區人民政府現場授立碑誌慶典,同年泉港區旅遊局首批確定曾爐寺為旅遊開發景點。
2005年來由於釋達芳法師進住,整修。現已在寺院旁蓋一座三層樓約740平方米,寺院後蓋一間200多平方米的念佛堂,念佛堂可供每月初一、初八、十五的做敬,以及其它如佛七、大蒙山施食、傳燈等大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