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介紹
神機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的編制不同,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 2 人、武官3 人、掌號頭官 2 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 1 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 2 人。營專習神槍、神炮。稍後,又得都督譚廣馬 5000 匹,稱五千下營,附於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 2 人,神機營的任務是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
明朝的戰爭形態,戰爭模式和之前的歷朝歷代相比,有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其中的火器的套用是起到了核心的地位。如果說中國的火器在戰場上面的套用,宋朝是萌芽階段的話,那么明朝就是大發展的時代,而出現這種形勢則是與朱元璋的發展歷程息息相關的。朱元璋在長江附近起家,在他發展之初,就有一個叫焦玉的人獻上他所研製的火器,於是朱元璋的隊伍成為了江南起義軍當中可以說是唯一的火器成為制式裝備的起義軍。江南水網縱橫,再加上劉福通的北伐,蒙古人引以為傲的騎兵隊伍發揮不了應有的威力,於是擁有火器的朱元璋很快就嘗到了甜頭,在與陳友諒的一系列戰鬥當中,火器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南昌攻防戰當中,陳友諒揮軍60萬圍攻南昌,結果南昌的朱軍在火銃的幫助下使陳友諒久攻不下。而其後的鄱陽湖大戰朱元璋的軍隊更是發揮了火器的威力,使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火炮、火銑、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神機箭”等火器,開創了在水戰中以“艦炮”轟擊敵艦的先例。火器成為了明軍的制式兵器之一,通常明軍的構成為“ 銑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火器的比例占到了10%。
明朝的神機營相當於清朝的火器營。清朝末期組建的一支裝備洋槍洋炮的精銳部隊也稱“神機營”,兵丁來自驍騎、前鋒、健銳、步軍、火器等軍營,下轄馬、步隊25營,官兵14000多人。
神機營編制
十六世紀中期以前神機營的編制
資料來源,《 皇明經世文編》之二百四十:曾襄愍公復套條議四(條議):
全營兵力:(全配火器);
;
(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
總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 霹靂炮3600桿(步兵 火銃);
合用藥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
大連珠炮200 桿(多管 火銃);
合用藥675 斤;
手把口400 桿(炮兵防身用手銃);
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關於車營的編制:戰車子營按照營-沖-衡-乘-車分5級編制。
每營4沖-每沖2衡-每衡4乘-每乘4車(偏廂車),
合計戰車128輛,配屬給步兵子營使用。
步兵子營和騎兵子營則仿造戰車子營編制。
步兵子營每100人為1乘-400人為1衡-800人為1沖-4沖3200人為1步兵子營。
騎兵子營以50騎為1乘-200騎為1衡-400騎為1沖-4沖1600騎兵為1騎兵子營;
另配一個2沖的騎兵權勇隊(預備隊),一共有2400名騎兵。
關於偏廂車的記載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之後 成化、 嘉靖、 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隆慶三年(1569年), 戚繼光在 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和步營資料(可能是寫在兵書里,將要計畫實施的,僅供參考)
車營:戰鬥兵2048人;
軍官、雜役、工匠、車夫等1061人;
全營官兵共3109人。
裝備:佛朗機256挺(佛朗機手768人);
鳥銃512枝(鳥銃手512人);
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戰鬥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步營:戰鬥兵2160人;
軍官、雜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營官兵共2699人。
