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狄金森詩歌]

晨昏[狄金森詩歌]
晨昏[狄金森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晨昏》是狄金森編寫的詩歌,創作年代是近代。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晨昏》

【創作年代】近代

【作者姓名】狄金森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國家 美國

作品原文

Let me tell you how the sun rose --

A ribbon of a dew.

The church spire in the purple crystal,

Newspapers like the squirrel running.

The peaks to their white hat,

Songbirds are beginning to sing.

So I quietly said to myself:

"It is in the sun!"

How he fell down but I don't understand.

Like a long ladder of purple haze,

With the children and young women,

Continue to climb it step,

Until they climbed to the opposite,

A gray robe teacher

Gently pull on the latch,

LED group of child to distance away

作品譯文

讓我告訴你旭日如何上升——

一次露絲帶一條。

教堂泳尖頂於紫色的水晶,

報紙像松鼠賽跑。

群峰解開了她們的白帽,

鳴禽都開始試唱。

於是我悄悄對自己說道:

“那定是在出太陽!”

他如何落下我卻不明白。

像有道紫靄的長梯,

著黃衣的幼童和稚女,

不斷地爬上它石級,

直至他們爬到了對面,

一位灰袍的教師

輕輕拉上黃昏的門閂,

領群童向遠方消逝。

(余光中譯)

創作背景

狄金森所處的時代正是浪漫主義以來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更加膨脹的年代,人們湧向自然就像湧向市場,無論從經濟利益上還是從精神占有上都在瓜分著周圍的風景——這種場景在梭羅的散文中有著充分的反映,但詩人決不是夾雜在人群之流中的一條時而興奮時而麻木的比目魚,而是一隻凌空飛翔的鳥兒,它可以落入風景之內,又可以超越於風景之外,它用自己的沉默與歌唱回應著自然變換的節奏。

狄金森一生寫有大量自然詩,她早年即傾情于山水花草,25歲開始隱居以後,照看並眷愛著父親給予她的那片段預告園。她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的體悟力關注著周圍的世界,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無不在她的心路上留下細微的痕跡。她從自然中獲取靈感,獲取情感的慰藉,獲取他人少有的寧靜與和諧,以及彌足珍貴的人生感悟與啟迪,這個足不出戶的白衣女子在對自然風物的觀察和書寫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哲學。

作品鑑賞

《晨昏》這首詩亦在兩個層面上展開,一個是自然的表象的層面,一個是表象背後主體的思想層面。從第一個層面來看,詩人極為形象地描述了日出與日落的景象。她把旭日上升時的彩霞和光線比作絲帶和紫色的水晶,同時用其他事物的動作系列來映襯旭日上升的動態效果:“教堂泳(swam)尖頂於紫色的水晶”,“報紙像松鼠賽跑( ran)”,“群峰解開( untied)了他們的白帽”,“鳴禽都開始試唱(begun—”:這些動作和旭日的“一次露絲帶一條”的動作達成整體的和諧,以至於觀察者“我”作為自然中的一員禁不住也要參與到這種和諧中,悄悄( softly)發出自己的聲音。在詩的後兩節中,詩人把日落的過程比作“穿著黃衣的幼童和稚女”不斷地爬上那道“紫靄的長梯”,用“爬”這個本來具有上升意味的動作來表現落日的漸行漸遠,可見詩人的匠心獨運;在此,詩人給我們呈現了一種美妙的空間感和強烈色彩對比之間造成的視覺之美,擬人化的描述和生動的意象將日落的景致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如臨其境:“直至他們爬到了對面/一位灰袍的教師/才輕輕拉上黃昏的門閂/領群童向遠方消逝。”我們仿佛聽到天空之門被灰袍牧師合上時的那聲輕音從高處傳來,悠遠而綿長。

且H使僅是停留在自然表象的層面也是好的,詩人將我們帶到黎明和黃昏,引領我們體會日出與日落的美景,沉醉其中,渾然忘我。但是,我們依然止不住驚異於詩人獨特的想像力,她為何要同時將黎明與黃昏、日出與日落並置在同一首短短的詩中?她的詩本是沒有名字的,而譯者余光中先生並未像大多數狄金森詩歌的譯者那樣將詩歌的第一行作為詩的題目,而是根據詩的內容給它起了一個近於悖論性的名字——“晨昏”,這意味著什麼?

誠如學者們所言,狄金森具有一種濃厚的死亡意識或死亡情結,她不但寫了大量的關於死亡主題的詩,而且在許多非死亡主題的詩中也滲透著對生與死的思索,滲透著關於萬物生命的辯證理解。相對於死亡而言,她更看重生,就像相對於天堂而言她更相信並喜愛塵世,但同時在她看來,死亦是生的辯證法,對死亡的沉思不是對生存的逃避,而是為了更有意義地生存,是為了使死成為生的延續與永恆。在愛默生等人的超驗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以及當時自然神論廣為傳播的歷史背景中,狄金森不再將個人的拯救希望託付於未知的來世和同樣未知的上帝的身上,拯救對她而言已經不再是未來時態的,拯救就在於今世、在於此時,拯救就是對當下生命的珍視,並將自我生命的外延擴展到宏大的世界中。對詩人而言,拯救就存在於對生命景觀與人生感悟的書寫中,詩人不用別的,而是用語言拯救自己。

《晨昏》是詩人對永恆的自然景觀的描寫,在詩中,作為審美觀照對象的客體自然和作為審美主體的詩人融入同一種永恆中。詩中包含著詩人對自然景觀的人為性的“攝入”、“刻畫”和辯證性的“理解”:旭日東升意味著生命的開始,在生機勃勃的運動與活力中醞釀著生命的美酒,但它也暗示著生命將走向平靜與黯淡的前程,走向落日的輝煌與黑夜的孤寂,“升”即‘生”,“逝”即“死”,但“生”中包蘊著“死”,“死”中包蘊著“生”,生命中包含著的死的可能性使得死亡先行地存在於生命中,對生的把握也是在解決死亡的必然性問題,詩人能夠做到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對待生命,更好地體驗生命、理解生命、描繪生命。廳以,詩人在描述日出時的語氣是肯定性的:“那定是在出太陽!”但是在下一節來了一個突然的轉折,“他如何落下我卻不明白”。死亡是怎么發生的?死亡後的那個黑暗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些是詩人無法揣測的,她所能做的只有盡力去捕捉生命最後的那份絢爛,那是生的絢爛,也是死的絢爛。在詩的結尾處,我們仿佛面臨著謎一般的黑夜的降臨,而我們的感覺卻是那么淡然平靜,這是詩人營造的效果,亦是詩人心懷的影像。

作者簡介

狄金森(1830—1886),美國著名女詩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當時還是個小鎮的艾默斯特;在艾默斯特學校接受完中等教育又入芒特霍利約克女子學院就讀不足一年。從25歲開始,棄絕社交,在家務勞動之餘埋頭寫詩;到1886年5月15日,由於腎臟疾患而在昏迷中離去時,已給人間留下了自成一格、獨放異彩、數量可觀的詩篇。在她生前,她的詩只有10首公開發表過;其餘的都是她死後30年內由親友整理、結集,陸續出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