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邊的嚮慕墓
在今日慈湖的里西湖畔,還倖存有一座“奉直大夫慕韓向公墓”。由於往事已久,多數人都不知道它的來歷了。其實它是一座明代以來的“嚮慕墓”,裡面埋的,是向氏後代,對韓超、向朴兩人的仰慕之意。它的事件曾與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三代帝王事件有關,起源於向朴受太祖召封后的表忠,發生於建文帝時期的靖難事因。
時燕王朱棣北兵南下號為“靖難”,河北獻縣令向朴為表對朝廷的忠心,組以民兵義勇抗燕,寡不敵眾受擒以後英雄不屈,受燕王的萬軍踐踏之刑犧牲。事後中書舍人王尹實的秉燭夜奔哭祭、洧川令韓超的冒險護孤、左春坊司諫顧道的背書之傳,都很讓人欽佩嘆息、唏噓不已!他們的忠義之舉可謂是慈谿史的上光輝典範,此後“奉直大夫慕韓向公墓”的長期存在,也從側面地顯示了古代慈谿人民,對大義正直、為民清官的韓超,對忠心當朝、勇敢壯烈的向朴,一種認可和緬懷。
向朴,即被《宋元學案》載錄的元朝名士向籌之子。時向籌被譽稱“樂齋先生”(註:古代的“先生”是對學者的譽稱),他曾受業於“寶峰先生”趙偕,學以“慈湖”為宗(註:即南宋理學名士楊簡學系派一派,楊簡時稱“慈湖先生”)。向籌與其師趙偕一樣也亦恥於事元,他絕意仕進之後,常與宋“相山先生”王庭秀之子王中一道,以講學湖上為生。向籌曾著有《從政章十一篇》等書,論述三代以來、漢唐要略等知識豐富,可見向氏家學自向敏中為北宋真宗宰相以來良佳延續不斷,向氏世家不以皇祖顯、僅以儒學顯,正是中國士族的典型家傳和社會人才的家教之風。
向敏中曾居北宋真宗年間的左僕射之位。他的祖籍即慈谿向氏,當年因被皇帝譽為“大耐官職”而賜建“大耐堂”。《宋史》中的向敏中載為開封府籍,那是因為他10歲前即隨父親的開封府做官而後載籍河南之故(註:進士科考等仕學,都需載籍登記)。但由於古代男子出外做官一般都家鄉觀念不變,故向敏中的北宋“大耐堂”之賜名,應該是掛匾於慈谿祖里的;向敏中死後雖葬於外地,但其祖里人仍不忘築“衣冠冢”於家鄉的陽嘉山(註:事見《向氏家譜》。陽嘉山,即今日慈城的“東懸嶺”北,毛力水庫的西山系中段)。
北宋的大耐堂在神宗時代達到頂峰。時向敏中的第四代有女成為向皇太,至徽宗時向家誥封“三代為王”榮耀極於史。南宋時小皇朝京移臨安後,大耐堂從此是小康王的避難捨了(註:即潛邸,今仍有趙、向兩家的並列誥封牌樓為證)。傳大耐堂原存的《誥匾》就有十幾塊之多,其中的《大耐堂》一匾,即為宋徽宗的御書(註:大耐堂與徽宗等事,請見拙作《慈城的大耐堂》等文)。
向朴是向敏中的十四代孫。他承父學業才出眾,因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時受太祖召見(註:朱元璋在吳王和太祖初期,曾兩次幸臨慈城,是明州為方國珍地盤)。同時召對的慈谿人才還有韓超、陳渙、王尹實三人,向朴當即被授為獻縣令,韓超當即被授為洧川令。向朴為官期間與百姓同苦農桑、義學講道等等,頗受獻縣百姓的愛戴。建文帝時(1399-1402)燕王朱棣靖難師起,獻縣首當其衝。縣雖無城,但向朴仍組織民兵、義勇抵抗北軍南下。他被擒後因不肯屈服,氣得時燕王親令萬軍踐踏處死。向朴死事因此轟動全國,死時年僅四十三歲。事後縣民拾其骨骸葬於道左,每到寒食之節,都會自發去道左哭喪祭之。
時韓超已為河南洧川縣令(今尉氏縣),為免向朴斷後之憂,乃將向朴道淳、道澂兩子藏匿自己任上。
後鄉邑之士顧道任司諫一職時,乃暗輯其事,悄悄書於寶峰庵的佛座後面。
永樂十年(1412)初,王桓之子王尹實已為中書舍人。他北上時方得知向朴的具體道葬處。晚宿郵站,夢見向朴血衣含淚來陳述往事,乃連夜秉燭,星月哭往祭之。
時成帝寵臣、副都御史陳瑛,請欲治罪向朴事件中的相關諸臣。有揚姓父子三人懼陳瑛的天性殘忍,乃暗掘向朴其骨,悄悄帶回慈邑私自埋於慈湖之畔。
