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普勝村地處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義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政府所在地64公里。東鄰普治村,南鄰勐先鄉上寺村,西鄰勐先鄉邊區村,北鄰墨江縣。截至2010年底,轄那波漢、大寨山半坡寨等8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7.96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9.4℃,年降水量168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自然資源
截至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35畝(其中:田405畝,地530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6653畝,水面面積799畝,荒山荒地13505畝,其他面積155畝。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168戶全部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水,無路燈。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4戶(分別占總數的56%和56%)。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2輛,機車11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7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9戶。
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農戶居住磚混結構的房屋,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23萬元,占總收入的49%(其中經濟作物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21%);畜牧業收入15.73萬元,占總收入的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6頭,肉牛8頭);漁業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0.45萬元,占總收入的0.6%;第二、三產業收入0.59萬元,占總收入的0.8%;農民外出務工收入2.9萬元,占總收入3.7%,其它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26%。農民人均純收入82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在省內務工39人。特色產業
普勝村嘗試網箱養魚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普勝村生態環境良好,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9.4℃,年降水量1680毫米,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發展生態養殖業具有天然優勢;二是崖羊山水庫庫區為中高山地貌,海拔在770—2248m之間,水庫面積11.88km,最大壩高88 m,正常蓄水位835m,總庫容2.47×108m³,幹流回水長度約30km,具備網箱養魚的條件。同時,普勝村的網箱養魚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一是網箱養魚比起老式的魚塘養殖方式更生態和健康,具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優勢,效益可觀,發展前景較好;二是普勝村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網箱養殖業既可開發和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又可改變普勝村以種植業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模式,對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三是網箱養魚業可以緩解崖養山電站建設帶來的移民問題。截至2009年11月普勝村電站建設涉及移民92戶486人,若養殖成功將增加農民收入,對維護庫區的穩定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人口衛生
截至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168戶,共有鄉村人口614人,其中男性329人,女性285人。其中農業人口614人,勞動力324人。該村以哈尼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117族 哈尼族394人,彝族103人,其他民族0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42人,參合率88%;享受低保669人,五保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