裝備:鳥銃1080枝(鳥銃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戰鬥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只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黨耙手,裝備火箭共6480支。
孫承宗編煉的車營資料
全營兵力:步兵3200人;
騎兵2400人;
輜重車夫512人;
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515人;
總計官兵6627人。
裝備火器:槍1984枝,
其中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大小佛朗機共256挺;
各種火炮(紅夷,神飛,滅虜等等)88門。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戰車)。
輜重車256輛。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明軍裝備的鳥銃並不多,主要以連發近戰的
3眼槍為主。這是因為明軍大量裝備遠射程的火炮(數量快趕上現代裝甲師啦!),所以所以對單兵火器的射程並沒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夠兇猛就行,明軍才會創造出三才陣等適合火器的諸兵種合成作戰陣形。
孫承宗車營的詳細資訊之二
全營兵力:各級軍官127名;
騎兵、步兵、傳令、雜役等5988名;
輜重車夫512名。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
準迎鋒車256輛;
輜重車256輛;
裝備戰馬:官馬296匹;
兵馬3024匹。
馱運畜力:火器馱駝32隻;
火器馱騾120頭;
輜重車駕牛256頭。
裝備火器:大將軍炮16門;
滅虜炮80門;
佛朗機256挺;
鳥銃256枝;
3眼銃1728枝。
裝備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
大弩256張;
長槍、長刀、長斧1280件;
火箭7680枝;
大棒256條;
藤牌256面;
腰刀5888口。
裝備甲冑:騎兵2500副(包括隸屬中軍的100騎傳令兵);
車正128副;
管隊臂手97副;
車正臂手128副。
後勤部隊詳細資訊:
人員編制:內將官1,中軍1;
軍車兵30人;
雜役兵254人;
車炮兵1622人;
全營共1908人。
裝備火器:車載佛郎機160門(每門3人);
鳥銃640枝(銃手640人)。
車輛畜力:輜重車256輛;
駕車用牛256頭。
雜項工具:金、鼓、旗幟、響器二套;
繩樁96條;
拒馬槍256條;
火兵尖擔256架;
火鐮224把;
燈籠354個;
鐵楸736把;
鐵撅496把;
鐮刀1216把;
斧頭128把;
鑿子128把;
鍘刀240口。
糧草輜重:米200石;
黑豆500石;
淇子299石4斗;
炒麵299石4斗。
鑼鍋500口;
鐵鍋256口;
水袋500個;
水桶256口。
全營一次運載軍需物資量可供1萬人3日之用。
水兵營資料
人員編制:每營編2哨,共510人。
戰船火器:大、中、小戰船10艘;
大將軍炮4門;
佛郎機40門;
碗口銃30門;
噴筒500個;
鳥嘴銃68支。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一、3眼銃射擊完畢後,可以拿來當錘使用;二、明軍的鳥銃均負有一個槍叉,和歐洲同時代的火繩槍相同,技術參數差不多,可見威力不小;三、明軍三才陣中,有一種騎兵叫“跳蕩隊”,估計是使用3眼槍的騎兵部隊;四、明軍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騎兵和軍官均裝備輕型鎧甲;五、明軍騎兵裝備火器比例達到 48%左右,構想如果有大量騎兵突然衝出施放火槍,一般的軍隊是難以抵擋的;六、明軍騎兵裝備的鳥銃數量極少,主要裝備的是連發多管型近戰火槍。七、戚繼光認為鳥銃也適宜騎兵使用,因此推斷戚家軍的火槍騎兵應當是以槍法準確著稱;八、戚繼光編煉的車建設制應該更接近朝鮮壬辰戰爭時期的明軍,孫承宗在戚家軍戰術的基礎上創建的車營編制比例和現代的裝甲師已無區別,是在平原地區和騎兵作戰的利器;九、袁崇煥的直屬部隊――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皆裝備有3眼銃 ,其火力突擊能力在當時天下無敵。
天啟5年8月,遼東經略孫承宗屬下的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輕信人言,以輕兵突襲後金,結果中了埋伏傷亡400餘人。魏忠賢手下的閹黨們以此為由,上了幾十道彈劾馬世龍和孫承宗的奏章,天啟皇帝便打發孫承宗“回籍養病”,以閹黨的高第繼任遼東經略。袁崇煥死後,崇禎皇帝又讓孫承宗出山經略遼東,結果碰上了大凌河之敗,孫承宗再次下台,一直在高陽的家中閒住。崇禎11年11月,清軍入塞破高陽,76歲的孫承宗率全家巷戰,子孫19人皆力戰而死,孫承宗被俘,拒不降清,被清兵勒死。真是英雄命苦啊!熊廷弼(被閹黨陷害下獄,於天啟5年被殺,並“傳首九邊”)、孫承宗、袁崇煥都落得個什麼樣的下場!但明知如此,還要挺身而出,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氣節與精神!
