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晶狀體位置異常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若出生後晶狀體不在正常位置,可稱為晶狀體異位;若出生後因先天性因素、外傷或病變使晶狀體位置改變,可統稱為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但在先天性晶狀體位置異常的情況下,有時很難分清何時發生晶狀體位置改變,因此晶狀體脫位或異位並無嚴格的分界。臨床表現
根據晶狀體脫位的程度和形態,可分為晶狀體不全脫位和完全脫位。1.晶狀體不全脫位
移位的晶狀體仍在瞳孔區、虹膜後平面的玻璃體腔內,晶狀體不全脫位產生的症狀取決於晶狀體移位的程度。如果晶狀體的軸仍在視軸上,則僅出現由於懸韌帶鬆弛、晶狀體彎曲度增加引起的晶狀體性近視。如果晶狀體軸發生水平性、垂直性或斜性傾斜,可導致用眼鏡或接觸鏡難以矯正的嚴重散光。更常見的不全脫位是晶狀體縱向移位,可出現單眼復視。眼部裂隙燈檢查可見前房變深,虹膜震顫,晶狀體呈灰色,可見赤道部甚至斷裂的懸韌帶,玻璃體疝可脫入前房,表面有色素;眼底鏡下可見新月形的眼底反光和雙眼底像。
2.晶狀體全脫位晶狀體全脫位比晶狀體不全脫位更嚴重。晶狀體可脫入瞳孔區產生瞳孔嵌頓,常發生在外傷後晶狀體軸旋轉90°,晶狀體的赤道位於瞳孔區甚至晶狀體180°轉位,晶狀體前表面對向玻璃體。
檢查
1.以裂隙燈檢查晶狀體,必要時散瞳檢查,特別注意晶狀體位置。2.眼部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