王、韓、顧、楊的四人事跡,因都冒著會被永樂朝殺頭的危險,故後被邑人暗譽為“永樂四義士”,是他們使得向朴有後、事跡傳載、魂歸鄉里。
向朴死後的170年,他的英烈事件才獲得了政治上的漸漸平反:嘉靖初年(1522),他的後代把向朴的神主牌位,放進了慈邑孔廟的“鄉賢祠”可以公開祭拜了;隆慶五年(1571),獻縣也將向朴之名祭於“名宦祠”中;萬曆初年(1573),明神宗詔巡按為向朴建“表忠祠”於慈谿縣北城外,並贈向朴為“太僕寺少卿”、諡號“惠莊”。
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的,應該就是萬曆前的原“惠莊”遺址(後為表忠祠)和原“潛墓”遺址處。它的所在地即原“楊公祠”的範圍內,在明永樂處時那裡應該非常荒涼,故楊氏人才能夠偷埋向朴的遺骨,暗葬在自家的地皮里。那當然是件非常秘密的事了,也只有是楊氏的私產之地,才能保護向朴的骨骸能夠倖存。
為什麼向朴的表忠祠、表忠墓,會在“楊文元故居”處呢?時向朴的“寧死不屈,高呼太祖、建文皇帝尊名就義”事跡名震朝野,但燕王成為成祖帝之後,向朴之事就升級為新朝廷的暗“逆反”事件了。但新皇帝只能在政權穩定後才會有心思去暗過去的逆反事,或永樂十年王尹實的哭祭,又引起了朱棣寵臣副都御史陳瑛的記憶,故他趁機請求追查治向朴死事的相關諸臣。時楊氏父子三人會冒著殺頭罪名去起出獻縣的向朴骨骸埋在自家院裡,應該是與向家有親緣關係(向籌曾講學慈湖書院)。
為什麼原表忠祠後會以惠莊公號名呢?應該與曾名惠莊有關。明弘治時向家人又開始發跡(註:向錦中進士、後貴為廉州知府),或會將永樂時的向朴墓地買進,再建名“惠莊”以守之。萬曆時,當向朴平反骨骸移去陽嘉山(註:向氏墓山)正式埋葬後,原惠莊就改為了表忠祠,原暗墓就建為嚮慕墓(即紀念性墓)了。
為什麼嚮慕墓碑中的“韓公”會排在“向公”之先呢?這個韓公即上述文中的韓超。向朴死後韓超暗自承擔起保護其兩子的非凡義務,他只能是義父的一種身份(而且道淳、道澂都得改名)。所以向氏後人敬韓超為先那是應該的,不只因為他的官職品位也高於向朴,更是向氏後人代道淳、道澂兩人,對韓超的義父精神以一種敬仰。
附向朴相關人物的簡介
一、王尹實,或慈邑宋時“王相山”王庭秀之後。相山王氏四代五進士(元祐進士王發、政和進士檢正中書省王庭秀、宣和進士秘書省正字王璧、淳熙進士王鎬嘉定進士王甲),也是慈邑宋代進士大戶(18人)。王尹實即明初被皇帝呼為“老學士”的國子學正字王桓的第五子。王桓是明太祖朱元璋召封子,因家道儒學非常深厚,他自己的六子中,也有尹發、尹實、尹和、尹哲四人,在洪武年間先後獲得“辟薦”(即薦用)。景泰四年任工部尚書的王來就是他的孫子(尹和兒子),可見王尹實的才華也非同一般。王桓與向朴、陳渙、韓超一起同獲召封,四家之間的關係自是非同一般了。向朴以縣令身份遭燕王之軍踐刑而死可謂永樂帝的心病之一,但永樂年的王尹實仍敢夜奔獻縣哭祭,那是非常勇敢的一種情義了。
二、韓超(字彥起),太祖召對時任為洧川令。他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時與向朴一同應召陛見,後授河南洧(讀尉)川令(有傳家孝兩年後才去述職)。韓超上任後以“循良”而行世,永樂初吏部尚書鄭賜鎮守河南時,欲召他為將才之用,但因縣民的公書懇留,這才留任縣令達十三年之久。時縣民曾將他的肖像立於祠中,這相當於是給他的“生祠”鼓勵了。韓超後來遷職於驗封員外郎、升廣西僉事(即戶部廣西道統管),因“操守清白、慎刑、體恤獄民”等,也是頗受之民的愛戴。他在墲蠻時不幸因中瘴氣而死,諸蠻(即少數民族縣)皆立祠祀之。他對向朴的義情或來自本性,韓超在向朴死後、眾人避嫌之時,卻敢於匿藏向朴的兩個倖存兒子於自己的任上,這份正直和大義著實令人敬佩。向道淳後來能淡泊名利、工於家學,並使大耐堂的家傳在他手裡得到繼承和發揚,韓超的影響力功不可沒。
