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

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

《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內容簡介: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官督商辦企業,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家銀行,第一所國立大學……躲藏在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牛人陰影里的盛宣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慈禧眼中的“不可少之人”,李鴻章口中的“堪資大用”。張之洞說他“可聯南北,可聯中外,可聯官商”,孫中山則認為他“熱心公益而經濟界又極有信用”。他是永遠無法複製的曠代紳商。從最初李鴻章鞍前馬後的“文案”,到晚清第一官商,他一生亦官亦商,亦中亦洋,他的個人財富在當時無人能與之匹敵,盛氏更是形成了上至京官大員、下至江南富豪的龐大家族網路。

內容簡介

《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編輯推薦:從小幕僚到大豪商,他科舉不第,卻玩轉官商兩道!輪船,煤礦,鐵路,電報,金融,大學……為何在晚清末世,他卻成為超級富豪?辦大事,做高官完全解密近代“第一商人”的發跡史!《晚清第一官商:盛宜懷的正面與背面》適合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王偉,別名王偉儀,陝西洛南人,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現定居西安。一個感性與理性並存、人文與科學並舉的專業出版人,用思想引 領創新,用智慧啟迪未來,用圖書服務大眾,用文字詮釋永恆。曾編著《羅榮桓元帥》《最美不過夕陽紅——老年人心理健康自助指南》《公務員禮儀大講堂》《我的第一本心理策略智慧書》《靜心——寫給大忙人的心理修行課》等多部優秀作品。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龍城之望 生在非常之世
一、一代英才降常州
二、末世才人初邁步
第二章 初涉洋務 入幕李鴻章府
一、世交情深仕途通
二、將帥恩重洋務興
第三章 舉步維艱 會辦輪船招商局
一、長江巨龍鎖鏈橫
二、輪船招商迷霧重
三、曠世奇才顯鋒芒
第四章 篳路藍縷 開採湖北煤鐵礦
一、上下通達事竟成
二、開礦冒進騎虎難下
三、辦礦跟風成敗難說
第五章 披荊斬棘 督辦電報局
一、千里軍情一線牽
二、萬世基業一人開
三、風馳電掣效果著
第六章 捲土重來 獨掌招商局大權
一、綠葉終於襯紅花
二、左右開弓齊發力
第七章 洋務巨擎 糊塗世界中辦實業
一、總管華盛紡織實力強
二、接管漢陽鐵廠技術精
三、督辦鐵路總公能量大
第八章 金融大鱷 創辦中國通商銀行
一、匯通天下富國夢
二、艱難困苦玉汝成
三、中外銀行大爭勝
四、理念實踐促金融
第九章 辦學育才 創辦北洋大學堂和南洋公學
一、實業還需人才推
二、北洋南洋大學堂
三、南洋公學體制全
第十章 力挽狂瀾 導演東南互保
一、抵制義和實業存
二、東南互保保一方
三、懷柔示弱一時寧
第十一章 英雄末路 辛亥大逃亡
一、鐵路國有引動亂
二、辛亥革命壓制難
三、流亡日本好辛苦
四、中日合辦漢冶萍
第十二章 非常之人 與袁世凱的恩恩怨怨
一、同門師誼連理枝
二、有分有合盛與袁
三、揚袁抑孫立場明
第十三章 上海豪門 枝枝蔓蔓的盛氏家族
一、重幃深處賢內助
二、兒孫滿堂各崢嶸
三、死後原知萬事空
第十四章 中國欽商 實業巨子的傳奇一生
一、辦大事
二、做高官
後記

