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①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
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②。
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③。
莊周世無有,誰知此凝神④。
若人⑤今已無,此竹寧復有。
那將⑥春蚓筆,畫作風中柳。
君看斷崖上,瘦節蛟蛇走。
保時此霜竿,復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⑦,舉家聞食粥。
朝來又絕倒,諛墓得霜竹⑧。
可憐先生槃,朝日照苜蓿⑨。
吾詩固云爾,可使食無肉。
(吾舊詩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作品注釋
① 元祐二年(公元一0八七年)秋在汴京作。晁補之,字無咎,濟州巨野人。作者任杭州通判時,他也跟著他的父親在那兒,時年十七,作《七述》,賦錢塘山川風物之美,最為作者所稱賞,甚至說自己可以“擱筆”。晁是詩人,著有《雞肋集》。與可,文同的字,他是宋代名畫家、詩人,和蘇軾是表兄弟。②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然似喪其偶。”嗒然,據成玄英疏,是一種“身心俱遺,物我雙忘”的境界。遺,忘掉。
③ 猶如說清新出無窮。以上說文同畫竹,是把生命溶入了作品中,所以有高度的藝術成就。
④ 《莊子·達生》:“用志不分,乃疑於神。”蘇軾說:“古語以疑為似。”
⑤ 若人,那個人、彼人,指畫竹者文同。
⑥ 那將,誰將。
⑦ 拙生事,不會治生產、難過活,極言晁補之家貧。
⑧ 韓愈常為人作墓誌,所得報酬,時人戲呼為“諛墓金”。諛墓,猶如說拍死人的馬屁。這句詩意是說晁補之為人作墓誌,人家送給他一幅文同畫竹。
⑨ 苜蓿是一種野菜,貧家的副食品。唐薛令之詩:“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無所有,苜蓿長闌乾。飯澀匙難滑,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食,何由保歲寒?”此用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