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消失的時候[2010年3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晚霞消失的時候[2010年3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晚霞消失的時候》是2010年3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禮平。小說主人公李淮平和南珊雖然是兩個年輕人,但小說不僅寫了他們不同的命運,而且寫了他們痛苦的心靈歷程;不僅寫了他們真純的、一閃即逝的愛情,而且寫了他們對人生、社會、歷史乃至人類文明史的認識。

概括

《晚霞消失的時候》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手抄本小說”之一,作者禮平。發表於《十月》雜誌1981年第1期,講述的是李淮平和南珊從紅衛兵年代到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扭曲的精神戀愛,雖然他們僅僅見過四面,卻代表了作者的人生歷程。作品以其濃重的思辯色彩與對人生價值的探索性,在當時引起強烈爭論。不管它是否如有人所說,只是給“深刻的問題”以一個“膚淺的答案”,需要承認的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能夠對愛情與人生進行這樣的反思,已經難能可貴。

晚霞消失的時候[2010年3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晚霞消失的時候[2010年3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晚霞消失的時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極具爭議的作品,也是一部被當代人所忽略和淡忘的作品。該小說,不僅在文學藝術成就上,思想深度上,更在哲學和人性上,都是跨世紀的顛覆和探索,也必將是一部穿越歷史,能接受讀者檢驗的偉大作品。小說描寫少年時代的李淮平與南珊,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相識,並且彼此萌生愛意。然而,在“文革”中,出身國民党家庭的南珊受到批鬥,而坐在批鬥台上的正是李淮平。內心情感與社會角色的強烈衝突致使他們形同陌路,各奔東西。

十五年後,作為軍艦軍官的李淮平在泰山山頂再次遇到南珊。這時候,南珊已經從當年單純的少女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翻譯官。這時,李淮平向南珊表達多年來內心的情愛與悔恨,然而為期已晚。

這是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是一部現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激動人心的文獻。小說中對文明和野蠻、科學與宗教、愛與恨、情與理、真善美的關係的形象性探索令人深思。

晚霞消失的時候 晚霞消失的時候

故事是通過小說主人公李淮平的口用第一人稱敘述出來的。

1966 年春天的一個早晨,18 歲的中學生李淮平和往常一樣,在去學校上課之前到公園裡的一片樹林裡溫習功課。他爬上那個廢棄的石築高台,坐在漢白王石欄桿上吃完點心,準備念那他並不喜歡的俄語。這時高台下面卻傳來了讀書聲,他悄悄探頭一看,一個文靜的少女正橫坐在一尊張牙舞爪的青灰色石獸上讀一本厚厚的外文書。李淮平有些不高興了,這個每天早晨都屬於他的領地居然出現了“入侵者”!他想開口讀自己的書,卻又怕人聽到他那蹩腳的俄語;想溜走,而女孩子就坐在這個石台有台階的那一面,擋住了他的路。最後他決定將那女孩轟走,於是打開俄文課本,突然爆發出一連串的大叫。不料那女孩卻大大方方地走上來,糾正他讀錯的地方。兩個人交談起來,談得很投機,居然討論起文明和野蠻與人類的關係這樣的大題目。

在交談中他們忘記了時間,想起看手錶的時候離上課只差七分鐘了,兩個人匆匆分手各自去自己的學校。女孩離去的時候回頭看了李淮平一眼,李淮平在她回首的一瞬間看到她眼睛裡閃動了一個明亮的火花。他們沒有通姓名,沒有留地址,甚至連個約會也沒有。李淮平只是從女孩借給他的那本英文版莎士比亞戲劇集上,知道她的名字叫南珊。三個月後是炎熱的夏天,轟轟烈烈的紅衛兵運動開始了…

賞析

《晚霞消失的時候》

這部中篇小說的情節並不複雜,結構也很簡單,但它的思想蘊含極其豐富。

多重背景

尤其重要的是,在進行這種描寫的時候,小說為他們提供了多重背景:

一是與中國現代史密切相關的家庭背景。對於李淮平來說,父親是擔任要職的共產黨高級將領,家庭意味著幸福、光榮與自豪;而對於南珊來說,父母都客居國外,外祖父又是曾經有過那種經歷的國民黨將領,因此家庭帶給她許多自卑與屈辱,成為她心靈的重負。

二是特定的社會環境,即主人公生活的那個年代。“文革”,“上山下鄉”,東奔西走,曲曲折折,李淮平和南珊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這個環境對於李淮平來說很溫暖、充滿陽光,他造反、參軍、提乾,而對於南珊來說則意味著摧殘與壓抑。

三是宗教背景。對於南珊來說,存在著“聖經”、“耶和華”,對於李淮平來說,存在著那個知識淵博、氣度不凡的長老。正是在多重背景上對人物命運、情感歷程、精神世界的多角度展示,使這部中篇小說真正具有了“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

人物形象

它涉及的問題都是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在小說問世的80年代初尤其如此。那重壓著南珊幼小心靈的痛苦和悲哀,揭露了封建“血統論”的罪惡和那個瘋狂年代的殘酷。李淮平曾經有過的狂妄,則引起人們對青年命運與價值的思索。他曾經激動過南珊,而後來又使南珊失望,一方面是受了狂熱時代的愚弄,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人格上有缺點。

