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可以說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的研究方向很多,主要包括一下幾個:網際網路科學(Web science)、智慧型計算(Intelligentcomputing)、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數據挖掘(Data mining)、最佳化算法(Optimizationalgorithm)、機器學習(Machine learing)。
國內實驗室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實驗室都開始轉向網際網路和搜尋引擎的研究,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大連理工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WISDOM實驗室)、上海市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智慧型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些實驗室。
上海市
上海市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是在復旦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的基礎上建設而成。 2004 年 1月,復旦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論證,被批准籌建上海市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2005年9月,上海市科委主持召開驗收會議。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復旦大學上海市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
上海市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以滿足社會和國家的信息技術需求,順應信息處理技術的國際發展趨勢為準則,營造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學術和研究環境,為研究人員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必要的保證。實驗室堅持對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的前沿性和尖端性科學問題進行原創性研究,積極承擔國家信息處理方面的科研項目任務,大力促進和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合作,培養優秀人才。通過與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的合作開發,將本實驗室建設成為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國際一流的智慧型信息處理研究和套用中心。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 (NKU,IIPLab)成立於1998年,隸屬於南開大學軟體學院。實驗室主任為黃亞樓教授,研究人員包括孫鳳池博士、殷愛茹博士、謝茂強博士、師文軒講師、王超博士、邢樹松博士、苑晶博士等8名教師。實驗室現有8名博士研究生、19名碩士研究生,並有部分本科生加入實驗室工作。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數據挖掘與知識工程、文本挖掘與網路檢索、智慧型機器人控制、移動機器人導航、多機器人協調、嵌入式系統、生物信息處理、中間件技術與互動式設計等領域。實驗室近年來完成了國家863計畫、攀登計畫(B)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科技攻關課題、企業合作項目30餘項,並在智慧型信息處理、智慧型機器人系統領域發表論文90餘篇。
黃亞樓教授1992年主持建立國內第一個工業機器人操作力控制實驗系統GRAFC,1990—1994年作為主要研究開發者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雙工業機器人協調控制系統,199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微驅動機器人系統及套用的研究,1996年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用於顯微操作的高精度機器人系統,1996年開始從事帶拖車的移動機器人研究,1998年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帶拖車移動機器人實驗系統;1996年始開展智慧型信息處理的研究,主持設計開發了數據挖掘軟體系統RoboMiner和Infox,並在銀行信用卡信息分析、民航收益管理研究、運動員體能測試數據的分析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套用。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培養機制,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人才培養碩果纍纍。歷年來,實驗室研究生多次參加IROS、ICMLC、WCICA、WWW等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在實驗室學習的本科生、研究生多人參加各種競賽,獲得優異成績。本科生高傑等在黃亞樓教授指導下,2001年獲得第七屆挑戰杯三等獎;2003年,在黃亞樓教授指導下,劉菁菁、吳方浩、李棟、李斌四人合作完整DJ DreamFactory,獲得微軟創新杯全國第一名。2002年、2003年,孫鳳池博士連續指導本科生參加全國機器人滅火競賽,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2005年黃亞樓教授、孫鳳池博士、謝茂強博士指導本科生作品,在天津市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2006年1月,師文軒老師指導本科生參加IBM軟體大賽,獲得“最佳套用獎”和設計開三等獎;2006年6月,孫鳳池博士指導本科生參加微軟全球嵌入式系統大賽,從800餘支隊伍中脫穎而出,進入前30名,獲得微軟資助赴美參加最終決賽;2006年8月,孫鳳池博士指導的學生參加Intel嵌入式大賽,獲得三等獎。實驗室博士生徐君獲得2005年度“微軟學者獎”,博士生劉菁菁獲得2006年度“微軟學者獎”,同時有多名研究生獲IBM獎學金等獎勵。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注重與企業的合作,目前與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合作進行網路信息檢索方面的研究,與日立軟體公司合作進行信息泄露檢測方面的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套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前沿的探索性、創新性研究。其宗旨是創立一個民主、開放、寬鬆與協作的學術研究環境和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為研究人員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必要的保證。其目標是在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研究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並在技術的前沿有重要創新,為國家信息技術的長期發展積累知識、創新技術和人才。
實驗室研究方向有:知識格線、智慧型科學、大規模知識處理、自然語言理解和翻譯、基於圖像的人機互動、多媒體信息的編碼與理解、大規模高維數據可視化等。
實驗室的發展目標:面向學科發展需要、未來國家發展需求,加強智慧型信息處理中重大基礎性問題的探索,努力在若干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視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的結合,加強標準研製工作和專利申報工作。努力創造寬鬆的學術氛圍,培育自由探索的文化。進一步增強重要前沿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對外合作和學術交流。把實驗室建設成為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目前實驗室承擔國家基礎研究計畫 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高科技計畫和國際合作項目。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和互訪,與國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實驗室現任主任:陳熙霖研究員;副主任:曹存根研究員。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南寧院士;副主任:諸葛海研究員
西南交通大學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是以適應資訊時代的信息處理要求。努力營造一個民主、開放、寬鬆與合作的學術和研究環境,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積極承擔國際、國家信息處理方面的科研項目任務,大力促進和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合作,促進學科交叉,為研究人員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必要的保證。目標是在智慧型信息技術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在技術的前沿有重要創新,為國家信息技術的長期發展積累知識、創新技術和培養人才。努力將實驗室建設成為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國內領先,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智慧型信息處理研究和套用中心。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的發展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所研究的方向非常廣闊,也都是新興學科,正處於上升期階段,所以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智慧型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是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聯合建立的校級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為丁世飛教授,研究人員包括雷小鋒博士、聶茹博士、陳偉博士、許新征講師、王莉講師、孫統風講師、張謹講師等7名教師。實驗室現有4名博士研究生、12名碩士研究生,並有部分本科生加入實驗室工作。
