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景帝
漢景帝
(劉啟,在位前157年-前141年)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臘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文帝劉恆之第五子,母親是漢文帝皇后竇氏(即竇太后),出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是中國西漢皇帝。
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奉行了“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
劉啟在位16年,漢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劉啟駕崩,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了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吳景帝
(孫休,在位258年 - 264年)
吳太宗景皇帝孫休(235-264),字子烈,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大帝孫權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十八歲時,受封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次辭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上位後於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其妻為朱皇后。西晉司馬師,追號世宗景帝。
成漢李特
追號始祖景帝。
李特(?―303年),字玄休,巴族,巴西宕渠(今四川省營山縣)人,東羌獵將李慕之子,十六國時期成漢政權建立者李雄的父親,亦是成漢政權的奠基人。
李特性格雄武沉毅,與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羅尚的壓迫起義,羅尚率三萬人偷襲義軍綿竹大營,被李特將計就計殺的大敗。攻克廣漢後,與民約法三章,獲得民心。羅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裡勾結當地豪強勢力,圍攻李特。李特在奮勇抵抗之後,戰敗犧牲。其弟李流繼統餘眾,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義軍敗而復振,不久亦病故。
前趙劉亮
劉亮(507年—546年),本名劉道德,中山人,蔚州刺史劉祐連之孫,鎮遠將軍、領民酋長劉持真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將領。
劉亮少時豪邁灑脫,有縱橫天下之謀,身材魁梧雄健,看到他的人都害怕他。初以都督身份隨賀拔岳西征,解除岐州之圍,攻打侯伏侯元進、万俟道洛、万俟醜奴等,因功授任大都督,封廣興縣子。
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岳,劉亮和諸將領迎立宇文泰。侯莫陳悅被平定後,其黨羽豳州刺史孫定兒據城不降,擁兵數萬。宇文泰命劉亮攻打孫定兒,劉亮指揮兵士斬殺孫定兒,賊眾恐懼望風歸降。
宇文泰設定十二軍時,劉亮統領其中一軍。每次征戰,常和怡峰同為騎兵將領。北魏孝武帝元修西遷時,劉亮因迎駕之功,授任使持節、右光祿大夫、左大都督、南秦州刺史。大統元年(535年),劉亮因收復潼關之功,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饒陽縣伯,不久任侍中。劉亮隨宇文泰擒獲竇泰、收復弘農、參與沙苑之戰,皆立戰功。因功升任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進封長廣郡公。
劉亮以勇敢聞名,為當時名將,加之數次陳述計策,大多合乎時機,宇文泰曾將他比作諸葛亮,並賜名亮,賜姓侯莫陳氏。大統十年(544年),任東雍州刺史。大統十二年(546年),劉亮去世,時年四十歲,追贈太尉,諡號襄。
夏劉烏路孤
劉虎(?—341年),一名劉烏路孤,十六國時期匈奴鐵弗部首領。劉虎是南匈奴單于的後裔,祖父去卑是匈奴左賢王,父親劉誥升爰(劉訓兜)為前任首領,其曾孫劉勃勃(赫連勃勃)為胡夏政權建立者。代國拓跋利,追號景帝。
南朝陳陳文贊
陳文贊,南朝吳興郡長城縣人,南朝梁追贈侍中光祿大夫封義興郡公,南朝陳陳追尊為景帝。唐李虎,追號太祖景帝。
渤海國明宗景帝
(大玄錫,在位871年 - 894年,)
大玄錫,是渤海國第十三代君主,在位期間871年至893年,大虔晃的孫子。871年大虔晃去世,大玄錫即位。893年,大玄錫死,大瑋瑎嗣位。吳楊渥,追號烈祖景帝。
明代宗景帝
(景泰帝、朱祁鈺,在位1449年 - 1457年)
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鈺(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第二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虜。為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稱景泰帝。
景泰八年正月,奪門之變,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二月,廢景泰帝為郕王,軟禁於西苑。郕王薨,享年三十。謚曰戾。葬於北京金山口明朝藩王墓地。他是明代遷都北京之後,唯一一位沒有葬於明十三陵的皇帝。
明憲宗追認其皇帝之位,謚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稱明景帝。南明時期,加謚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朱祁鈺知人善任,在外依仗于謙,在內信任興安,不近聲色,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可謂是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間未能盡善盡美,因而使奸臣趁機作亂。
清德宗景帝
(光緒帝、載湉,在位:1874年 - 1908年)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8.14—1908.11.14),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朝入關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后親妹。
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立慈禧太后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載湉親政後的中日甲午戰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台,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謚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廟號德宗。葬於清西陵的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