李聚興和楚軒吾這兩個高級將領分別屬於兩個敵對的政治營壘,但在具有高深的修養和崇高的道德這方面二人卻具有一致性。結合波西寧上尉對中國人天然稟賦的讚美來看,這兩個形象體現的是對超越政治局面的、永遠具有生命力的傳統道德的肯定。小說對南珊信仰耶和華的描寫,對長老形象的塑造,也並非簡單地肯定宗教信仰,而是把宗教世俗化了。因為相信耶和華的南珊並沒有去做基督徒,而是把耶和華作為“公正”的化身。她的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她讚賞“中國人那種樂天知命的自信和生死浮沉的豁達態度”.長老作為出家人,也是把宗教抽象為一個字--“善”。總之,這篇小說既為人們理解、塑造自身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又為人們認識、評價歷史提供了另外一種尺度--不同於一般的政治評價或簡單區分好壞的價值尺度。

藝術方面

這篇小說不僅以其思想蘊含的豐富性與深刻性吸引人,在藝術方面亦獨具魅力。

從結構來看,小說的結構簡潔而又富於象徵意味。小說只寫了李淮平與南珊的四次相遇,由於相遇的時間和空間不同,因而每次相遇都具有不同的意義。

四部分的標題分別是:“春”,“夏”,“冬”,“秋”.這種標題既給小說帶來了富於詩意的自然氣息,又具有某種暗示性:“春”暗喻純潔與美好;“夏” 暗喻狂熱與迷亂,“冬”暗喻艱難與悲涼,“秋”則暗喻人生的成熟。每個標題與那一部分的內容都具有深刻的一致性。

從風格來看,小說成功地把富於哲學意味的思辯和感傷、憂鬱的情調統一起來。小說討論了人生的價值、宗教與科學及藝術的關係、文明的起源、中華民族的天然稟賦等高深的問題,但這種討論非常符合那些性格鮮明的討論者的身分。這方面的描寫使小說具有了哲學品格。

小說的感傷情調是從“晚霞消失的時侯”這個題目開始的,這個題目本身就是一幅具有感傷色彩的風景畫。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也有一定程度的悲劇性:南珊這個純潔的少女在孤獨、自卑與痛苦中求助於耶和華;她在春天的早晨對18 歲的李淮平萌發了純真的愛情,但這愛情一閃而逝;李淮平十五年來一直珍藏著春天的早晨少女借給他的那本書,並將永遠珍藏著;楚軒吾由一位將軍落魄到回鄉種田;所有這些都給作品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色彩。小說對李淮平在春天的早晨做的那個夢的描寫,對泰山上的雲海、晚霞的描寫,都非常生動,極富於詩情畫意。

作者簡介

禮平,本名劉輝煊、劉輝宣,祖籍四川。1948年9月生於戰爭中的張家口,1951年隨部隊進駐北京。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在這裡經歷了“文革”初期的紅衛兵運動。1969年入伍,當過炮手、偵察兵、炊事兵、報導員,歷任班長、排長,宣傳幹事。1980年在北海艦隊某部任職期間發表中篇小說《晚霞消失的時候》,引起爭論與批評,翌年因之轉業,離開了軍隊。回到北京後,先後在市政府、工人日報社、光明日報社工作,當過教員、編輯、主編,獲副編審職稱。陸續發表中篇小說《走過群山》《小站的黃昏》《無風的山谷》《海龜的崖》及電影文學劇本《含風殿》。《無風的山谷》與《含風殿》獲“崑崙”、“十月”雜誌年度獎。1988年加入中國作協。2008年在魯迅文學院退休。

《晚霞消失的時候》有英、德文譯本。

目錄

晚霞消失的時候

寫給我的年代

正典結構的精神質詢——重讀靳凡《公開的情書》和禮平《晚霞消失的時候》

只是當時已惘然——《晚霞消失的時候》與紅衛兵往事

昨夜星辰昨夜風——《晚霞消失的時候》與紅衛兵往事(續)

……

劇情片

製片人\出品人:周心爽

執行製片:張巍瀚

導演:胡楊軼

主演:詹子旭 許文蘭 公茂琴 彭雲峰 石寶善 丁文蘭 鍾寶祿 張娜娜 李桂珍

類型:劇情片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國語

字幕:中英文

《晚霞消失的時候》海報 《晚霞消失的時候》海報

時長:11分09秒

《晚霞消失的時候》劇照 《晚霞消失的時候》劇照

劇情簡介

還記得那年三十兒的傍晚,13歲的我提著一個燈籠跟著姥姥去給幾個老人拜年。他們對我分外好,給我壓歲錢、還給我剝橘子吃。我扯碎了一個姥姥剪的窗花,這時,一個披著軍大衣的叔叔進門,把麻將、酒還有煙都收走了。看著他把東西拿走,這群養老院的老人都沉默了。這時,外面的煙花放的很盛,新的一年就要到了。

獲獎情況

2012年度FRIST青年電影展“大學生影展”短片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