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介紹
10月28日
2017年10月28日上午大會報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報告題目為《獵鷹:唐代壁畫與詩歌共創的藝術形象》,以壁畫中的獵鷹形象為切入點,結合歷史文獻的記載,綜合分析獵鷹壁畫的形象特點、創作意圖,揭示出唐代藝術創作與貴族生活風尚的關係。新疆博物館侯世新館長作了題為《從佛教壁畫看犍陀羅藝術的傳播》的報告,通過比較佛教壁畫的造型特點,探索其受犍陀羅藝術影響的程度,從歷史地理入手,指出犍陀羅藝術這種表現形式背後,體現的是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思想與藝術的碰撞交融。東京文化財研究所主任岡田健先生報告題目為《壁畫臨摹工作的意義——從經年變化後的古代壁畫中,臨摹應該獲取什麼?》,他首先肯定了以往的壁畫臨摹實踐在歷史、藝術研究與保護領域的貢獻,同時探討了新時代臨摹工作對壁畫保護、研究的意義。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員郭物先生髮表了題目為《草原絲路的翻唇獸:東方格里芬》的報告,認為歐亞草原流傳著一種神話中的龍形翻唇獸,就起源、發展來看,該紋樣是商周、大月支、希臘和波斯文化碰撞的產物。來自希臘的雅典大學歷史博士、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教授艾蓮娜·阿芙拉蜜多報告題目為《希臘克里特島壁畫一瞥》,艾蓮娜教授曾為希臘駐中國文化參贊,對中希文化交流極為關切,此次報告介紹了經英國人阿瑟•伊凡斯(1900-1931)考古發掘和修復的克里特島宮殿壁畫殘片,這些3000年前的壁畫屬於著名的米諾斯文明的代表——克諾索斯王宮遺址,其中的宮室和廊道牆面繪有瑰麗多姿的壁畫,戴百合花的國王、調牛圖和“巴黎女人”等都是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的重要素材。來自義大利的學者瑪利亞・佩爾拉・科隆比尼報告題為《探討壁畫上貼金箔的分析技術》,旨在探究揭露中世紀壁畫中金箔技術的最新工具方法,討論甘油脂基粘合劑與添加無機顏料,主要是白色顏料和赭石的功能。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毛銘做了題為《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上的八國使臣與職貢圖比較》
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研究員毛銘做了題為《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上的八國使臣與職貢圖比較》的大會報告,通過對比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上的八國使臣與職貢圖,提出大使廳壁畫上的武則天龍舟和唐高宗獵豹,是中國境外唯一的創作於盛唐的帝後圖像,在歐亞絲路交流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地位。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托尼亞•艾克菲亞德教授發表了題為《澳中兩國有關壁畫研究的藝術史,修復與保護的合作》的報告,介紹陝西考古研究院與墨爾本大學關於唐代和元代壁畫的合作研究項目,分享壁畫樣品周圍化合物的空間分布和可能存在乾壁畫層中的低濃度粘合劑研究的初步成果。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嘯嘯教授報告題為《澳中兩國有關壁畫研究的藝術史,修復與保護的合作》,與托尼亞教授側重點有所不同,探討橫山元代壁畫墓的保護、研究和後期展陳採用的先進方法和寶貴經驗。
亞塞拜然建築和藝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伊馬仕・加吉耶夫先生報告題為《亞塞拜然“喀什凱奇克”遺址壁畫修復和保護問題》,介紹亞塞拜然古代“喀什凱奇克”國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區的壁畫修復和保護工作的經驗與教訓。英國中亞考古學會理事何平先生報告題目為《犍陀羅藝術與敦煌壁畫比較:關於七個佛傳故事》,通過阿富汗艾納克遺址中的佛教造像和佛塔中佛傳故事與敦煌壁畫的比較,探討犍陀羅藝術與敦煌壁畫的關係。
內蒙古博物院杜曉黎與康貴彬研究員報告題為《清水河縣窯溝鄉塔爾梁五代墓葬——壁畫題材內容及審美特徵》,介紹了五代墓葬壁畫以磚砌墓室仿木結構的格局,分析平面壁畫和立體磚雕中蘊含的喪葬習俗、民風民俗、宗教信仰等歷史信息。烏茲別克斯坦藝術學院專家組組長米亞薩諾娃•迪洛巴做了題為《烏茲別克斯坦紀念博物館:中亞十九世紀的建築古蹟》的報告,從科學角度分析了修復工作對於發揮故居博物館展示和教育功能的實踐意義。撒馬爾罕阿芙羅夏歷史博物館館長薩馬瑞迪・伊・穆斯塔庫洛夫報告題為《粟特九國與hiyan在唐代大使廳壁畫上的圖像》,介紹了館藏珍品粟特壁畫,從畫面的人物和主題分析畫面中的呈現的歷史信息。來自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中亞與高加索部主任、研究員盧湃沙報告題目為《片治肯特古城的藍廳壁畫及修復》,介紹東宮鎮館之寶藍廳壁畫的發掘、修復情況,分析探討畫面中呈現的粟特魯斯塔姆英雄史詩以及絲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情況。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修復中心瑪麗亞•吉維爾斯研究員報告題為《中亞壁畫修復》,承接盧拜沙館長的報告,首次在中國展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鎮館之寶藍廳壁畫的清理現場照片,介紹壁畫修復中心的工作成果。
