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昌都歷來素有西藏宗教聖地之譽,多樣的宗教文化是昌都市典型的文化現象。昌都市的宗教文化類型有原始宗教類型苯教、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天主教,顯示出昌都包容大勢的氣度。在藏傳佛教的內部,包括不同教派:黃教(格魯派)、紅教(寧瑪派)、花教(薩迦派)、白教(噶舉派)。
與多樣化的宗教文化相對應的是眾多的寺院和具有強烈神秘色彩的寺院文化。民主改革以前,昌都地區共有藏傳佛教寺院703座,其中格魯派寺院322座,寧瑪派寺院212座,噶舉派寺院117座,薩迦派寺院52座。孜珠寺是昌都地區最大的本教寺院,保留著許多許多古老的宗教和文化習俗。強巴林寺是格魯派在昌都地區最大的寺院;噶瑪寺是噶瑪噶舉派的祖寺,該派的黑帽系高僧最早採取活佛轉世來解決其寺院住持的繼承問題,開啟了活佛轉世的先河。類烏齊寺是今存不多的達攏噶舉派的寺院。位於卡若區城的清真寺和芒康縣鹽井地方的天主堂,是外來宗教對昌都宗教文化的影響的具體表現。
宗教節日是寺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包括正月一日到十五日的酥油花燈節。藏曆四月十五日紀念釋迦牟尼而舉行的“薩噶達瓦節“、七月三日至十五日“央勒節”(夏令安居節)、九月二十二日的“拉白節”(降神節)、十月二十五日的“燃燈節”(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日)、十二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的“古慶節”(跳護法神舞)。
宗教節日
(1)酥油花燈節
每年藏曆正月十五日,強巴林寺集中所有的活佛、“格西”、喇嘛舉行祈願大法會,內容包括誦經、供佛、辯經等。十五日晚,在寺院四周搭起象徵佛祖和強巴林寺三大活佛、強巴林寺創建人的5座酥油花架,高者達8米,低者約5米。花架以職位高低排列,分別供奉宗喀巴、持蓮花觀世音、帕巴拉、佛子謝瓦拉、金剛手加熱活佛、向生·西繞松布等的塑像。花架的四周用金紙和有色酥油做成八寶吉祥(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勝利幢、金魚、金輪、寶瓶)、八瑞物(明鏡、優酪乳、長壽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黃、黃丹、白芥子)等。
(2)薩嘎達瓦節
藏曆四月被稱為“薩嘎達瓦”(即氐宿月),昌都各大格魯派寺廟都要舉行活動。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藏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圓寂。因此,藏族人民把四月視為有造化和吉祥的月份。“薩嘎達瓦”期間,寺院舉行各種佛事活動。在“薩嘎達瓦”月的前半個月,廣大城鄉居民和農牧民民眾戒殺生,有的戒食肉,有的戒酒。每個信徒都虔誠地轉著經筒,請喇嘛到家裡誦經,供百盞、千盞酥油燈。有條件的對主尊佛像塗金,佛像前供千盞酥油燈,發放布施,給僧眾燒茶敬食,在轉經路邊的瑪尼堆旁煨桑煙、焚香祭神,沿轉經路行善接濟乞丐。到了一定時候,有的民眾會到林卡或草壩是上享用食物,唱歌跳舞。