崇禎二年11月20日,袁崇煥率九千關寧鐵騎在北京城野外無火炮支援的情況下,大戰十萬滿洲八旗兵,以一擋十,從早打到晚,滿洲兵狼狽潰逃,連退十幾里才穩住了陣腳,數日不敢與戰。袁崇煥死後,關寧鐵騎和自祖大壽以下凡五十員遼將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後來被調回關內鎮壓農民軍;一部分倒在抗清(後金)的戰場上;剩下的則投降了清朝,成為滿清入關的急先鋒。儘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論是在哪個陣營,不斷被稀釋和削弱的關寧鐵騎則始終是最優秀的部隊。直到清康熙20年(1681)三藩之亂被平息,袁崇煥所培育出的那支大軍的最後一絲血脈才告消失。看著手中的史書,後世的人們不禁要感慨,如果袁崇煥不死,統領著這支強大的力量,歷史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火槍最早出現在中國,這一點是勿庸自疑的。中國的早期火槍,在10世紀的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後經元、明兩代發展,至明末本應有所大成,怎奈…………在中國廣泛使用火銃後,阿拉伯人在14世紀初,製成了木質管形射擊火器“馬達發”。而歐洲14世紀中葉,義大利製成金屬管形射擊武器“火門槍”,以後又發明了火繩槍。要說明的是,歐洲的火槍是自己獨立發展起來的,在17世紀的時候,反而對中國的火槍技術有所影響。
宋朝出現的“突火槍”殺傷力不大,射程僅僅5—10m,在當時多說是嚇唬人用。但元朝建立後,重視發展新型火器,至元十六年(1279),集中各地工匠於大都(今北京市),研製新式兵器,重新調整火藥的配方,使同樣體積的火藥,效能提高了約三倍。元朝至順三年(1332),鑄造了鑄有銘文最早的銅火銃,長1尺1寸,重28斤。同時還製造出了早期的手銃,但威力小、射程低,基本上沒有使用價值,給軍官們作為玩物到更合適一些。
元末戰爭時期,火炮在戰爭中被大量的使用,據《明史》記載,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張士誠被明軍圍困在平江城(今江蘇蘇州),大將徐達“領四十八衛將士圍城,每一衛置襄陽炮架五座,七梢炮架五十餘座,大小將軍筒五十餘座,四十八營寨列於城之周遭,張士誠欲遁不得飛渡,銑炮之聲晝夜不絕……”。由此看來,當時的戰鬥景象是何等的壯觀,火銃和火炮的數量亦已經達到相當的數量。金屬火器的出現,開創了古代武器的先河,它以使用壽命長,發射威力大,運用範圍廣等多種優點,成為以後歷代的重要兵器,並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套用。
到了明朝,由於封建社會經濟的高度發達,兵器也有很大的發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長柄刀、槍、短柄長刀、腰刀及各種雜式兵器如钂鈀、馬叉、狼筅等等。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火器的發展到明朝達到鼎盛時期,明末的兵書如《兵錄》、《神器譜》、《武備志》、《西法神機》、《火攻摯要》、《籌海圖編》、《軍器圖說》、《火龍神器陣法》等更是詳細地記錄了明軍裝備火器的製法、圖譜以及火器部隊的編制和戰法。此外誕生了數位知名的火器(包括理論)專家如趙世禎、畢懋康、胡宗憲、茅元儀、孫元化和明末清初的天才武器發明家戴梓;十分重視火器運用的軍事將領如戚繼光、孫承宗、袁崇煥等。
明軍真正意義上的火器發展是從抗擊倭寇時開始的。因此必需先了解一下日本“鉄炮”的來歷,以及歐洲的火器發展經過。
15世紀初期,西歐的工匠們將原先的“火門槍”的木製握柄被重新設計過,射擊時能夠倚*在士兵的肩膀上,而不再是架在支架或者地上,自此步槍的定義被正式確定為: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15世紀中期,又創製了新式火槍——火繩槍,用火繩點火,並在火槍上加裝了能夠控制點火的機械裝置——扳機,使火槍射速更快,射程更遠。這種新式的扳機擊髮式火繩槍的口徑一般為15~20毫米,管徑比一般為40到45,而最大射程一般為60~80米(殺人距離),它在1543年傳入了日本。
日本製成火繩槍經歷了三個階段:元至元十一年(倭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到至元十七年(1281)蒙(元)、倭戰爭時期,倭軍從作戰中見到了蒙古(元)軍使用的鐵火炮,從此得知世界上已經有了一種新式兵器—火器,這是倭國初知火器的階段;爾後在天朝大明成化二年(1466年),(中國的)琉球人到倭國時傳入了明銅火銃(原始手銃);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南夷”(葡萄牙)商船被颱風帶到了薩摩以南的種子島,葡萄牙商人帶有歐洲火繩槍,大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工匠八板清定仿製出了倭國最早的火槍——種子島銃,這就是給倭國歷史帶來巨大變化的“鉄炮傳來”——火槍在倭語中寫作“鉄炮”。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倭國江州的國友鍛冶,組織了高明的工匠,仿製成適合倭兵使用的火繩槍,並且製成了閉鎖螺栓,較好地解決了槍尾的閉氣問題,提高了火繩槍的威力,較葡萄牙人製造的火繩槍更為先進。這種“鉄炮”的口徑與歐洲火繩槍相同,但射程提高到100米,射速每分鐘5發。不久國友鍛冶進行批量生產,售出數百支成品,有些海盜及走私商人等乘機購買,持為劫掠兇器,我國閩浙沿海多受其害。當時正值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對火繩槍的威力評價很高,認為這是殺敵最有效的兵器,並對火器的戰術使用作了很深的研究,發展出車營、三才陣等適合發揚火器威力的部隊編制和戰法。
