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曖昧的日本人作 者:李兆忠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1
ISBN: 9787510806926
開本: 16開
定價: 35.00 元
曖昧文化
“曖昧”在日本人身上表現得如此極端,足以成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們尚武又愛美,封閉又開放,自然又人工,順從又反抗,視“瞬間”為“永恆”,模仿中又有創造……但是,一旦涉及“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根本利益,日本人從來不含糊,而是清晰到極致。內容簡介
這本《曖昧的日本人》,便是一本深度剖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書。作者以親身經歷解讀日本,融敏銳的感性與深邃的理性為一體,發人所未發,所持論點獨樹一幟、立意新穎。在總體上對日本持批判態度,目光冷峻而客觀,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日本人的社會文化心理。其開闊的文化視野,使本書左右逢源,揭示了中日兩國文化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對於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日本人的性格、日本的文化,以及中日之間的差別等,都有極大的啟示作用。作者簡介
李兆忠,1957年生於上海,1978年初考入上海華東師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89年初赴日,遊學四年,1992年底回國重操舊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出版專著有《曖昧的日本人》《東瀛過客》《看不透的日本》《喧鬧的騾子——留學與中國現代文化》等。編輯推薦
日本這個國家是一個謎,日本的民族性格更是一個謎。如今,有人要來破解這個謎了。為了破解這個謎,李兆忠先生選取了一個頗為新穎獨特的角度,即從剖析日本在近代史上所扮演的“曖昧”的角色入手,讓讀者從中窺探日本民族性格的複雜性。而在破解這個謎的過程中,李兆忠先生並不滿足於在書中直接為讀者提供現成的結論和答案,而是通過大量的事實(直接和間接的),又根據自己在日本近四年的生活經歷和切身感受,以細緻生動的敘說和不無雄辯但又入情入理的分析,讓讀者從中自然地引發出結論和答案來。
中國與日本有兩千年交往的歷史,近代以來又吃過日本的大虧,按理講,中國應該最懂日本,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時至今日,中國知識界一談起日本,引經據典的,依然是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仿佛諾大一個中國就沒有人懂日本。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日本的無視或輕視變本加厲,在“大中華”與“大西方”的雙重遮蔽下,日本的廬山真面貌離我們越來越遠。而在中日關係時好時壞、動盪起伏的背景下,《曖昧的日本人》為讀者切實了解日本以及如何看待日本人,提供了獨特而有說服力的依據和視野;為中國人正確認識日本人與正視中日關係和文化的差異,提供了鞭辟入裡的內容和分析。
各界評價
總評
消除“為友好而友好,為批判而批判”的模式 “學理性、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融於一體評價一
我偶然有幸拜讀大作《曖昧的日本人》,大為敬佩。這本書材料之豐富、觀察之精微、思想之深刻、行文之劉暢,特別是立論精到而不片面,實為同類書中所少有,是可繼武魯斯·本尼迪克特之《菊與刀》。特別是日本這個國家與我們關係太大,實需使國人對它有一個較好的了解,才能較好地同它打交道。我認為尊著為這一領域的一項重要有益的貢獻。——張毅君(外交部美大司原司長)評價二
作為中國最高智囊團——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作者曾在日本生活四年,對日本社會有的廣泛的體驗和深入的認知,本書觸及日本人的深層心理,揭開其“曖昧”的面紗。其中對“日本人民反戰”說法的質疑與批判,是非常中肯的。——莫邦富(旅日華人作家、經濟評論家)評價三
二十多萬言的《曖昧的日本人》是我迄今僅見的細說何為日本人的著作。作者試圖理性地非情緒地描述日本人,他提出的問題是:“儘管中國與日本已經打了2000年的交道,在近代又兩次吃了日本人的大虧,但對日本這個民族的廬山真面目,我們真的了解嗎?”我非常贊成這樣的立意,並確實從他的敘述里獲益良多。——李潔非(作家、學者)評價四
本書從日本在近代史上扮演的“曖昧”角色入手,窺探日本民族性格的複雜性。不僅對於我們認識日本十分有益,由此反觀我們自身的民族性格,也會有許多啟發。作者採集大量事實。細緻生動的敘說與鞭辟入裡的分析相結合,是一部既不乏感性展示,又富於理性分析的好書。——陳駿濤(文學評論家)評價五
作者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而不是“二戰”的親歷者,卻能以令人信服的論證,闡明日本這個禮儀之邦殘忍性的根源。作者並沒有激發國民敵意的想法,而以學者的眼光看待問題,他以歷時與共時的交叉考證,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入剖析了日本人的曖昧性,將讀者引向理智的思考,客觀而公正。——王志耕(南開大學教授)評價六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不僅僅是因為書中包含了有關日本歷史與現狀的極為豐富的知識,也不僅僅因為作者有著在日本生活多年所積累的大量感性經驗,作為一本好書,它的最大價值在於:擁有一種難以企及的見識與不可替代的意義。——李春青(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評價七
在作者筆下,“曖昧”這樣—個難解甚至難說的話題不僅變得具體實在、親切可感,轉化為學理上的清晰與旨趣上的貼近,而且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穿透其表、正確觀察日本的新的視角。也許是大而化之、求同不求異的思維觀念所致,也許是單一的政治觀照方式的限制,它的產生恰恰正是說明了我們對日本民族“曖昧”根性的缺乏了解。就憑這一點,我們亦要對《曖昧的日本人》刮目相看。 ——吳秀明(浙江大學教授)目錄
前 言第一章 桃太郎精神
第二章 小日本與大日本
第三章 日本人的愛國心
第四章 “神國”的自醉
第五章 日本沉沒
第六章 颱風性格
第七章 無常與有常
第八章 “技”與“道”
第九章 潔癖之邦
第十章 裝飾的世界
第十一章 狗的象徵
第十二章 名片的國度
第十三章 服從與忍耐
第十四章 外語低能之謎
第十五章 惡魔的語言
第十六章 漢字的圈套
第十七章 “大和”文化黑洞
第十八章 菊與刀
第十九章 日本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