10月29日
論壇以藝術史和保護修復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討論氣氛極其熱烈。藝術史組就壁畫與墓葬系統的關係、壁畫的題材和內容、壁畫遺存的現狀調查以及畫像磚裝飾藝術等進行探討。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陳偉副研究員報告題為《墓葬壁畫與墓葬系統的構建——試論墓葬壁畫在墓葬系統中的地位》,認為中國古代墓葬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以建築結構為表現形式,建築結構內部的所有物品都是組成墓葬這一龐大系統的一部分,其中墓葬壁畫是最能反映墓葬場景效應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昭陵博物館張志攀館長、張婉麗報告題為《唐墓壁畫中的唐人服飾配飾》,通過昭陵壁畫中具有代表性的唐人配飾,結合史籍中對質地、顏色、形制和使用範圍的記載,分析其發展演變歷程。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李強教授報告題為《陝西千陽南寨五聖宮壁畫調查》,以陝西千陽南寨鎮的五聖宮為案例,提出保護和研究散布於鄉野的村廟對於了解民間信仰和文化的重要意義。
敦煌研究院編輯部汪正一報告題為《敦煌莫高窟清代改修娘娘殿洞窟遺蹟考察》,通過對莫高窟第138、344、454窟三個洞窟清代遺存的調查,結合清末、民國時期考古探險隊和考古調查察團伯希和、奧登堡、石璋如、謝稚柳等記錄的清代娘娘殿的資料和所攝老照片,圍繞莫高窟第138窟為中心,還原清代莫高窟娘娘殿遺存內容,探討清代敦煌娘娘民俗信仰情況。遼寧省阜新市博物館朱蕾報告題為《清代阜新藏傳佛教聖經寺壁畫研究》,通過對清朝阜新聖經寺正殿前廳東、西牆壁的生死輪迴圖和日月星辰運行圖的分析,認為藏傳佛教壁畫藝術歷經數百年的發展,融合了印、藏、漢等地的多元文化藝術元素,體現著清代藏傳佛教在阜新的發展狀況,呈現出本地區對藏傳佛教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民俗心理,為藏漢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各位學者分別就自己的議題進行了闡述,提供了豐富的圖像和文字介紹。
保護修復組就壁畫揭取、修復和資料採集記錄、壁畫製作工藝與新材料、壁畫病害分析和保護研究方法等進行探討。呼和浩特博物館內蒙古壁畫保護中心武曉怡主任報告題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召寺乃春廟壁畫保護修復》,介紹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為配合大召寺乃春廟古建築維修施工,內蒙古壁畫保護中心對乃春廟經堂與佛殿壁畫進行的保護修復工作,對其存在的主要病害、成因以及保護修復舉措進行了總結。陝西歷史博物館馬藝蓉報告題為《唐武惠妃墓壁畫製作工藝及材料分析》,在對武惠妃墓壁畫本體進行保護修復的基礎上,利用體視顯微鏡、超景深顯微鏡、X射線衍射、掃描電鏡、拉曼光譜等對唐武惠妃墓壁畫的保存現狀、病害種類、壁畫製作工藝及製作材料進行了分析研究,並通過模擬製作的方式對該壁畫的製作工藝進行復原性研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萬潔報告題為《策勒達瑪溝佛寺1號遺址出土壁畫》,通過論述達瑪溝佛寺遺址出土館壁畫的保護修復,提出原狀修復以及原位陳列,使壁畫蘊含的藝術價值與全部歷史信息得以最大化再現,彌補傳統博物館陳列展覽中關聯性不足,為西域佛教建築史、佛教文化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克里斯提雅諾•李密奈西教授報告題為《地下壁畫腐蝕評估和保護策略的綜合學科研究法《聖母瑪利亞》(馬爾他)案例研究》,介紹了研究和修復聖母馬利亞壁畫(馬爾他)過程中遵循的綜合學科研究法,這種研究基於對紅外熱成像的非破壞性調查、微波輻射測量和成像技術(UV)以及對環境的熱濕式監測的初步調查,表明在冷凝和乾燥現象之間,高指數腐蝕的區域與大量聚集的鹽有關。陝西歷史博物館張群喜報告題為《唐武惠妃墓“高髻持如意仕女圖”科學研究與保護修復》,介紹了武惠妃墓壁畫的修復保護工作,採用無損、非接觸、原位分析手段如顯微成像、高光譜成像、光學相干層析成像、超高清圖像採集等技術手段對壁畫畫面病害、材質、修復痕跡進行了科學診斷分析,揭示出壁畫顏料層的三維層析微觀結構,同時利用X射線螢光、X射線衍射等對壁畫地杖材料及修補材料進行分析和評估。
展館簡介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於2012年7月正式開館,是為搶救、保護、收藏、展示以中國古代壁畫為中心的專業博物館,也是國內對中國古代壁畫進行通史陳列展出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