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剪紙摺扇

明代剪紙摺扇是1965年出土的文物,現藏於江蘇江陰縣文化館。

一九六五年,江蘇江陰長涇鄉出土,同時出土有收糧簿,封面有“正德十年”(1515)四字。剪紙摺扇系竹骨,十八根,高27.3厘米、闊1.3厘米,扇骨色澤老熟,似已使用多年。扇面用絲綿紙裱成,表面塗柿汁,呈棕色,灑金清晰可見。扇面以剪紙圖案作裝飾,由陰刻和陽刻兩部分組成。陽刻部分呈扇形。中間是“梅鵲報春圖”,上下有�d字形和纏枝形紋,左右有龜背紋和纏枝形紋飾。扇面的製作,第一層裱絲綿紙,第二層貼上剪紙,第三層再覆絲綿紙,把剪紙圖案置於兩層綿紙中間,使剪紙不易受到損壞。扇面的表面呈素色,使用時打開扇面,在陽光照耀下,剪紙圖案看得十分清楚。剪紙的剪技純熟,畫面精細秀麗、玲瓏剔透。以剪紙作扇子裝飾,甚為罕見。為研究我國古代剪紙和摺扇的發展,提供了可貴的物證。現藏江蘇江陰縣文化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