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向春

曹向春

曹向春,男,1972年生,河南汝南人,齋號存逸軒。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河南省新鬥彩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人物簡介

向春,男,1972年生,河南汝南人,齋號存逸軒。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河南省新鬥彩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個人入展及獲獎

書法篆刻作品曾入展:
全國第八、九屆書法篆刻展;
首屆"敦煌杯"全國書法大賽;
全國書法小品展;
"高恆杯"全國書法藝術大賽;
首屆"走進青海"書法大展;
西泠印社首屆中國書法大展;
當代名家工程—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大展;
全國第二屆隸書展;
西泠印社首屆詩書畫印大展;
當代名家工程—全國500人精品展;
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西泠印社第七屆篆刻展;
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
紀念中國書協成立30周年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
書法篆刻作品曾獲獎:
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三屆蘭亭獎(藝術獎)三等獎;
中國·貴州“百里杜鵑”書法作品展優秀獎;
“墨舞神州”全國電視書法大賽特等獎(第一名)。
論文曾發表於《山東文學》、《書法賞評》、《青少年書法》、《書法導報》等報刊雜誌。

曹向春的書法作品

審視曹向春的書法創作,我們會發現儘管他的結字大開大合、虛實相生、奇態百出,但並未顯得突兀,而是還在傳統書法的法度規約之下,整篇氣息和諧統一、渾然一體。有人曾經問曹向春創作時上下左右的字是怎么安排的,曹向春說,寫字不經營不行,經營過了也不行,最高的經營都是不露痕跡的,經營在心中,表現是卻是一臉無辜,一臉自然,這才是高手。“經營在心中”,這是多么高的境界!創作時隨形就勢、一任天然、從心而出,或許就是曹向春給我們的啟示。在字型的空間感和造型意識上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曹向春書法作品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墨色變化的豐富,漲墨、濃墨、淡墨、枯筆、飛白無不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但又糅合得自然和諧、天真爛漫。篆書筆法的融入也豐富了其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曹向春的篆刻藝術

曹向春先生乃詩人、書法家,餘事篆刻,成就斐然。《青年導報》向來熱情推介藝術,準備為他作專題介紹。向春先生不想借名家標榜,讓我寫上幾句話。我一方面受寵若驚,另一方面又覺得責無旁貸。儘管是外行,免不了盲人摸象之譏,還是踴躍應命。
篆刻源於殷商,有“安陽三璽”為證。古人執印、鈐印為憑信,所以印章又叫印信。到春秋戰國,印章大行於世。此前的印章,因為印文都是大篆,後世稱為古璽。到漢代,書有八體,其中一體稱為繆篆,是專門用來制印的,這種字型其實就是小篆的一個分支,只不過為了入印,進行了方整化、圖案化的改造。既經改造,也就不必太顧忌小篆正體的寫法,增刪筆畫,挪位變形是常見的。齊白石說的“秦漢人全在不蠢”,就指這個。漢代的東西總是質樸渾厚,因此漢印為篆刻正宗。學習此道,從漢印入手是不二法門,就像學書法總是先學唐楷一樣。漢代以後,印章越來越失去堂皇正大的氣象,逐漸衰落了。一直到了元代,才有文人介入其中,不僅以此取信,而是加入了藝術的成分。明代大書畫家文徵明的兒子文彭,也是書畫篆刻家,他發現特殊的石頭可以作章料,文人篆刻才蔚然成風。於是產生了清代的篆刻家群體,如皖派、浙派等。近代以篆刻名世的大家,像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可謂家喻戶曉。2008奧運會的會徽,跟篆刻算是近親,沾著奧運會的光,估計了解篆刻、喜歡篆刻的人會越來越多,這門陽春白雪的藝術,也終於有了“秀”一把的機會了。
曹向春先生的印章,當然也有漢印的基礎,然而他的主攻方向卻是古璽。欣賞印章,一般有篆法、章法、刀法三個方面。篆法指既遵照字形,又變化巧妙;章法指分朱布白,形成有意味的空間構成;刀法指沖切合宜,使線條富於金石氣息。而古璽不像漢印那樣以整飭為目的,因為字形變化大,所以入印時一般保持字形的天然狀態,而在印面上,又要根據幾個字的大小疏密,精心安排,使其既雕既琢,復歸於朴,相互聯繫,不沖不犯,意味悠長。這裡發表的印章中,為省文聯主席、著名畫家馬國強刻的《國強》、《國強五十後作》,以及楚篆風格的《偏安江南》都是精品,讀者自可玩味。
曹向春是詩人、文人、性情中人,這曲折地反映在他的篆刻中,表現為文質彬彬的恬和氣象;同時他又是卓有成績的書法家,特別以隸書見長,這也會對他的篆刻產生支撐作用,所以他的篆刻能有今日的成就。不難想像,來日“鼓之以風神”,刀會越來越老,印會越來越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