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書名:春光融融作者:雷守直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學生出書網 家族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5月
字 數:85千字
頁 數:317頁
版 次:2010年5月第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定 價:25元
作者簡介:
雷守直,1934年生,山西汾陽人,中共黨員。1958年畢業於山西省藝術幹部學校戲劇班。歷任汾陽紅色歌舞團編導,山西省民眾藝術館輔導部負責人,山西省呂梁文工團導演、團長、支部書記,山西省呂梁地區藝術學校副校長。國家二級導演。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1997年,中共呂梁地委、呂梁行署命名:呂梁人民藝術家。曾執導歌劇、話劇、歌舞劇和各類專題歌舞晚會等上百台;編劇、導演有歌劇《乾隆劍》、《清粼粼的水》;話劇《非常時刻》、《執法紀事》;歌舞劇《靜靜的呂梁山》、《春光融融》、《呂梁魂》;還有小戲、小品、歌舞、曲藝等多種劇目,並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各類獎項。1998年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戲劇作品選集《春光融融》;2004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放飛想像》——呂梁小戲小品選集。個人業績被收入《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中國戲劇家大辭典》。內容簡介:
歌舞劇在我國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在文獻記載中,中古時期以前,如《蘭陵王》和《踏搖娘》等等。雖然已經不知道原來的形式如何,不過這種綜合音樂、唱歌和舞蹈於一體的形式一直到現代還在很多地方流傳著,如東北的二人轉、江南各種民間小戲等都是這樣的形式。山西汾陽的雷守直同志,從事話劇、歌劇、歌舞導演近四十年,他自編自導的晉劇《紅雨青山》、歌劇《乾隆劍》和《清粼粼的水》等都受到好評和獎勵。近年來他從事歌舞劇的創作如《春光融融——呂梁山童話》,他自稱為音樂舞蹈詩劇,曾在汾陽、太原和北京演出,也曾受到廣泛的好評,此後他又寫了《山魂——呂梁山傳說》,他自稱之為音樂舞蹈系列劇,還有被他稱為音樂劇的《靜靜的呂梁山》。他最近要把上述的劇目結集出版,要我為他寫個序言,我想首先為他創作正名,根據我國古老的傳統,不如一律稱之為歌舞劇。
歌舞劇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當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周恩來同志親自參與的歌舞劇《東方紅》的創作和演出,把這種形式推到了史詩的高度。而西方的歌劇,在歐洲有華格納倡導的、基本上仍然屬於西方歌劇形式的音樂劇,在美國音樂劇又成為一種更強調舞蹈因素的音樂劇,而我國無論是場面較小的歌舞劇,還是規模宏大的歌舞史詩和歐美稱之為音樂劇的形式,都無相同之處。因此,雷守直同志所寫作的這些舞台作品.基本上都稱之為歌舞劇為宜。
雷守直同志這本創作集子,特別值得推崇的是,作品的絕大多數的內容都充滿著呂梁地區濃郁的泥土芳香,從內容上力求深刻地反映呂梁人民的生活與鬥爭,歌詞上也充滿著呂梁人民濃郁的鄉土風采。如《春光融融》的開始的歌詞:“啊/你是誰/我是崖娃娃/多大了/五千歲/這么大/不大/不大/哈哈哈/門搭搭/開花花/呂梁山有群崖娃娃/從五千年的歷史深谷中走來/在古老文明的黃河文化中升華……”迎面撲來一股帶著泥土芳香的清新的風。
特別使我感動的是:雷守直同志創作的《春光融融》在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剛剛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汾陽縣,在素質教育方針的指導下,以加強業餘藝術教育為渠道,由汾陽縣少年藝術團在1993年隆重地進行了公開演出,無論在演奏和聲樂表演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在大原為山西省教育界演出,在北京為教師節演出,都受到好評,這對於山區的縣城,在青少年接受了短期的課餘音樂教育之後,取得的成果是特別值得稱道的。但恕我的直率,雷守直同志的這些創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平”、“直”的不足,甚至概念化的痕跡,好在歌舞劇台上的演出,還需要音樂、戲劇各方面的再創作,如加強人物的性格特徵、故事的舞台表現等方面,都存在著廣闊的再創作的天地。
雷守直同志要我為他的創作集寫序,由於大病後正在調養,簡單寫了以上的一些話,權作序言。
本書目錄:
序言春光融融——呂梁山童話(歌舞劇)
雷守直(執筆) 雷守正
靜靜的呂梁山(歌舞劇)…………李 鵬 雷守直(執筆)
李三處 雷守正
山魂——呂梁山傳說(歌舞劇)
………………………………………周振義 雷守直(執筆)
李三處 雷守正
和合戀(歌舞劇)
何守法 雷守正
清粼粼的水(歌劇)………………魏沛然 雷守直(執筆)
李三處
乾隆劍(歌劇)……………………雷守直
執法紀事(無場次話劇)
根據劉逢軍小說《死刑臨場監督紀事》改編
留下一片沃土(戲劇小品)………………………雷守直(執筆) 李學成
房世英 粱崇定
清明雨(微型話劇)………………雷守直(執筆) 李學成
心愿(微型話劇)…………………雷守直
六顆雞蛋(喜劇小品)……………雷守直
紅雨青山(四場晉劇)……………雷守直(執筆) 郭履祿
張向東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