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園即事

《春園即事》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寫田園春天的景色,意境清麗淡遠,然而又色彩鮮明,寫景如畫。全詩以具體形象的語言,描寫出隱者的生活,寫出了特定環境中的特有景象,充分體現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色。

作品原文

春園即事

宿雨乘輕屐 ,春寒著弊袍 。

開畦分白水 ,間柳發紅桃 。

草際成棋局 ,林端舉桔槔 。

還持鹿皮幾 ,日暮隱蓬蒿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春園:春天的田園。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

⑵宿雨:夜雨;經夜的雨水。隋江總《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屐(jī):木頭鞋,泛指鞋。

⑶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弊袍:即敝袍,破舊棉衣。

⑷畦(qí):田園裡分成的小區。

⑸間(jiàn)柳:楊柳叢中。

⑹棋局:棋盤。古代多指圍棋棋盤。《急就篇》卷三:“棋局博戲相易輕。”

⑺桔槔(jiégāo):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設一槓桿,一端系汲器,一端懸、綁石塊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將灌滿水的汲器提起。《莊子·天運》:“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⑻鹿皮幾:古人設於座旁之小桌。倦時可以憑倚。鹿皮作成,隱士所用。

⑼日暮:傍晚,天色晚。《六韜·少眾》:“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並興。”《莊子·逍遙遊》:“(斥鴳)翱翔蓬蒿之間。”

白話譯文

昨夜雨濕蹬上輕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舊棉袍。

挖開畦埂清水分灌田壟,綠柳叢中盛開幾樹紅桃。

草地中間畫出棋枰對弈,樹林一頭升降汲水桔槔。

還拿來那鹿皮面的小几,黃昏後憑倚它隱身蓬蒿。

創作背景

這首詩描繪春中田園景色,是王維早期的作品,當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前後王維隱居輞川時期的一個春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春中田園景色,意境清麗淡遠,然而又色彩鮮明,寫景如畫。詩歌流動著自然的美景和詩人安閒恬適的情懷,清新優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壠之間,從遠處望去,清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著白光;在翠綠的柳樹叢中夾雜著幾樹火紅怒放的桃花。紅桃綠柳,桔槔起落,畦開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擺棋對局,憑几蓬蒿,其樂也融融。如畫般的景象,似夢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綺麗,賞心悅目。

此詩頷聯“春寒著弊袍,間柳發紅桃”寫出了詩人眼中春雨微寒,桃紅柳綠的春景。這裡注意了冷色與暖色的對比映襯,並注意到亮度轉換的巧妙處理,每句的意象雖單用一種色調,兩句之間又有鮮明的反差,但是這樣不同顏色的兩組意象的並置投射在人的視覺“螢屏”上所呈現的是“一種互相作用的複合效果”,使意象色彩空間的構型更具張力。頸聯“開畦分白水,林端舉桔槔”寫出詩人眼裡的農人忙碌著在田間勞作(汲水往田裡灌溉)的景象。這是人們的勞動生活場面,是真正的田園生活圖景。後人對頸聯兩句評價甚高。這兩聯描繪了一幅夢幻般的田園風光圖,生動形象地體現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具體形象的語言,描寫出隱者的生活,寫出了特定環境中的特有景象。但這種渲染之筆,很像一篇高士傳,所寫的還是理想中的人物。

名家點評

明代陸時雍輯《唐詩鏡》評此詩:“五六語入繪筆。”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