慈谿的韓氏或來自宋末時的江東雲乾韓福孫一系。其後人才輩出,洪武起即有韓公臣等是為貢生。正德、嘉靖年間韓源、韓秉文、韓克濟等皆中舉人;萬曆年起有韓孫愛、韓一龍、韓一臣、韓一元、韓昌錫、韓子允等多人的進士及第了(註:韓秉文以國子監助教、韓子允以四川提學副使獲《國學師臣》的坊彰)。
三、顧道(元朝的趙偕是其外公),少年時即能自立而不隨俗。永樂元年以詩名而被縣令薦於朝廷,召授右春坊司諫後能克盡其職。明仁宗在東朝時期對他尤以禮待,顧道疾卒於官時,上聞訃賜棺給舟以歸鄉葬。他的政見常獲得皇上讚賞,其子顧存誠,也是少聰人才一個。顧存誠承父家學而尤善文,《書史會要》記其真草篆隸皆工。他曾以年少奇才而陛見,授司經局正字後不幸被人謫戍柳州,29歲英年早逝。
四、楊氏,慈湖先生楊簡之後人。楊氏人從入元起即開始仕進低調,明初時還是守靜為主。如楊誠雖懷奇才還是拒絕了信國公湯和的禮聘,最終以別業養家、躬教鄉人,永樂朝時以孝而獲旌獎。故人才輩出方面僅洪武時有貢生楊瑨一人,而為向朴事更加隱姓埋名後,永樂到天順可謂是又隱逸了50多年。天順六年楊傑起才復進舉人,至成化時楊子器獲中進士,萬曆時楊守勤奪得狀元,並獲經元、會元、狀元的《三元坊》褒揚。故永樂年間能擁有慈湖楊公祠土地權的,當然只是楊簡的正宗後人了。說不定就是楊瑨傳信息、楊誠等人以別業掩護送向朴遺骨回慈。時楊氏仍家大業大,又因朝廷無人做官,辦此事才會無後顧之憂。清初向騰蛟等人能重獲誥命,永樂時楊氏人的陰德之功可謂大矣。
五、陳渙,洪武二十五年(1392)時與向朴同時召見。他也是少聰人才一個,召對後授闕下扶溝令。暇時常去學宮為諸生講解,後尋調山西屯留、改任都督府都事。成祖時授上元令、遷刑部主事,仁宗時升滕府長史、晉階奉議大夫。其子陳堪也是經學廣博之士,宣德年間被薦授職訓導,後以三授儒官自號“三冷居士”。他在任銅鼓武學教授時,很受祭酒陳敬宗的器重(邑人),時與長史陸珪、教諭周垌合稱“詩壇三老”。不過陳渙在向朴死後並無瓜葛事,或因惠帝時正職事在外,成祖時又授上元令有關。
附慕墓建造時間的推敲
一、韓嚮慕墓中的“奉直大夫”,應該是向朴的嘉靖時代後人。建文末(1402)的向氏因向朴事失去政治生命以後,要到天順六年(1462)才算緩過氣來(時向秉直以舉人後任教諭)。但向家的復興當從向錦起,他於宏治八年(1495)中舉,十二年(1499)時進士及第,後官至廉州知府。接著就是向洪邁了,他嘉靖十九年(1540)中舉,二十三年(1544)中進士,官至江西左參議。至此向氏仕進見多,如向程三十一年(1552)中舉,四十四年(1565)中進士,後官至副使;向睦(註:禾字旁)隆慶元年(1567)中舉;向東(洪邁子),四年(1570)中舉,萬曆八年(1580)進士,後官至禮部郎(典試陝西)。但自向東以下,已與萬曆初的1573太近,故那時他們能獲得奉直大夫爵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時最有可能的大夫級人物是“向錦的知府”(中進1499距1573是74年,註:百歲長壽的話尚能在世)、“向洪邁的左參議”(中進1544距1573表忠祠是29年)、“向程的副使”(中進1565距1573是8年)。按官位進程與年令因素來看,向洪邁的奉直大夫最有可能。時向洪邁的事業恰值頂峰時期,而下面又有向程的進士和位官、向東、向睦(註:禾字旁)的年青一代中舉人。再加上此前向錦的知府身份,這對大耐堂一系的向氏來說,應該是個最適宜的時期。
二、明朝的大夫銜(具體見拙文《明朝的官階制度》),應該是對應於職務的。其時大夫銜一般只授於五品已上官位,而對應奉直大夫(註:最低的大夫銜)的是“從五品”職位(註:即尚書六部下的司屬“員外郎”一級)。“參議”官屬戶部“清吏司”的外派之官,剛好是員外郎、奉直大夫的相適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