(3)央勒節
“央勒”意為夏令安居。每年藏曆七月三日至十五日寺院舉行隆重的夏令安居儀軌節。節前所需物品全部由昌都寺司庫提供,把全部物資運送到大絨覺恩木(原帕巴拉活佛的夏令寺院),並在寺院前的草壩上搭好華麗的帳篷,帳中擺藏床、墊子,並設定佛龕,陳列糖果等食品。
七月四日開始,寺院邀請朵麥總管和官府的近衛及官員辦事人員舉行三天盛宴。然後由總管府和寺院雙方出資繼續夏令居七天。在盛宴期間,總管府從兵營中調派士兵表演藏戲《洛桑王子》《頓月頓珠》《嘎拉旺布》等劇目。寺院派該寺“阿確扎倉”的喇嘛(即已下鄉登門串戶誦經的僧團)表演獨具昌都寺特色的藏戲《拉魯普雄》《斯郎多王子》《釋迦十二行轉》等劇目。
(4)拉白節
每年藏曆九月二十二日稱為“拉白”節,即降神節。藏曆九月二十八日又稱帕巴拉活佛圓寂誦經日,寺院集中全寺僧人進行誦經祈禱,給神殿中的所有佛像敬供品,同時向全寺僧人發放布施,祈願還淨。廣大民眾紛紛到寺院焚香、煨桑煙祈禱,進行供奉,添每一盞酥油燈,朝佛轉經,接濟乞丐,祈求佛祖保佑世上萬物生靈。
(5)安確節
“安確”意為燃燈節,也是僧眾換袈裟日(準備冬衣)。每年藏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圓寂日。夜幕降臨,城鎮和農村牧區每個家庭的房頂或院牆上、窗邊上閃爍著一排排的酥油燈。當夜深人靜時,從高處望去,整個城市燈火輝煌。在燈光閃爍的寺院大殿頂上,喇嘛不時吹奏起長號和嗩吶。虔誠的人們手捧藏香、柏樹枝,湧向寺院朝拜神燈,拜佛轉經,在桑火上加添柏樹枝,誦經祈禱,以表示對祖師宗喀巴的敬意。
(6)古慶節
每年藏曆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寺院舉行隆重的“古慶”(跳神護法)活動。“古慶”節期間,遠近鄉村及城鎮居民身穿節日盛裝,到寺院觀看一年一度的跳神舞。在莊嚴的長號和嗩吶聲中,裝扮護法神的喇嘛頭戴各種不同護法神的面具,揮舞著各種降妖驅魔的法器,跳起使人毛骨悚然的神舞。
二十九日這天的“古慶”儀式最為重要。這天上午繼續跳神,下午跳護法神舞的同時,幾十名僧俗把“寧嘎”(用糌粑制的魔鬼身軀)抬置於舞場中央,面戴各種面具的護法神把握在手中的不同法器對準“寧嘎”跳起驅魔舞。然後,僧俗民眾聯手在護法神驅趕妖魔的儀式中,把“寧嘎”抬到寺院外面較遠的地帶,拋置於架好四方形乾柴草堆上,澆油焚燒,同時全體喇嘛、活佛及護法神齊誦咒經,俗人鳴槍,手舞長刀,成千上萬的民眾齊聲高吼驅趕妖魔。人們認為通過這個儀式妖魔已被消除,相信來年一定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安康吉祥。
民族節日
