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西周初,今山西大部分地區為赤狄活動範圍,小方國林立。晉建國後,逐漸兼併周圍諸小國,勢力漸強區。春秋初,晉國內部出現公室與貴族的長期權力鬥爭,國力無所發展。前745年晉昭侯封其叔成師於曲沃(今山西曲沃西南,亦說在山西聞喜,恐不確),是一個"小宗"屬國。
列為諸侯。新建立的晉國充滿活力,經武公、獻公大力經營擴張,先後滅耿、霍、古、魏、虞等國,戰勝驪戎、赤狄經過六七十年的發展,這一小宗國發展壯大,勢力超過晉公室。前724年,曲沃莊伯殺晉孝候,晉人立鄂侯於鄂(今山西鄉寧南.為晉別都)。前678年,曲沃武公起兵伐晉,破晉都,殺晉侯緡,建立新的晉國。曲沃武公即位已37年,從此更號為晉武公,用取得的晉室寶器賄賂周 王。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成為春秋時的強國。
前636年,晉文公即位遂開創霸業。前632年,敗楚國於城濮,大會諸侯,被周襄王賜為霸主,使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齊、秦等大國都不能與之對抗。能與晉國抗衡的只有楚國,但亦互有勝敗。晉獻公時,鑒於曲沃武公奪君位的教訓,大量殺戮和放逐公族,任用異姓大臣輔佐,導致異姓大臣勢力日益坐大,甚至超過公室。昭公時,形成強大的六卿,六卿之間也彼此爭權奪利。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先亡。
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韓、趙、魏三家共滅知氏,三分其地,晉國分裂。前403年,周王承認三家為諸侯。前369年,三國廢晉桓公,滅晉國。晉亡後,公室仍保留,先後被置於屯留(今山西屯留南)及端氏(今山西沁水東40千米的端氏鄉)。前349年,韓廢公 室,晉公族亦亡。總計晉國由前1054年封為諸侯起至前369年被韓、趙、魏滅亡止,立國685年,算保留公室的年限則為705年。705年中共歷37世,其中曲沃武公代晉之前辦17世,376年;以後為20世,329年。
晉國存在期間有多次遷都,但前期建都情況很不清楚,文獻記載不詳,且與考發掘的結果矛盾較大。據古文獻的記載,叔虞封於國又居鄂,應為別都。燮父改國號為晉,其孫成侯 遷曲沃,歷5侯80餘年。穆侯遷絳,後世稱"故絳",晉在故絳歷3代約70年。昭侯遷翼, 在此期間,封叔成師於曲沃。前724年,曲沃莊伯入翼殺孝侯,晉立鄂侯於鄂。鄂侯6年死, 哀侯復都翼。前679年曲沃武公代晉,初都曲沃,鏇遷翼。以上晉建都翼歷6代共70年(扣 除都鄂6年則為60餘年)。獻公八年(前669),"聚邑曰絳",次年遷都於此,歷8公80餘 年。景公十五年(前585),遷都新田,亦稱絳,後世稱"新絳"。新田是晉國重要都城,在此建都歷12公共216年。前369年,韓、趙迫晉恆公遷居屯留。前358年,韓取屯留,遷晉君於端氏。前349年趙奪端氏,又遷晉君復歸屯留。當年韓基殺晉君,滅晉公室。
上述據古文獻所載晉國先後建都地點共九處:唐、曲沃、故絳、翼、鄂、新田(新絳)、 屯留、端氏。其中新田遺址早在50年代已被考古證實位於今山西侯馬西北郊。其餘地點眾說紛紜,一直未得到確認。
自十六國以來,長期認為唐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汾河之西)。商周時那裡也有個叫 "唐"的方國,或稱"北唐",還有"晉水""晉源鎮"等地名。故後世在晉水發源處建有"晉 祠"以祭祀唐叔虞。但這是個歷史上的大誤會。這個誤會被清顧炎武澄清,他在《日知錄》中稱:"按晉之始見《春秋》,其都在翼……北距晉陽七百餘里,即後世遷都亦遠不相及。況 霍山以北,自悼公以後始開縣邑,而前此不見於《傳》。又《史記·晉世家》日:'成王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翼城正在二水之東,而晉陽在晉水之西,又不相合。" 考古亦未證實古晉陽--帶有重要晉文化遺存。據顧炎武所云,叔虞封的唐應在今山西翼城縣,該地商代亦有稱"唐"的方國,為周公所滅,傳為堯的後裔,"唐"的具體地點被指認在翼城西10千米的唐城村,但尚無考古材料證實。其餘八處中的鄂、屯留、端氏均系臨時性質,難有重要文化遺存,不敘。尚餘四地,文獻多有指認,但不一定確實,如認為曲沃在聞喜,絳或故絳在襄汾,翼在翼城等。各都城的最終證實將取決於考古工作。 近年晉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① ② ,先後在翼城及曲沃境發掘出天馬-曲村、葦溝一北壽 城及故城村等三處大型晉文化遺址,曲沃南古曲沃城亦證實屬晉文化,提供確定晉早期各都 城以確實材料。其中位於翼城與曲沃交界處的天馬一曲村遺址的發現有特殊重要意義,發掘出極其寶貴且較完整的晉侯陵墓群,時代由西周中期(穆王前後)至春秋初期(平王前期), 含武侯至文侯幾代,基本確定這個遺址應是晉都故絳,從而取得晉早期都城研究的重大突破 。
故城村遺址位翼城東南,地近翔山,山形如翼,自古地名一直稱翼,應當是昭侯所遷的 "翼"。葦溝一北壽城遺址位於翼城西北,出土陶器有"降亭"文,"降"即"絳","亭"為 城邑,晉人慣稱都城為"絳",因此該遺址可能是獻公"聚邑"的"絳"。而曲沃南古城則應為昭侯封成師處。
根據以上證據及古文獻記載,對晉遷都情況暫作如下考慮:約前1054年叔虞封於唐,在今翼城西10千米的唐城村或附近,同時以鄂為別都。約前10世紀(周穆王在位前後,即 約前976~前922,表l中暫取前950),武侯遷都故絳,即天馬一曲村遺址,而不是文獻記載的穆侯始遷,成侯也沒有遷都曲沃。由武侯至文侯至少九代居故絳,約二百年。故絳應是 晉早期最重要的都城。約前745年昭侯遷翼,即今翼城東南7.5千米的故城村遺址。以後鄂侯立於鄂6年,哀侯還都翼。曲沃武公代晉後暫居曲沃,鏇遷翼,以曲沃為別都等同於前述。前668年,獻公建都絳,即葦溝一北壽城遺址,位於翼城西北約1千米。前585年,景 公遷新田,以後遷屯留、端氏等皆如前述。
總計晉建都凡9處共12遷,各都城建都年限:唐約數十年,故絳約200年,翼前後三段共約71年,鄂6年,曲沃不及1年,絳83年,新田216年,屯留前後兩段共12年,端氏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