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祝允明草書詩帖

縱觀歷史上能達到這種境地的草書大家除二王、旭素和宋之黃庭堅外,明代又將草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明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製紙工藝日臻完美,加上廳堂式的建築,書法的幅式開始由手捲尺牘小品向中堂巨幛大幅發展,而大幅的作品要有雄渾的筆力、揮斥八極的氣勢和形式對比強烈的章法布局為依託,這種創作觀念構成了明人尚勢的時代特色,而行草書體正好適合了這種變化的需要,馬宗霍《書林藻鑒》謂:“明人類能行草,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 ”明代善草書的書家甚多,著名的有陳璧、張弼、文徵明、文彭、王寵、陳道復、莫雲卿、董其昌、陳繼儒、黃道周、張瑞圖、倪元璐、傅山、王鐸等,他們各人在這寬廣的領域裡馳騁並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其中最負盛名的當首推祝允明了。

內容介紹

草書意多於法,特別是大草,縱情奔放,氣勢開張,酣暢淋漓,而其章法布局打破了縱橫有列的格局,於參差錯落,開合鎖結,過接映帶,揖讓環抱中流露出一種強烈而震撼人心的韻律和節奏,但放逸不是不要規矩,而是一種超越於法度之外的過人膽識,這種膽識是建立在圓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之上的,當其升華到一個自由王國的境界時,便會在創作的激情中達到心手兩忘,隨機生髮,筆態橫生,點畫狼藉,“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從而達到一個抒情寫意的境地,一個『寄妙理於豪放之內』的境地,一個『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縱觀歷史上能達到這種境地的草書大家除二王、旭素和宋之黃庭堅外,明代又將草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明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製紙工藝日臻完美,加上廳堂式的建築,書法的幅式開始由手捲尺牘小品向中堂巨幛大幅發展,而大幅的作品要有雄渾的筆力、揮斥八極的氣勢和形式對比強烈的章法布局為依託,這種創作觀念構成了明人尚勢的時代特色,而行草書體正好適合了這種變化的需要,馬宗霍《書林藻鑒》謂:“明人類能行草,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明代善草書的書家甚多,著名的有陳璧、張弼、文徵明、文彭、王寵、陳道復、莫雲卿、董其昌、陳繼儒、黃道周、張瑞圖、倪元璐、傅山、王鐸等,他們各人在這寬廣的領域裡馳騁並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其中最負盛名的當首推祝允明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