•1.藏曆新年——“洛薩”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從藏曆十二月初,各家便忙碌著準備過年,包括準備過年時吃、穿、玩、用的東西,農民們在一個裝滿肥土(此土是從地里挖出的最好的肥土)的瓦盆里種上早已浸泡好的青稞、小麥種子,置於溫度較高的地方,育出青苗。牧民們準備一個象徵吉祥如意的羊頭,並用酥油修飾裝點。 從藏曆十二月下旬開始,各家準備酥油、青油、白面,並陸續油炸成果子,同時製做裝“琪瑪”(酥油、糌粑、糖拌成的粉)用的五穀斗。此斗從中間隔開,一半裝“琪瑪”,一半裝炒好的小麥顆粒,上面再插上飽滿的青稞和小麥穗頭(祝願來年豐收),象徵吉祥。 除夕前兩天(藏曆十二月二十八日),家家進行大掃除,掃除一年四季被灶煙燻黑的煙塵,清掃房子內外的垃圾。二十九日凌晨把清掃的煙塵分成九堆排成一行倒在人畜必經的路中間,並將全家洗髮後的髒水也潑在路上。認為髒水和煙塵倒在路上被千人踩,萬人跨,可以免除一切不吉及災難,來年無病無災,幸福安康。晚飯前,在打掃乾淨的灶房牆中央用紅泥塗色,或用彩筆畫上“噴焰未尼”和日、月、星以及八吉祥等圖案。丁青、貢覺等地的農村牧區,在灶的左邊用白粉畫上“擁仲”符號象徵吉祥永恆。炊煙薰黑的房梁和檁木上點上一排排白粉點,象徵來年家人安康,糧食豐收,牲畜興旺。到晚上全家團聚,共享象徵辭舊迎新的“古突”,“古”意為九,“突”意為粥,可譯為臘月九粥,是用五穀、肉、人參果、奶渣、水果類合熬的粥。 關於“古突”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有的地方說:數字九非常吉利,因此各大小寺院選用臘月的九日,舉行“古舵”(舵意為驅妖趕魔)大法會。而且人們認為選擇九日出征定能凱旋而歸;有的地方說:吃上“古突”壽命能增九年,選擇九日外出辦事,也能化凶為吉;有的地方因“古日”(意為彎曲)與“古”諧音,“古日”也成了讚美詞,如初三的月亮是“古日”、飽滿的麥穗是“古日”、鋒利的寶刀是“古日”、百歲的老人是“古日”、鋒利的鐮刀是“古日”,等等。總之人們相信數字九最為吉祥。因此這天晚上,全家團坐,在歡笑聲中一邊享用“古突”,一邊憧憬來年的美好生活。 除夕當日,各家根據經濟條件,在佛龕的中央擺上各種食品,同時家家燉牛羊頭、肉類、人參果,作“推”(酥油、奶渣、糖三合一做成的一種長方形固體食物)。家中鋪上漂亮的卡墊,人人穿上新裝。 昌都一帶過年,家家必須燉牛頭或羊頭。人們常說,“藏族過年吃牛頭,漢族過年放鞭炮”。認為過年不吃牛羊頭,等於沒有過新年。 大年初一,全家老小一大早起床,當雄雞初鳴後,老年人進佛堂,燒香供祭品,叩頭作揖。青年男女背上水桶(農村牧區多用自製的木桶)到河邊,或泉水,或溪水邊爭搶新年第一道聖水。民間傳說,新年黎明時分,誰能爭得第一道聖水,此水便是金水銀水。如果用此水來熬初一的茶,喝後對健康很有益。到河邊的人,先煨桑,在桑煙中撒五穀,“蘇糌”(酥油、糌粑合拌的粉專門用來焚燒、祭神、祭亡靈),大茶、果子等敬新年之神,並祈禱世上所有的生靈吉祥安康。 初一早餐時,一家人穿好新裝,按輩就坐,家庭主婦雙手舉起“琪瑪”斗,祝全家新年“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接輩份從高往低依次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琪瑪”向空中撒三下,敬酒、敬茶用無名指在碗中醮一下,向空中彈三次,均表示敬三寶(菩薩、喇嘛、經文)。年青人給長輩獻哈達祝福長壽,長輩回敬祝年青人萬事大吉,事業有成。相互祝福後,享用早餐糌粑、酥油、奶渣、推、餅子、果子、人參果、牛羊肉等。 初一這一天,一般一家人團聚,互不走訪。