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為先
2005年,該村地質災害嚴重。為了寨子的長遠發展,經村小組幹部和村黨支部多次召開村民會議,諮詢民眾意見,達成共識,於2006年1月份全部搬遷到距原寨子1公里,緊靠縣、鄉公路的新寨地點。在上級補助的異地搬遷資金扶持下,老百姓民居充分凸顯傣族傳統文化特色,統一宅基地大小、民居模式、戶居面積,由村民自已動手建蓋。去年初,為徹底解決村內行路難的問題,該村民眾不等不靠不拖,多方籌集資金4.4萬元,向上級爭取水泥232噸,鋪通了高質量、高標準、面積為4500平方米的村衛生路,栽種了150株榕樹。村內道路的改善,極大地拉動了其他設施建設。目前,曼板村家家建有衛生間、沼氣池,看上了閉路電視,喝上了潔淨安全的自來水,38戶農戶安裝了固定電話。多種經營
曼板村充分發揮城鄉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在壩區水田上實施“兩高一優”農業開發項目。水稻收割後,農戶及時翻耕水田,分別種植特高多花黑麥草和冬作蔬菜,為短期育肥黃牛提供優質飼草。同時,種植蔬菜增加收入,提高耕地複種指數。曼板村飼養黃牛農戶有25戶,主要以黑麥草、甘蔗梢、稻草等為飼草,去年出欄育肥黃牛45頭,現存欄122頭;以米糠、碎米和精飼料配合養殖生豬,去年出欄肥豬105頭,現存欄94頭。飼養牲畜,既為新建的沼氣池提供了原料,又為耕地施用熟化有機肥提供了來源,增強了土地肥力。全村還種植茶葉120畝,戶均約3畝。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村民對老茶地進行補缺、改造,引種優良品種,進行無公害種植,向穩定、提質、增效的方向發展,茶產業的經濟效益拉動了全村經濟成長。在抓好產業開發的同時,曼板村充分發揮村內傳統建築技術優勢,自發組建了3個民間工匠隊,共20多人,涉及農戶20戶,利用農閒時間在附近的曼襖、景龍等村委會承建民居、衛生路、修水溝等小工程,另外有4戶農戶專門經營水果零售,有1戶農戶建起了茶葉初制所。曼板村的村民在種植、養殖、建築、初加工、零售等各個領域發揮著自己的特長,使全村形成了多項經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