明正德七年(1512),明軍平定南海之役,繳獲三艘海盜艦船,得到了“佛郎機”火器。“神機營”的武器專家改進了繳獲的火器,創製出佛郎機銃,又稱為“神機炮”,並批量生產,使中國的火器跨躍了一大步。但佛郎機銃是大口徑火槍(炮),需三人同時操作一門。九年後,大明嘉靖元年(1521),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又從繳獲的兩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歐洲火繩槍稱“西洋番銃”,但那時葡萄牙人所用的火繩槍,大抵還是初創時期的製品,未引起明軍高層的足夠重視,直到不斷擄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繩槍,明朝軍隊才開始批量裝備以之對抗。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雙嶼(今浙江鄞縣東南)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鐵炮的日本人及鐵炮。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火繩槍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大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而且手筆極大,一上來就是一萬挺,由此可見,當時明朝政府對軍隊裝備火器的重視程度。如果不是明朝末期,政治上實在極度腐敗,外加連攤上三個“倒霉”皇帝,滿清焉有入主中原之理!
中國把創製成功的火繩槍,稱之為“鳥銃”,《武備志》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嘴銃”,也有人稱其為鳥槍,成為當時明軍戰鬥中的“利器”。明軍裝備的鳥銃射程可達 120米,槍管用熟鐵製作,底部有火孔與火藥池(放引火藥)相連,池上復蓋有銅蓋,可以遮擋風雨,搠杖(通條)插在槍管下的木托上,用於填送彈藥,槍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於取開擦洗槍管。
大約在同時,魯密國(今土耳其)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國進貢火繩槍,中國古代著名火器專家趙世禎,生長於海濱,少經倭患,深知增強國防力量、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決心研製出精良的火器裝備官軍,衛國保民,於大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條陳,建議製造魯密國進貢的番鳥銃,經兵部議交京營試製。
趙世禎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就登門求教朵思麻,詳細講解了製造和使用方法,並自己出資(趙世禎時任從七品銜的中書舍人)召集工匠進行試製,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創製了比鳥嘴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槍,稱之為“魯密銃”。這種銃加長了槍管(4尺5寸),重量略大於鳥銃(6—8斤),射程遠(150 米),威力大,在結構上更優於鳥嘴銃。故《武備志》說:“鳥銑:唯魯密銃最遠最毒”。同時還研製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掣電銃”和“迅雷銃”,前者兼具西洋銃和佛郎機的優點,後者並有鳥銃和三眼銃的長處。萬曆三十年六月,趙士禎研製的火器通過兵部、工部、刑部等部門官員的試驗。會審報告建議皇帝將趙世禎“所制車銃式樣隨發京營,依法成造,責令官員加以教演,傳示各邊,以究其防邊制虜之用”。
對比15—16世紀歐洲各國裝備的火繩槍,在上構造和明軍的火繩槍基本一致,技術參數也大致相仿,但明軍的鳥銃比這些槍都要輕便。西班牙的重型火繩槍——穆什克特槍,口徑在23毫米以下,重8-10公斤,彈丸重50克,射程250 米,可以保證射穿任何的鎧甲,雖然明軍的鳥銃威力比不上這種槍,但比起機動性和輕便性卻是穆什克特槍遠遠不及的。 :
15世紀初期,歐洲戰場上出現了炮身和藥室一體的青銅炮,不久又出現了輪式火炮,採用顆粒火藥,法國於15世紀中期首先鑄造鐵炮,並很快使這一技術傳遍歐洲;公元16世紀前後德國紐倫堡地區生產出一種直線式線膛的火繩槍——“毛瑟槍”,由於“膛線”一詞的英文譯音是“來復”,所以線膛槍也稱“來復槍”,這種帶有膛線的來復槍射擊精度大大超過了滑膛槍。