初二親朋好友相互拜年,敬獻哈達。互祝“羅薩扎西德勒”(意為新年吉祥如意),表示良好的祝願。 初三是朝佛日,也可把這一天稱為服裝展示日。人們穿上最華麗、昂貴的盛裝,佩戴各種珍貴的裝飾品(九眼珠、紅珊瑚、金銀首飾、護身盒、銀刀等)。早餐後,手捧哈達、藏香、熬好的酥油、柏樹枝、果子等,成群結隊湧向朝佛路上。人們一邊煨桑,一邊轉寺院,藉此機會互相展示自己的服飾。此時人們會議論,誰的衣服最華麗、昂貴,誰佩戴的裝飾品價值高;哪家的小伙子英俊瀟灑,哪家的姑娘漂亮迷人等。轉完寺院後,人們紛紛來到寺院內的各大小神殿向佛尊獻哈達,為酥油燈添油,為家中去世的人而布施,焚燒寫有逝者名字的紙片,給乞丐發放食物或錢(乞丐也選此日到寺院向朝佛人群乞討食物錢財)。 在農村牧區,有的民眾到寺院轉經朝佛外,多數人要到神山祭山神。人們把馬具裝飾一新,馱上豐盛的飲食,穿好盛裝,佩戴護身盒、長刀、藏式火藥,如同出征,騎馬賓士到自己所崇拜的神山集會。先在山頂的嘛呢石堆上豎起五顏六色的經幡、煨大堆桑火,供祭品,向天空拋撒五穀和“龍達”祝福運氣亨通。鳴放火藥、放開嗓門、高聲吼喊“拉加羅”(意為勝者永遠是菩薩),誦嘛呢經,並祈禱山神的保佑。 初三這一天,不管是朝佛轉寺院的城鄉居民,還是轉山祭山神的農牧民民眾,到下午人們都會自發性地聚集在大街小巷,農牧區則在草坪上,一邊喝青稞酒,一邊跳舞。昌都城鎮的居民喜歡跳粗獷奔放的鍋莊;芒康、左貢一帶的民眾喜歡跳輕柔優美的弦子舞;丁青、類烏齊等地的民眾喜歡跳牧區“卓舞”和熱巴舞。 初四開始親朋好友相互拜年,直到正月十五。 昌都各地方過年的習俗大同小異。只有少數農村牧區過年比藏曆年要早一個月,人們把此年稱為“洛窮”(意為小年)或“比戶洛薩”(意為過了新年後幼牛、羊羔能吃上青草,很少死亡)。
•2.昌都地區節日耍壩子——“薩列”
•昌都人民十分熱愛大自然。每年藏曆五月到六月間,人們攜帶被褥及足夠幾日用的美食佳釀、帳篷、鍋碗等生活必需品,騎馬或徒步到鮮花盛開、水草豐茂的草壩上,或到有溫泉有溪流的山林草壩間,搭起帳篷、鋪上卡墊,盡情地享用酒食、唱歌、跳舞、打靶、對山歌、猜謎語、賽馬、玩遊戲等,盡興方歸。
•3.“仲確節”
•“仲確節”是類烏齊一帶最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藏語中“仲”即“供奉”,“確”即“修習”的意思。從字面上解釋,“仲確”即“修行儀軌節”,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舉行。 公元1320年,噶舉派的高僧烏金貢布親自主持修建了達壠噶舉派主寺“查傑瑪”(意為光彩耀目)大殿,並於1326年竣工。為了酬謝當時修建“查傑瑪”大殿的廣大僧眾、外來工匠和教徒,寺院選定藏曆六月十五日為吉日,舉行隆重的宗教頌讚儀式,從此這一天定名為“仲確節”。人們傳說,誰要是能在“仲確節”期間拜佛許願,則做買賣就能如願以償。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這個單一的宗教節日逐漸演變成為既有宗教儀式,又有現代民間物資交易的綜合性節日。因此,如今也有人稱“仲確節”為物資交易節。參加節日交易的除本縣、本地區的個體商人外,還有來自西藏其他地方的商人。 