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無痕

《春色無痕》是沈美春先生編著的紀實文學作品集。全書匯集了沈美春先生一生回憶教育事業的23篇文章。

作品目錄

一 、我的出身
二、做夢也想讀書
三、舊上海
四、美麗的東井
五、初為人師
六、重執教鞭
七、輾轉四明山
八、翰香國小
……

作品導讀

1919年農曆六月初二,我出生在浙江紹興錢清鎮長巷東井村“群伯第”,周歲前隨父母遷居上海。1937年日寇全面侵華,我在“八·一三”事變時逃難回老家。
我家祖上是清朝官僚。曾祖父沈受謙,號牧卿,人稱江梅老爺,清同治帝登位之年(1862)獲中恩科第39名進士,入仕後先在京城任工部主事,後外放福建、台灣任地方官,先後出任德化、順昌、台灣知縣,永春知州,光緒十六年(1890)致仕回鄉,朝廷授“光祿大夫”銜,位居一品官階。曾祖父衣錦榮歸,遂在衙前大興土木,於原“進士第”東側,建設廳堂連亘、掾瓦鱗次的龐大“光祿第”府宅,同時廣置田產,開設錢莊、藥鋪,積家財巨萬,為當地豪紳首富,名震浙東。
曾祖父為人剛正不阿,能接受新事物、新思潮。不只居官時慎勤厥職,年老致仕回鄉家居,亦留心時政,關心國家大事。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七月,浙江發起了抵制英國侵略者掠奪蘇杭甬鐵路築路權的鬥爭,曾祖父任過朝廷的工部主事,深明路權的利害關係,毅然在杭州召集同鄉會,帶頭髮動蕭紹士紳認股20餘萬元(約占總股金的五分之一),並命兒子沈定一以股東代表身份,參與浙江鐵路公司工作。浙江的保路運動終因當時昏庸官吏甘心媚敵,拱手將路權出賣給英帝而失敗。後來曾祖父不惜耗費巨資家財支持兒子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活動。
但曾祖父畢竟出身封建官僚,迷信思想很重。我祖父赴京趕考時遇風災,翻船落水成病,曾祖父就怪罪在我祖母頭上,視祖母命惡,將祖母帶病夫及八個子女驅逐到離鎮十二里的老屋東井居住,僅撥給一個名叫“大八”的書僮(此書僮在水中救出祖父),以及幾畝薄田餬口。民國五年(1916),即我出生的前三年,曾祖父謝世。
我的祖母出身錢清鎮高姓名門,面對這天大的變故,深受封建禮教影響的祖母無力抗拒,咬緊牙關服待病夫、教養子女,生活艱難可想而知。這樣苦撐了十餘年,直到最後祖父不治去世。所幸子女已長大成人,祖母的賢名已經譽滿鄉里。
我的大爹沈百歡考中舉人,二爹沈子佺中秀才,三爹沈佺笙經商發財,除四爹病死外,兩位姑母也都出嫁,我五爹沈肅文由我叔公沈定一帶去杭州讀書,鄉間稱為“洋舉人”。我父親沈同笙排行老么,因在祖父病重階段尚年幼,便失去了上學機會,祖母為此心甚不安。
我父親幼年時,與鄉間同齡人為伍,也學會一些農活,但因出身“書禮之家”,故不務工農。他長大了去當鋪做學徒,當鋪無技藝,只學些寫信、記賬、算盤、開當票等粗淺文化,三年滿師,留當鋪為“趙奉”(當鋪夥計)。祖母為此不放心,再三囑咐五爹,要讓我父親能有穩定的職業。
叔公沈定一,是曾祖父的第三個兒子,一直由曾祖父帶在身邊。定一公跟隨乃父遍走各地,學歷高,見識廣,曾在孫中山先生的帶領下投身辛亥革命。定一公參加過光復上海的武裝起義,創立了中華民國學生會,注重農民革命運動,還曾與蔣介石等四人去蘇聯考察。定一公也是最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之一,他體恤勞苦農民,為農民創辦農民協會,提出“減租減息”,並首先從自家做起,拿出錢分給農民,帶頭免收貧苦農戶的租谷。1928年,定一公遭暗殺,蕭山、紹興一帶的農民都十分痛惜。
定一公在我祖母受封建迫害時,人尚年幼,無說話權利。後來一直幫助我家,帶五爹讀書。五爹那時遵祖母囑託,帶我父親去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會製作螺鈿鈕扣,並幫助他開了家“復興紐扣廠”。那年我們全家遷往上海。我母親對祖母非常孝敬,在與祖母分別時依依不捨。祖母交給我母親一張照片,說“你想我時,可看看照片,望你記住我的話就好了。”祖母見子孫已成長,都能自力更生,感到非常自豪。
母親感念婆婆,把她的照片一直掛在堂前。照片下面,還掛個本子,都是祖母的教言,好讓我們下代得到教益。我至今還能記住一些:
人靠心、樹靠根,心正善良第一。要與人為善,心口相連,對得起人,為人不做虧心事,一覺睡到大天亮。
財是身外之物,應取之正道。貪污盜竊是犯法,寧可餓煞,不許犯法,寧可清貧,不要濁富。對奉承有財有勢的勢利人,要避而遠之,此種人不會有好心。
做人要有志氣,人向上走,水往低流,不能與下流人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個起早抵一工,男勤有食吃,女勤有衣穿,從小艱苦的人會有出息,不會怕苦怕累,能勤奮,能耐勞。
勤儉節約是做人本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要愛惜每一粒糧食,做到物盡其用。
萬里江山一點墨,給子女讀書是大事,不要讓子女做“睜眼瞎子”。
祖母是可敬者,她說到做到。即使在她最艱難的時候也不曾向我曾祖父求助。後來三爹發財成了大財主,家中蓋起高樓,奴僕成群,祖母也不沒有去居住,情願在窮秀才二爹家終老。祖母的教言,似金珠玉粒,閃閃發光,讓我們這些後輩在漫長的人生航程中不至於迷失方向。

作者簡介

沈美春,女,國小教師,九十老人。

基本信息

作 者: 沈美春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金童
開 本: 889×1194mm1/16
字 數: 120千字
印 張: 6
版 次:2013年8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28.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