實驗室負責人丁世飛教授,現任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計算機套用技術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同時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高級會員等職;擔任國家“863 計畫”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著名雜誌 Information Sciences(IN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JI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EEE TFS) 以及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等學術期刊的特約審稿人。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研究論文 50 余篇,其中已被 SCI收錄10篇,EI收錄31篇,ISTP收錄27篇。實驗室現有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智慧型信息處理的新理論和新方法。重點開展粗糙集理論、粒度計算、支撐向量機、數據挖掘、神經網路理論與套用、圖像內容理解等方面的研究。
作為實驗室的重要合作者與依託單位之一,史忠植研究員領導中科院計算所智慧型科學實驗室實力雄厚,研究基礎強。主要從事智慧型科學的基礎性和套用基礎性研究,包括智慧型主體、 機器學習、 神經計算、認知科學等, 以及與人工智慧有關的套用技術與系統的研究, 主要有知識工程、智慧型決策系統、 多媒體信息檢索等, 探索智慧型科學、智慧型信息處理髮展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近年來,實驗室與中科院計算所智慧型科學實驗室展開了全面的合作交流,包括合作申請國家級項目、申辦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選送在讀研究生到計算所交流學習等。實驗室熱誠歡迎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同時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又叫WISDOM實驗室,一方面它涵蓋了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分別是:網際網路科學(Webscience)、智慧型計算(Intelligent computing)、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數據挖掘(Datamining)、最佳化算法(Optimization algorithm)、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另一方面,它體現了本實驗室的宗旨,即把本實驗室的教師和學生都培養成為智慧的人。有大智者必有大德,用智慧點亮我們的人生。
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前身為智慧型計算和信息處理實驗室,成立於2003年,是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最早成立的實驗室,發起人為軟體工程系主任張憲超教授。目前教師隊伍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5名,均具有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這是一支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團隊。我們認同Google公司算法為先的理念,以雄厚的算法基礎為根本,以推動智慧型信息處理學科發展為己任,有勇氣挑戰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任何世界級難題。
成立6年來,本實驗室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橫向項目若干項,承擔科研總經費近200萬。在多項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包括解決算法領域2個持續幾十年的世界級難題,證明1個重要結論和1個猜想的部分結論。在InformationProcessing Letters,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國科學,科學通報,計算機學報,軟體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電子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和COCOON,PAKDD,AJCAI等著名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張憲超老師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004),並獲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大連市優秀IT教師科研成果一等獎(2008)等。實驗室老師還獲得市、校級獎勵多項。本實驗室培養的研究生或在本實驗室實習的本科生多數獲得優秀畢業生等各種獎勵,均就業於國內外著名企業或出國深造,其中2009年應屆畢業生已經有4名同學獲得國家公費出國的資格。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本實驗室的室訓是“智志致至”,它激勵每位成員在這裡格物致知、自強不息,正心修身、厚德載物。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由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項資金撥款於2008年10月建立,致力於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及套用,實驗室現有科研教師1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4人,博士以上學歷4人。
實驗室具備由兩台由IBM system x3850 m2高性能伺服器和磁碟陣列搭建的集群環境和高配置個人電腦20餘台,能為數據的存儲、分析處理提供有效的計算服務;實驗室通過校園網接入Internet/Web,有良好的進行Internet, DS,NL和DM集成的實驗條件。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料庫技術、數據挖掘、智慧型計算,並由具有豐富實際項目經驗的老師帶領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在JAVA、.NET和C++三個方向組成的開發團隊完成了多個縱向項目與橫向項目的設計開發,培養了學生較強的項目設計開發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提高學生在算法分析和思維創新方面的能力。 實驗室近年套用軟體項目集中在以下方向:氣象公共服務套用系統、防雷業務集約化平台、雷擊風險評估與預警預測系統、應急指揮輔助系統、GIS套用系統、網路化安全監控集成系統。
新疆大學
新疆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的前身是2004年批准成立的新疆大學校級重點實驗室“套用光學與光電子實驗室”,後經發展並整合又更名為“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
本實驗室經過新疆大學“211工程”15年的建設,在科學研究、科研隊伍建設、高端人才培養和實驗室條件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本實驗室擁有一批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7人,教授1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人。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已達1510多萬元,實驗室面積達1600多平方米。近三年本實驗室共獲得的科研總經費為1926.68萬元,其中縱向科研經費為1172.1萬元。近五年共主持各類科研項目15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5項,科技部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1項。近五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9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95篇,取得32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近三年獲得5項省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四項排名第一,一項排名第二。
新疆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是自治區目前唯一從事信號傳輸與處理研究的專業實驗室。本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學科領域為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而新疆大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唯一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及其研究生學位點的單位。同時本實驗室的研究學科領域也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關係極為密切且存在學科交叉。新疆大學是自治區唯一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及其研究生學位點的高校。本實驗室在國內光波導感測器技術研究領域有一定的影響。
本實驗室的特色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既有電子信息學科前沿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又結合自治區信息化建設的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套用技術開發。理論研究與套用開發並舉,既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開發出了一批信息技術產品。第二,本實驗室也具有地方特色。研究領域中的語音信息、圖像信息和網路技術套用研究中的許多部分,就是根據新疆本地區多民族的特點,深入研究和解決新疆地區少數民族信息技術套用中的關鍵技術和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