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劍丞

曹劍丞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先後進入鄭州黃河美校學畫,劍丞主攻山水,我則專習花鳥。 劍丞出生於豫南農村,家境貧寒,深知衣食來之不易。 劍丞素以山水畫見長,兼涉花鳥、書法。

青年書畫家

藝術簡介

曹劍丞,號布岳堂主,1970年10月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92年畢業於鄭州黃河美術學校,1997年拜著名山水畫家李明先生為師。現為解放軍鐵軍書畫院特聘書畫家、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老幹部大學山水畫課授教、琥珀畫會副會長。其作品及藝術成就被《美術報》等專業報刊介紹。

藝術賞評

平蕪盡處是春山
——青年畫家曹劍丞其人其畫
婁鴻泰 文
劍丞和我有同窗之誼。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先後進入鄭州黃河美校學畫,劍丞主攻山水,我則專習花鳥。劍丞生於1970年,年長我5歲,加之又比我入校早,遂成我師兄、摯友。
劍丞坦蕩率真、清朗見性。當年在校時,我們常在一起縱論古今,探討藝理。每有同學求教,劍丞總是解疑釋惑,毫無保留,珠璣良言和盤托出,其坦誠率真之性情令人難忘。記得當年,“85美術新潮”依然激揚澎湃。有一次,班上就李小山、張少俠所著之《現代美術史》(白皮書)組織專門討論。會上,有人熱衷追捧,推波助瀾;有人冷眼以對,大加批駁;有人閃爍其辭,未置可否……。面對眾說紛紜之場面,劍丞不再沉默,振臂疾呼:中國畫方興未艾!隨之一通凌厲入微之辨析,針砭“中國畫窮途末路”思想之頹廢,大振我們學習國畫之信心,立時顯得卓然鶴立,“hold”住了全場。其秉直耿介之性情,敏銳洞達之才思,令人嘆服。
劍丞出生於豫南農村,家境貧寒,深知衣食來之不易。晝耕夜讀,藉以立身。美校畢業後,劍丞繼續在鄭州以畫為業,期間訪師問道,心無旁騖。多年來,劍丞一貫特立獨行,清心為藝,在生活和藝術的歷練中漸入佳境,讓人倍感欣慰。如今,劍丞在中原古玩城的成立“布岳堂”,終日藉此為樂,四季詩酒書畫,情至則揮毫案牘,怡情煙雲;閒暇則翻檢典藉,神會古人。誠交可交之人,敬為可為之事,過著一片洞天,一杯苦茗,四壁丹青,八方朋友的神仙日子。真是談笑有名士,往來無白丁。如此清心為藝,持而久之,真如東坡所謂:“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既多乎?
劍丞素以山水畫見長,兼涉花鳥、書法。早年在《芥子園畫譜》上下過苦功,至今雖仍以純正的傳統筆墨為主要表現形式,但“芥子園”的影子卻已瞭然無痕,只能從其毫端腕底、經營布局中窺其功底之一斑。今人學畫,凡能學古而善化,熔古而鑄今者,方得真訣。劍丞為藝,其天資、稟賦自不必說,尤得益於長期意會古今大家之神髓,深研歷代經典之精粹,又蒙山水畫家李明先生之悉心點撥,方能有現在之成就。
其山水畫多取材於北方太行景物,注重高古意境和文人情趣之表達,自家面貌日漸明晰:畫法師承有序、融匯眾長,畫風清新明快、渾樸蔥鬱,畫境逸情遠致、超拔脫俗。其參加河南省十一屆美展的《巍巍太行》,壯闊雄渾,風骨凜然,讓人立於畫前,如臨大岳,不由肅然起敬;其《雲涌太行》,深遠遼闊,迤邐拔萃,畫中巒岫岡勢,映帶不絕,使人心神嚮往;其《坐看雲起雲涌》,中景危岩高聳,飛瀑掛壁,近處高士閒臥於林間磐石之上,生髮出丘園養素、泉石嘯傲之意境;其《聽瀑圖》扇面,畫面簡淨素雅,巨石寒林之下漁樵隱逸,若聞泉瀑濺玉清音,一派絕塵遠囂之氣象。可謂一畫一境,隨意生髮,皆能吐故納新,且少有學古不化、因循守舊之弊,足見其近年來苦心孤詣、精進修為之功。《莊子》之“得意忘言”,《易經》之“立意盡言”,想必正是劍丞在藝術理想和追求中所面臨之新天地、新境界。此當後話。
畫家真要做到古人所言:“揮纖毫之筆,則萬類由心;展方寸之能,則千里在掌”,則需要毫不懈怠地堅守和拓進下去,為之付出畢生心力方能成就。堅信跋涉於藝途的劍丞,既已歷經生活艱辛,飽嘗藝途甘苦,定會早日踏盡平蕪,擁抱春山,走向更為浪漫、澄明之境。
(本文作者系濟南軍區美術書法研究院藝術委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