序言

盛宣懷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個絕對繞不開的人物,但很多人在學歷史時還是把這個人給繞開了。然而在100多年前,如果當時的人做一個“中國富豪榜”,盛宣懷必列前三名。據說盛宣懷死後,遺產大約有兩千萬兩銀子,而“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鴻章,去世時也不過留下一千萬兩銀子而已。
一個人如果僅僅是有錢,倒也罷了,可當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影響到歷史車輪轉動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歷史是個殘酷的記錄者,往往喜歡記住“第一”,盛宣懷恰恰就是一個創造“第一”的人:第一個官督商辦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家電訊企業——天津電報局;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所官辦大學——北洋大學……一口氣創下了11個“第一”!
/文憑高低不代表讀書好壞/
盛宣懷出生在江蘇武進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其祖父盛隆是嘉慶庚午年(1810)舉人,其父親盛康更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1844)中了進士。出生在這么一個家庭是很有壓力的,盛宣懷不蒸饅頭很爭氣,刻苦讀書,努力向長輩學習,終於在22歲時考中了秀才。雖然晚了一點,但畢竟還是考上了。可接下來的日子裡,盛宣懷的表現充分詮釋了他不是一塊考試的料,10年裡多次參加鄉試都名落孫山。
盛宣懷在學習儒家經典的過程中曾得到過“穎悟洞徹,好深湛之思”的高度評價,這該如何解釋呢?只能說盛宣懷不是一塊考試的料,而是一塊讀書的料。以前很多人容易把考試和讀書這兩件事弄混,現 在也是。
科舉考試的大門雖沒有朝盛宣懷關閉,但他想通過科舉之路來光耀門楣和施展自己理想的意志已被消磨殆盡。因為他不想把一輩子的賭注都押在考場上,這個風險太大,一旦輸掉將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和時間。於是,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去充當別人的幕僚。
其實盛宣懷在最後一次鄉試不第的時候,已經靠父親的官場關係入幕李鴻章府下多年。李鴻章是個官場老手,很會看人,並沒有因為盛宣懷文憑太低而冷落他。那時候李鴻章正專注洋務,需要真正有才幹的人,以此增加自己在政治上的砝碼。同時洋務的興起,也成了科場失意而寄身幕僚的那些文人的新的晉身之階。
盛宣懷趕上了好時機,也抓住了這個好時機。終於,在識才和用才的李鴻章的推動下,他敏捷地登上了歷史舞台。盛宣懷知道,登上歷史舞台只是第一步,自己並非科舉“正途”出身,所以他倍加珍惜追隨李鴻章的機會。於是歷史就這么把他倆安排在一起,成了絕妙的搭檔,儘管這種搭檔是用權力和金錢維繫起來的。
/混官場是門高深的經濟學問/
雖說官場是用來混的,但要想混好則需要高深的經濟學問。而盛宣懷就是這樣一個有經濟頭腦的人。
盛宣懷認為,當官好比做生意:首先要有個很硬的後台,否則官再大再強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其次,自己不能太草包,不能讓別人感覺自己沒有利用價值。總結為九個字就是:手要勤,嘴要緊,心要狠。當領導對你有種“你辦事,我放心”的感覺的時候,說明你的投資就要有回報了。
1870年,26歲的盛宣懷開始在陝西協助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防剿”回民起義,擔任李鴻章的秘書,辦事十分勤勉,據說“盛夏炎暑日,馳騁數十百里”而不畏勞苦。領導不是瞎子,你做事勤勉自然能記住你,有了好處首先也會想到你。可是李鴻章手下像盛宣懷那樣肯於跑腿的人太多了,好在他還有另一種本事——寫文章。盛宣懷寫文章有“立就萬言”的功夫,這在文盲率極高的清朝可不是隨便哪一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說,考試不好不能否定一個人的才華,書只要用心去讀,遲早會有收益的,一定要算好經濟賬。
不久,“天津教案”發生,列強陳兵海上威脅清廷,李鴻章及其所部淮軍被從西北調往直隸拱衛海疆。盛宣懷亦步亦趨,隨李氏奔赴天津。熟知軍務的他很快被李鴻章任命為會辦陝甘後路糧台,又在淮軍後路營務處工作,往來天津、上海等地採辦軍需。
採辦軍需是個肥得流油的工作,盛宣懷從中得到多少好處我們不得而知,但李鴻章把這么重要的職位委任給他,說明他的政治資本已經不少了。只要有了政治資本,那么敲開商業財富的大門,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其後,盛宣懷藉助李鴻章的台階越來越多地參與洋務企業和外交事務。在這一過程中,他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商業和外交才能,李鴻章由此給他“心地忠實,才識宏通,中外交涉機宜能見其大”的評價。從此,但凡李鴻章辦理外交,盛宣懷多在其側。
自己有能力,又得到領導的賞識,盛宣懷萬事俱備,連東風都不缺了。隨後,他開始在大清國的官僚體系中扶搖直上,歷任多個職位,最後爬到了部長級高官“尚書”的位置,而且是權勢最大、油水最多的中央機關——郵傳部。郵傳部掌管著郵政、電信、鐵路、航運等新興壟斷產業,是大清國各派政治力量PK的主戰場。盛宣懷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喜歡這種感覺。此時的他躊躇滿志,感覺前途光明得耀眼。
盛宣懷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感到這可能是自己能力的極限了。有那么一天,新鮮勁兒一過,危險就會慢慢向他靠近。這種感覺是有道理的,好比一個七歲孩童手裡捧著一塊肥肉行走在暗藏餓狼的原野,肉雖肥,但隨時都有可能被奪走,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這個時候最忌諱守財如命。
