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年代:明代
尺寸:通高48.5cm
收藏:杭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1944年杭州市昭慶舊址出土。紫銅,方圓形,由蓋、爐身、底座三部分組成。獅形紐蓋,蓋身雕雲龍紋,爐耳及四足均由張口的獅首和捲曲的獅舌構成。足底有榫,可與底座銜接。座頂部陰刻雲龍紋。爐底有二行四字楷書“宣德年制”款。 整體造型和紋飾繁縟華麗,鑄造工藝精緻考究。
明銅熏爐,明代文物,現收藏於杭州博物館。
年代:明代
尺寸:通高48.5cm
收藏:杭州博物館
1944年杭州市昭慶舊址出土。紫銅,方圓形,由蓋、爐身、底座三部分組成。獅形紐蓋,蓋身雕雲龍紋,爐耳及四足均由張口的獅首和捲曲的獅舌構成。足底有榫,可與底座銜接。座頂部陰刻雲龍紋。爐底有二行四字楷書“宣德年制”款。 整體造型和紋飾繁縟華麗,鑄造工藝精緻考究。
牧童騎牛形銅熏爐 ,明(公元1368年—1644年),通高14厘米。原冀中行政公署藏牛呈半臥狀,回首,長尾下垂。
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西關銅藝)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銅香爐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種形式。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
歷史沿革 常見種類 鑑別方法 史料典故中國古代青銅器
基本信息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徑9.7厘米。器型似豆形,蓋肖博山,通體錯金。座把呈透雕三龍出水狀,龍首頂托爐盤。爐盤裝飾以錯金流雲紋。...
文物簡介 工藝變化 錯金錯銀 文物點評 文物傳奇沿用兩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的工藝——失蠟法,經過一道道複雜的工序,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南通民間工藝家張志偉以宣德爐為藍本仿製的銅香爐,成為時下收藏界的“...
介紹 作者介紹銅手爐又稱“袖爐”、“手熏”、“火籠”,是舊時宮廷乃至民間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辭海》中解釋說:“冬天暖手的小爐,多為銅製。”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銅...
歷史價值 藝術特色 實用價值 鑑別要點爐是古代焚香燒炭之器,有熏爐、香爐、手腳爐之分。明初宣宗宣德年間所鑄的銅爐屬焚香之類。當時宣宗皇帝是為郊壇大廟鑄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爐,後來遂擴大為陵...
歷史發展 用料 造型 款式 鑑別仿品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三日生於燕王府。永樂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日立為皇太孫;二十二年(...
基本信息 生平 對外政策 統治措施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