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是由朱永嘉所著的一本書籍。

內容簡介

朱元璋為後繼子孫設計了一套怎樣的國家制度?為什麼東宮制度不能定向培育出合格的皇帝?明代“兵將不相習”導致什麼後果?分封制為什麼行不通? 朱元璋鐵腕治官是出於什麼考慮?

本書既是一本旁徵博引的明代政治制度史,又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史論,有明一代的歷史過程中,有得亦有失,得在何 處,失在哪裡,正是本書著重討論的問題。

書名之所以取為《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因為講稿是以政治制度為中心,流是講傳統上的因緣關係,源是講當時實際生活的矛盾和鬥爭,朱元璋的制度設計是在這兩個基礎上形成的。

當前講明史書籍不少,但多是以皇權為中心,講權力鬥爭故事,很少像本書一樣縱橫貫通,以制度史為截取面,講一個個制度的流變以及實際的政治運作情況。作者還特別探討了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問題,對認識當前的政治制度改革很有啟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已六十多年了,已積疊了不少正面和負面的經驗與教訓,無論前三十年還是後三十年,均是如此。了解一下明代初年朱元璋建制立法的過程,及其在有明一代發展的實際影響,對我們今後完善法制會大有裨益。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專家,曾得吳晗先生讚賞,後又經政治歷練,老年著史,別有一種通達與穿透力。

對於任何關心政治制度及其運作方式的人來說,《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都是一本必讀書,實際上,它的內容遠不止於明史,而是一部制度通史。

作者簡介

朱永嘉(1931— ),歷史學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明史研究專家。早年師從譚其驤、周予同、陳守實等文史名家,曾任教於復旦大學歷史系。著有《晚年毛澤東重讀古文內幕》《論曹操》《劉邦與項羽》《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讀史求是》等。“文革”時擔任上海市寫作組總負責人,曾為王 洪文講解《後漢書》中的《劉盆子傳》。

書籍目錄

序 言 01
第一講 明代的立國建制
一、朱元璋的立國建制 002
二、關於廢除宰相制度的問題 006
三、後宮制度之一 ——后妃的管束 011
四、宦官的組織機構與管理制度 015
五、以內制外——丞相制度如何演化為內閣與司禮的對柄機要 024
第二講 東宮制度
一、圍繞接班人問題的東宮制度 034
二、教輔功能的理想與實際(關於東宮制度的歷史考察) 038
三、東宮機構的演化及其班子成員組成的變化 062
四、東宮制度的實際效果與太子們的遭際——以唐代為例 069
五、交接班過程中東宮官員與朝廷大臣的悲哀和苦衷 071
六、明初東宮與諸王制度設定的構想和靖難之役 076
七、明成祖時東宮與諸王的矛盾鬥爭 085
八、明中葉權力交接的兩種狀況 087
九、有關東宮制度的結束語 091
第三講 軍兵制度
一、承平之時軍隊的功能 096
二、中國歷代關於戰爭問題和軍兵制度的基本理論及其相關資料 100
三、關於京衛與天子親軍的設定 107
四、關於明代的衛所制度及唐的府兵制度 117
五、衛所制的前身——唐代的府兵與衛所兵制的比較 120
六、明代的軍屯與軍隊的給養 124
七、關於軍民分籍管理和清理軍籍的問題 125
八、明代衛所制度的衰亡 126
九、衛所以外的其他兵種 127
十、明代的軍事管理機構及其相互關係 130
十一、從讀柳宗元的《封建論》說起 135
十二、柳宗元其人其文,他寫《封建論》對當時及今後的歷史影響 139
十三、蘇東坡的《論封建》與朱元璋的一個失誤 144
十四、明以後軍兵制度的演化 148
十五、民國初年的軍閥割據 151
十六、民國初年關於軍閥問題的認知過程與國民黨以黨治軍的實踐 153
第四講 地方行政制度
一、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158
二、分封制與郡縣制 160
三、反反覆覆的分封制下的王國制度 167
四、明代分封宗藩之制度設計 173
五、漢、唐地方行政機構二次由二級制轉向三級制的緣由 184
六、宋元地方行政機構的演化 196
七、明代地方行政機構——由行省到三司到三堂 202
八、明代省與府縣之間道的設定 211
九、明代府州縣一級官員的組織結構與施政方式 216
十、結束語 236
第五講 司法制度
一、立法、變法與依法治國 240
二、明代刑法制度的立法——《大明律》《大明令》《大誥》和條例及榜文 251
三、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明代司法機構審案的程式 255
四、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內行廠——明代的特種刑訊(即承辦詔獄的機構) 258
五、明代地方司法訴訟制度 272
六、朱元璋的布衣情結 277
七、空印案 282
八、郭桓案 283
九、《大誥》四篇 287
十、胡惟庸案 316
十一、藍玉案 320
十二、重刑大獄之後 322
第六講 《皇明祖訓》與朱元璋後繼子孫的作為
一、明初建國時的歷史特徵 330
二、明朝中後期的那十二個皇帝 331
三、朱元璋為子孫設計的國家機構 336
四、《皇明祖訓》的要點 338
五、廢丞相後的內閣制度——變相的丞相制度 349
六、朱元璋身後宦官預政的問題 351
七、只知嬉戲玩樂的正德皇帝 355
八、選師容易選伴難 359
九、由迷信道士追求長生而荒於政事的嘉靖皇帝 365
十、嘉靖的齋醮與閣臣之間勾心鬥角 369
十一、明憲宗對萬貴妃“恣寵專幸”的問題 374
十二、關於周期律問題的題外話 377
十三、明代中後期的政治經濟危機及其調整 382
十四、從憲宗到孝宗的短期政治調整 387
十五、武宗在位前後的變局 391
十六、隆慶這六年再一次短暫的輪迴 394
十七、朱元璋的明祖訓有效嗎 400
後 記 406

相關評論

評《海瑞罷官》如果沒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寫出來。

——朱維錚(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他是史學家,又為海瑞罷官、巴黎公社“歷史問題” 入獄,倘有兜頭反思,一定打通古今、大徹大悟。他到我seminar給研究生講秦漢制度,攜一藍布包袱入,坐定後一層一層揭開,最里一層才是講義,學生問“文革”起源,他要從殷周講起。一研究生事後驚嘆:“這是活在當下的古人,有古人之風!”

——朱學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