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春盡鄭獬
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夜來過嶺忽逢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前樹未回疑路斷,後山才轉便雲遮。
野間絕少塵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做品現意
岑參不說自己想回家,卻說杜陵叟怪他遲遲不回家;鄭獬不說自己想回家,卻說春風怪我春盡之時還浪跡天涯。這樣寫才顯得含蓄,有詩味和詩趣。倘若改成“依然浪跡在天涯”,雖平仄一樣,意思一樣,而味同嚼蠟矣!
頷聯是流水對,出句寫行路難,詩人從三個方面入手寫,一是夜行,二是過嶺,三是聞雨,在“夜來風雨聲”中跋涉於崇山峻岭中,怎不令人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呢?怎不令人發出“問君西遊何時還”的長嘆呢?對句給人以王維“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那種境界,在“試看春殘花漸落”之時,詩人是否也會發出“紅消香斷有誰憐”和“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何況落紅無數”的感慨呢?春天都已經匆匆歸去,自己怎不風雨兼程,不分晝夜往家趕呢?
頸聯很有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和柳宗元“嶺樹重遮千里目”那種意境。山巒總是重重疊疊,連綿起伏,乍看無路,而實際上它向著遠方逶迤延伸;嶺樹總是密密麻麻,雲遮霧繞,乍看路斷,而實際上路還在腳下。而其間正蘊含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這在哲學上就叫做“否定之否定”規律。
尾聯的重點在“清”、“白”二字,“清泉漾白沙”,自然沒有“車馬喧”時“塵埃不見鹹陽橋”之烏煙瘴氣。屢遭貶謫的詩人,不免要從心裡發出“窮則獨善其身”的吶喊。
作者簡介
鄭獬(1022-1072) 字毅夫,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舉進士第一,授陳州通判。入直集賢院,修起居注。神宗時為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以侍讀學士出知杭州,遷青州。後稱病求退,提舉鴻慶宮。工於詩,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文辭質樸自然,風格爽朗潑辣。亦能詞,俏麗雋永。著有《鄖溪集》。有詞見《花菴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