盛宣懷知道,官場上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如果不把朝廷這些圈養的狗餵飽了,他們就會反撲過來,包括後台李鴻章。但是自己的那點工資連養家餬口都不夠,如何能填滿那些饕餮之口呢?幸虧盛宣懷早有準備,因為自從踏進機關大門的第一步開始,他就一直是腳踩官場與商場兩條船。與胡雪岩那種挖空心思擠入官場內尋找靠山的買賣人不同,盛宣懷下海,幾乎都是由組織任命,帶著紅頭檔案和財政資金的。當然,盛宣懷也充分展露出了他出色的商業才幹,在官方資源的強大支持下,無論“外戰”還是“內戰”,幾乎無往不勝,就連商海傳奇人物“財神”胡雪岩都被他徹底打趴下了。
有了錢就好辦事,儘管是與狼共舞,大家也能其樂融融。所以我認為,只有具有商業頭腦的人才能真正把官做好,而能把官做好的人絕對都有自己的一套經濟學問。古往今來,無人能逃離這個小圈圈。
/做別人的錢包不容易/
凡是商人都要學會當冤大頭,而最忌諱的是請主管部門的官員吃飯卻忘記了帶錢包。一般來說,像盛宣懷這種官商兩道通吃的人不用考慮這些問題,因為自己可以“挾官以凌商,挾商以蒙官”,充分利用兩頭的信息不對稱進行忽悠,以實現自我的利益最大化。盛宣懷的成功告訴我們,別人的錢包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錢包的安全。
然而,做別人錢包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錢包癟下去。為了辦到這一點,盛宣懷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比如在企業的要害部門均安置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然後建立很多外圍公司,承接本 公司的業務,“大河”的肥水自然就流到了自家的“小河”,錢包想不鼓都不行。
可是有些人覺得吃飯有人付賬雖然方便,但沒有錢包在自己身上感覺踏實,比如說袁世凱。袁世凱以前也是跟李鴻章混的,和盛宣懷不一樣的是他只關心政治。1901年,袁世凱在李鴻章之後繼任北洋大臣,練新軍,辦洋務,擴張個人勢力。但當大權在握的時候,袁世凱終於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缺錢。於是他打起了盛宣懷的主意——對方手上的鐵路、電報、輪船,這些都是肥缺,一旦到手,何愁無錢?
都說袁世凱是個運氣極佳的賭徒,直到倒台的前一刻都一直滿手好牌,此言不虛。1902年,盛宣懷的父親盛康去世,按規矩他必須交出手上的實業回鄉丁憂。袁世凱得此良機,很快派唐紹儀和梁士詒接管了鐵路和電報事業。盛宣懷的錢包幾乎被掏空了,手裡就剩下一個漢冶萍了。
之所以沒被完全掏空,並不是因為袁世凱突發慈悲,而是因為張之洞還活著,武漢是張之洞的勢力範圍,他肯定不願意袁世凱染指,因此死保盛宣懷。另外,盛宣懷見事不妙,採取了一些手段。這就是1907年漢冶萍公司的改制,改革為公司制度。這時候晚清的《公司法》已經出台,一旦改制,袁世凱就不能拿他怎么樣了。
狐狸畢竟是狐狸,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雖不像貓有九條命,但自我防禦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此時的盛宣懷估計也能總結出一些道理,如做別人錢包的同時注意不要過於露富。
/盛宣懷是位好同志/
現 在說某位官員有多么好,一般都說他“躬鞠盡瘁,死而後已”,而盛宣懷絕對和這些褒義詞扯不上關係。他雖然很有錢,但絕對不是慈善家,甚至他的貪污問題一直就是一筆算不清的糊塗賬。儘管這樣,還是有很多人說盛宣懷是位好同志。因為說他是好同志的人離不開他,確切地說是離不開他的錢。
從狹義的“在商言商”的角度看,盛宣懷作為一個商人,他就是一個徹底的逐利者,所以他會通過官商的身份牟利,甚至犧牲民間商人的利益。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盛宣懷作為一個高層官員不算太失敗,在當時內外交困的窘境下,他靈活利用手中的資源,同時也採取一些具有超前意義的做法,突破保守派的阻攔,引進了許多新生事物,使近代工業逐漸深入中國。在當時貪污已成常態的清朝,撈錢之餘還能做點實事,盛宣懷應該算是一位好同志。
在中國,尤其是在官場和商海,當有人說你是好同志的時候,往往會有兩種情況發生:一個就是你真的要被提拔了;另一個則是你該做出犧牲了。前一種情況當然要恭喜你,後一種情況你則要當冤大頭了,因為既然你是好同志,就一定要起到帶頭作用,主動地把別人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攬。不幸的是,盛宣懷屬於後者。
辛亥革命爆發後一個月,盛宣懷被革職,清廷認為正是因為他在推行鐵路國有政策方面,“專愎擅權隔絕上下之情”,而導致四川騷亂,進而引發武昌的“革黨叛軍乘機竊發”,說他“實為誤國首惡”。清廷宣布,盛宣懷“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接著,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民國政府成立後雖然將盛宣懷定位為賣國賊,但卻毫不掩飾地繼續鐵路國有化進程,繼續借用外債,而其收購商股的條件遠比盛宣懷的方案更為苛刻,卻沒有遭遇任何形式的反抗。因為你是好同志,所以你更適合當替罪羊,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慣有的邏輯思維吧。1911年10月27日,革職後的盛宣懷被扣上“賣國賊”的大帽子逃離北京。
盛宣懷走得很及時。就在他從中國大連港出發前往神戶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水天茫茫的海面上,有一艘從日本返回中國的輪船和他擦肩而過。這艘船上有一位名叫孫中山的乘客。就在盛宣懷抵達日本的當晚,他從當地的華文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另外一則不起眼的訊息則是:民國政府宣布沒收盛宣懷財產。盛宣懷依稀記得,17年前,他的摯友鄭觀應曾來信,向他推舉過這位年少英俊的孫醫士。
一個王朝的終結,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無論好壞。
5年後,盛宣懷撒手人寰,是帶著遺憾走的,這個遺憾與錢無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