從17世紀起,歐洲槍炮製造技術發展迅速,法國人發明了具有防風防雨性能的燧發槍,它的出現標誌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燧發槍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以其射速快、重量輕、射程遠等多種優越性,逐漸將火繩槍廢棄;瑞典人則劃時代地把彈丸和發射藥裝在同一個紙筒內,裝填時將紙筒撕破(咬破),把發射藥和彈丸一塊裝入槍膛中去,既簡化了裝填過程,又保證了發射藥的定量裝填,它預示了一種新型的定裝槍彈的出現;1776年,英國人又將直線形膛線改成螺鏇形,發射時火藥氣體使鉛丸膨脹而嵌入膛線以發生鏇轉,發射的彈頭出膛後高速鏇轉前進,增加了子彈的穩定性,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到達了200米之多!!!
戰船資料
網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內有2―4人,裝備二三支鳥槍。戰時二三百船蜂聚蟻附。
鷹船:輕型,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護,竹間留銃眼。常沖入敵陣,與沙船配合。
連環船:輕型,長4丈,形似一船實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後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鐵環相連。前船有大倒須釘多個,上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並有火銃,後船安槳載乘士兵。戰時順風直駛敵陣,前船釘於敵船上,並點燃各種火器,同時解脫鐵環,後船返航,後船既返,前船烈焰鏇起,敵船遂焚。
子母船:輕型,母船長3丈5,前2丈,後1丈5,只有兩邊舷板,內空,有一小船,上有蓋板,有4槳可劃,用繩索與母船綁。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戰時母船迅速抵近敵船,釘在一起,點燃母船後人乘子船而返。
火龍船:輕型,分三層。以生牛皮為護,上有銃眼,中置刀板,釘板,下伏士兵。兩側有飛輪, 4名水手。先偽敗於敵,誘敵登船,開動機關,使敵從上層落入中層刀板釘板中。
赤龍舟:輕型,船身像龍,分為
3層,內藏火器刀槍。船首如龍頭張口,內藏士兵一人,偵察敵情。龍背用竹片釘之,胸開一小鐵門,兩側各有1口供一兵划槳。身有堅木架2個,船龍骨以鐵墜,使船平穩。內部除兵器外不裝他物,2兵於其內發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數百船齊射攻敵。
蒼山船:小型,吃水5尺,裝備千斤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車輪舸:以輪擊水的戰船,長4丈2,寬1丈3,外虛框線各1尺,內安4輪,輪頭入水約1尺,船速遠快於划槳。船前平頭長8尺,中艙長2丈7,尾長 7尺。上有板釘棚窩,通前徹後,兩邊伏下,每塊板長5尺,寬2尺。作戰時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後掀開船板,士兵立於兩側,向敵船拋擲火球,發射火箭,投擲標槍,毀殺敵船。
海滄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機4
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6,噴筒50,煙罐80,火炮10,火磚50,火箭200,藥弩6張,弩箭100。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機和鳥槍,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2桅,艙3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並順水順風撞沉倭船。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編5甲。一為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第二甲是鳥槍甲,專門射鳥槍;第三、四甲為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第五甲為火弩甲,專射火箭。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千斤佛郎機艦炮並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巨型,水師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翹,航行迅速,不懼風浪。樹3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5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配 紅夷炮8門,千斤佛郎機40門。鄭成功水師曾以此大敗 葡萄牙東印度公司艦隊及荷蘭殖民軍,此船造法樣式均失傳,僅東山島出土過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