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鄉人

H?n H??n Th?n

乘”三藩之亂”之機反攻大陸的鄭經部隊也節節敗退,在大陸已無法立足,鄭氏南海艦隊的基地廣東雷州半島岌岌可危。鄭氏將領陳上川、楊彥迪等人迫於無奈,率領五十艘戰船、軍民三千多人轉進中南半島。遷入當時由高棉人所控制的下柬甫寨地區(即南越),隨後滿清固守中原,南明復興無望,這些移民於是南越定居。明鄉人原稱明香,意指明朝香火,1827年才改稱“明鄉”。由於明鄉人不斷與當地越人及高棉人通婚,逐漸發展成一個土生族群,情況近似馬來半島的峇峇娘惹。這些明鄉人曾先後開拓今天南越兩個經貿重鎮胡志明市及美荻,在胡志明市第5郡第11坊陳興道380號(380 Tr?n H?ng ??o, 11, Qu?n 5,)有一座越南政府列為國家保護的文化古蹟的”明鄉會館”(Ban Qu?n Tr? H?i ?ình Minh H??ng Gia Th?nh)。”明鄉會館”其實是一座廟,正門口一副對聯這樣寫著:
”明王治南天,天光日化;鄉裏居越地,地利人和。”
”明鄉會館”正殿供的是中國明朝的歷代皇帝,從明太祖朱元璋到崇禎皇帝的神位,殿前一副主要對聯這樣寫著:
”明聖先王,越國亦聞聲教;鄉黨宗族,亞洲同此冠裳。”
正殿旁邊供的是”明鄉人”的始祖陳上川將軍等人的神位。在陳上川將軍靈位兩邊的一副對聯,寫著:
”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為南國客,竹帛昭垂。”
”明鄉會館”裏還有許多明代歷史文物,即使今天在中國境內也很難見到了的,例如三百五十多年前明代官員戴的布帽子、穿的布靴,明代士兵戴的堅硬竹編鑲鐵皮軍帽,都還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