節日期間,寺院集中所有的高僧、活佛、喇嘛舉行隆重的防冰雹、霜等自然災害和祛除疾病的誦經儀式。反覆誦“十六尊者經”、“呼各尊護法神經”和民眾敬獻布施祈求念誦的經文等。祈禱菩薩保佑,人畜安康,五穀豐登。 遠近農牧區的民眾穿上潔淨的衣服,帶上青稞酒、食品等,扶老攜幼,紛紛來到“查傑瑪”大殿後山,有名的“德曲頗章”(勝樂宮殿)神山朝佛,朝拜各種神跡手印、“格薩爾王”神馬的蹄印、石刻神像及經文。到神山頂峰朝拜歷代噶舉派高僧修行的禪洞,到神泉邊煨桑,供祭品、撒五穀、茶水和牛奶,青稞酒。在泉邊千年柏樹上掛滿染成五顏六色的羊毛以象徵吉祥。在鮮花盛開的草壩上或豎起經風幡,或撿幾塊小石頭修一座座小屋(相傳人死後49天內靈魂轉遊人世間期間的宿房)。 朝完神山,人們又紛紛雲集山腰松柏茂密、鮮花盛開的“康珠卓然”(度母舞場)草壩上,跳幾圈讚頌“三寶”和山水草木的鍋莊,然後下山又聚在神山腳下的“波澤卡”(移來的草壩)一邊享用美酒佳肴,一邊唱歌,跳“卓舞”。此外來自丁青一帶的民間藝人表演精彩的“奧妥熱巴”(相當於雜技)。還舉行賽馬、摔跤、抱石頭等民間娛樂活動。
•4.昌都地區節日賽馬節
•每逢藏曆五至六月,昌都地區的江達、類烏齊、貢覺、察雅、八宿一帶要舉行多種形式的民間賽馬節。在昌都每位年邁的老人都會說“康區舉行的賽馬節,是藏族英雄格薩爾王留給後人的節日”,據《格薩爾王傳》中賽馬登位的一段記載,格薩爾在一次賽馬會上騎著光背馬,戰勝群雄,奪冠後當上嶺國王。從此,草原上的騎手們都以藏族英雄格薩爾為榮,根據本地的實際,舉行各種形式的賽馬盛會,這種盛會已成為古今昌都農牧民民眾中最持久、最普遍的社會性活動。 賽馬比賽的內容主要包括,跑馬打、射箭、拾哈達、大跑比速度,小跑比步子,馳馬獻技藝等。奪冠者將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獎勵,把騎手譽為格薩王似的英雄,把駿馬譽為神馬。
•5.昌都地區節日沐浴節
•每年藏曆七月上旬,在昌都廣大農牧區和城鄉有一周的民眾性洗沐清潔日。據民間傳說,藏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間天空出現“澄水星”,其星光照射過的水均成藥水,能治百病,因此在這一周內,男女老少紛紛來到河邊或溪水邊,或泉水流淌的地方,洗個舒服又乾淨的澡,洗淨身上所有的污穢。
•6.昌都地區節日聽咕咕節
•從古到今,昌都人把“咕咕”(布穀鳥)看作是春的使者,專為人類報送春的喜訊。傳說咕咕是天神的寵物,上天每年要派咕咕到人間,送去春的溫暖,把人們從嚴寒中解救出來。咕咕優美的歡叫聲,使人間春暖花開,萬物生長;使疲塌無力、身軀酥軟的人們頓時精神抖擻;使瘦弱牲畜從此膘肥體壯。因此人們把咕咕當作是吉祥神鳥。 每年藏曆三、四月間,人們走出家院,扶老攜幼,帶上各種食品,走到田間的柳樹下,到林卡或青山秀水的地方,團團圍坐,邊吃東西,邊聚精會神地聽神鳥“咕咕”叫聲。認為誰能在酒足飯飽之時聽見“咕咕”的歡叫聲,能使其在這一年不會挨餓,並萬事大吉。並是空腹聽見“咕咕”的叫聲,認為不吉利,在這一年則會經常挨餓,辦事也不順利。誰要是沒有聽到“咕咕”的叫聲,認為這一年此人會耳聾眼花,疲塌無力,在昏聵中度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