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4年,被福建省教育廳評為首批重點中學。
1985年,與旅菲晉江一中校友會創辦晉江華僑塑膠有限公司,這是福建省歷史上第一個由海外校友會與母校聯辦的合資廠。為此,《福建僑鄉報》專題報導《贈雞勝於送蛋》。
1998年,在青陽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遷移石鼓山麓岩山後數千座墳墓,擴展校園建設用地23畝多,校園面積增至117畝。
1999年5月,科學樓正式投入使用,建築面積達10336平方米,為當時省內中國小面積最大的科學實驗單體建築。2002年8月,建成省內中國小第一個人工草400米標準田徑場。
1999年12月,以通過省一級達標驗收。
2007年1月13日,學校舉行王哲銘天文台揭牌儀式。這是福建省第一個以學生名義命名的天文觀測台,由中科院院士王綬琯親筆題寫。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止2014年12月,校園占地面積104450平方米,建築面積89982㎡,綠化面積43869㎡。全校共有62個教學班,高中38個,國中24個,學生3100人。
硬體規模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12月,共有教職工246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中級教師104人,碩士研究生14人,國家級、省級、泉州市級學科帶頭人林月影、姚立宏等、骨幹老師許鵬芬等27人。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聯考成績
2011年本一上線率33.94%,本二上線率93.32%。
2012年本一上線率40.82%,本二上線率96.96%。
2014年屆本一上線人數349人,本一上線率55%;本二上線率98.43%。
學科競賽
參賽人 | 時間 | 學科 | 賽事名稱 | 參賽作品 | 獲獎情況 | 指導老師 |
唐偉傑 | 2009年 | 工程設計 | 福建省第七屆機器人大賽 | 省三等獎 | 吳清理、林金煥 | |
李婉瑜 | 2009年 | 工程設計 | 福建省第七屆機器人大賽 | 省三等獎 | ||
潘必證 | 2009年 | 工程設計 | 福建省第七屆機器人大賽 | 省三等獎 | ||
吳明月 | 2009年 | 工程設計 | 福建省第七屆機器人大賽 | 省三等獎 | ||
莊振源 | 2009年 | FLL挑戰賽 | 福建省第七屆機器人大賽 | 省三等獎 | 李正仁、周健 | |
葉清亮 | 2009年 | FLL挑戰賽 | 福建省第七屆機器人大賽 | 省三等獎 | 李正仁、周健 | |
吳心妮 | 2012年 | 第九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基於Freehand的立體與變畫的新穎設計方法》 | 泉州市一等獎 | 吳清理 | |
蘇以銘 | 2012年 | 第九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電流效應探究器》 | 泉州市一等獎 | 鄭紅專、吳清理 | |
蔡奕佳 | 2012年 | 第九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開環、閉環控制系統演示裝置》 | 泉州市二等獎 | 林月影、蔡金城、吳清理 |
教師成績
截止2014年12月,“十一五”、“十二五”科研課題落戶學校:全國性課題7個、省級課題7個、市級課題8個,都取得顯著的成果。1999年該校老師參加國中物理說課活動,獲得福建省一等獎,《變阻器說課教案》發表於《福建中學教學》1999年第8期。學校每學年召開一次教育教學研討會,彙編論文一冊。共有21篇論文發表於CN刊物上。確立了國家級“語文自學能力培養”、“福建省物理教法改革五年跟蹤實驗”和“分層推進教學改革”等三個實驗課題。“語文自學能力培養”課題研究已榮獲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授予的全國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校榮譽
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學校 | 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 泉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 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校 |
省先進教工之家 | 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 福建省智慧財產權試驗學校 |
文化傳統
校標

校訓
在“誠嚴勤毅”校訓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學生第一”辦學理念,基本含義是:第一中學學生,一中以學生為首位,一中學生追求卓越,一中學生素質優秀。提出“培養負責任有作為的現代公民”的育人目標。高中教育目標是“三會三高”:思想高素質、學習高質量、生活高品位;國中教育目標是“三會三自”:會做人,管理自主;會學習,學習自覺;會生活,生活自理。
一中校歌
晉水流長,石鼓山香;
莘莘學子,桃李芬芳;
誠嚴勤毅育英才,礪志求索鑄輝煌;
誨人不倦學不厭,師道學風譜新篇;
奔騰不息勇開創,長風破浪掛風帆;
長風破浪掛風帆.
校歌釋義
晉江一中校歌創作於1997年9月,發表在《福建歌聲》1998年第2期。該校教師洪德棋作詞,吳紫藩、邱志強作曲。校歌以繼承和弘揚“誠嚴勤毅”的一中精神為主旨,意在激發學生愛校愛國的激勵他們刻苦學習,銳意進取,不懈求索,樹立新時代跨世紀中學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歌詞“晉水流長,石鼓山香”,點明地理位置;“莘莘學子,桃李芬芳”,展現學生風貌;“誠嚴勤毅育英才”,揭示校訓;“礪志求索鑄輝煌”,義取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誨人不倦學不厭”,由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來;“師道學風譜新篇”,賦韓愈“師說”以新義;“奔騰不息勇開創”,與校刊互為雙關;“長風破浪掛風帆”,由李白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雲帆濟滄海”化用而成。曲調應和歌詞。力求慷慨激昂,抒發青少年學生意氣風發、積極向上的豪邁情懷。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 職位 | 在職時間 |
鄭碧桃 | 校長 | 1952.2-1954.8 |
吳清瓶 | 校長 | 1954.9-1960.8 |
喬明生 | 校長 | 1958.3-1959.3 |
吳清瓶 | 支部書記 | 1956.3-1960.3 |
吳清瓶 | 校 長 | 1960.9-1961.7 |
鄭汲水 | 校長 | 1961.8-1962.2無到位 |
林書銘 | 校長 | 1963.3-1964.3 |
吳清瓶 | 支部書記 | 1960.9-1961.7 |
林書銘 | 支部書記 | 1963.3-1964.3 |
林書銘 | 校長 | 1964.4-1969.10 |
林書銘 | 支部書記 | 1964.4-1969.10 |
曾華源 | 校長 | 1970.4-1972.7 |
蘇承樞 | 校長 | 1972.9-1978.4 |
鄭 編 | 校長 | 1978.4-1988.8 |
陳 苗 | 支部書記 | 1978.8-1984.8 |
鄭編 | 支部書記 | 1978.4-1978.8 |
鄭編 | 校長 | 1978.8-1987.12 |
陳 苗 | 支部書記 | 1978.8-1984.7 |
鄭 編 | 支部書記 | 1984.7-1987.12 |
翁德輝 | 校長 | 1988.8-1995.8 |
鄭編 | 校長 | 1988.1-1988.8 |
鄭 編 | 支部書記 | 1988.1-1988.8 |
蔡君依 | 支部書記 | 1990.8-1992.5 |
蔡君依 | 書記 | 1990.8-1994.2 |
翁德輝 | 校長 | 1992.5-1995.8 |
蔡君依 | 支部書記 | 1992.5-1994.2 |
翁德輝 | 支部書記 | 1994.3-1995.8 |
黃東羲 | 校長 | 1995.8-2003.8 |
黃東曦 | 支部書記 | 1997.8-2003.8 |
陳瑞山 | 書記 | 2003.08-2007.8 |
王勁松 | 校長 | 2003.08-2007.8 |
陳瑞山 | 支部書記 | 2003.8-2007.8 |
陳燎原 | 校長 | 2007.8-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