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縣誌

昌邑縣誌

昌邑編修縣誌始於明代。明萬曆五年(1577) ,清康熙十一年(1672) 、乾隆七年(1742) 、光緒三十三年(1907)及民國12年(1933)、1960年6次修志,現僅存清康熙、乾隆、光緒年間3部舊志。清康熙《昌邑縣誌》由知縣許全臨主持編修,現有孤本,藏於國家圖書館,為現存《昌邑縣誌》中最早的版本。清光緒《昌邑縣續志》是知縣陳嘉楷編修。民國《昌邑縣誌》始修於民國23年冬,縣長劉毓章主持,劉選卿任總撰,至1937年完稿,因“七七事變”未及刊印,現僅存殘本一冊,藏於縣檔案館。

簡介

明萬曆《昌邑縣誌》修於萬曆五年(1577),萬曆六年(1578)九月縣令賈世康彙纂刊行,已佚。清康熙《昌邑縣誌》由知縣許全臨主持編修,現有孤本,藏於國家圖書館,為現存《昌邑縣誌》中最早的版本。清乾隆《昌邑縣誌》由知縣周來邰主持編修。清光緒《昌邑縣續志》是知縣陳嘉楷編修。民國《昌邑縣誌》始修於民國23年冬,縣長劉毓章主持,劉選卿任總撰,至1937年完稿,因“七七事變”未及刊印,現僅存殘本一冊,藏於縣檔案館。

新編縣誌

新編《昌邑縣誌》於1982年2月始修,共徵集各種資料3000餘萬字,1987年付印。本志記述時限,上限起於1840年,下限止於1985年,個別資料進行必要的上溯或下延。志書結構除志首設概述、大事記,志末設人物、附錄外,中間主體專業篇按先自然後社會,先經濟後政治、軍事、文化的順序排列,共設31篇: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水利、漁業、工業、鹽業、交通、郵電、城建、商業、糧食、財稅、金融、經濟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法、民政、軍事、勞動·人事、僑務·外事、教育、科技、文化、醫藥·衛生、體育、風俗·宗教、方言。

昌邑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秦時建縣,古稱?邑、都昌,迄今已歷兩千餘年。自秦至宋1500年間,其建制變化極大,境域範圍無一定數,直至宋代,方大體立局。宋建隆三年(962) 析北海唐安鄉置昌邑。1983年濰坊地區改為濰坊市,昌邑縣隸屬不變。昌邑縣域縱長橫窄,中若蜂腰,總面積1578.7平方千米。1985年底,全縣共設7鎮15鄉、812個行政村,總人口639660人。昌邑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境域南端崗埠隆起,北緣灘涂遼闊,中部沃野百里。膠濰二水縱貫南北,公路鐵路橫穿東西,是山東腹地通向半島地區和經由水路轉往外省的重要樞紐。昌邑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大量的滷水、石油、天然氣、重晶石、膨潤土等,特別是地下滷水,儲量大,濃度高,為全國各地少有。昌邑海岸線長35千米,有著廣闊的水域海面和遼闊的灘涂,海洋魚類、貝類和蝦蟹資源豐富。海洋漁業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期,“管仲相齊,為漁鹽之利致齊富強”,“都昌已負盛名”。 昌邑土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是山東省商品糧基地縣份之一。1978年以後,農、林、牧、副、漁五業俱興。198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29169萬元, 比1949年的5367萬元增長4.4倍,糧食總產量達36945萬千克,比1949年增長27倍, 糧食平均每公頃產量7785千克,比1949年增長6.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85元。在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同時,林業生產亦大為改觀,1949年全縣僅存殘林8公頃,果林197公頃,1985年實有林地達5253公頃,林木復蓋率達9.5%。1983年,被評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榮獲國家林業部平原綠化“景泰藍”獎盃和錦旗。 昌邑縣工業歷史悠久,技術、物資基礎牢固。以“柳疃絲綢”為代表的絲織業源遠流長。周朝時,龍池一帶就“養蠶織帛,捻線就織”。清末民初,縣內絲織業日趨繁榮。隨著紡織業的興盛,印染業也得到較快發展,明朝時,西南少數民族的“蠟染”傳至昌邑,加以改革創新,染成有名的“昌邑藍印花布”。至1985年,境內有縣營絲織廠2處, 鄉鎮絲織廠5處。染煉的真絲綢、化纖綢、交織絲綢花色品種達200多個,深受日本、美國、南斯拉夫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的歡迎。歷史久遠的民間鑄造、鍛造業,是縣內現代機械工業發展的基礎。據考證,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密城一帶就已具有刀幣鑄造能力。1978年以後,產業優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已形成了一個以輕紡為主,以機械、電子、化工、建材、食品、冷凍加工、服裝為從的輕重合理布局的工業經濟體系。 1985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610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9.4%。全縣國營商業企業達到76個, 商品零售總額達25790萬元。昌邑是山東省華僑最多的縣份之一,素有“僑鄉”之稱,海外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為開展對外貿易提供了便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