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明初神宮監太監]

昌盛(1381~1438),明初神宮監太監,貴州都勻長官司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入宮,永樂十年(1412),成祖派他侍候皇太孫朱瞻基。宣宗即位,提升他為神宮監太監,每次御駕親征或到此方巡視,都由他前導。宣德二年(1427)到八年(1433),宣宗多次派他皇帝的特使出使朝鮮。

基本信息

簡介

昌盛(1381—1438),神宮監太監,貴州都勻長官司人,可能是苗族或彝族人。

入宮得勢

明成祖 明成祖

昌盛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入宮,時年十一歲,雖然年紀小,但侍奉太祖小心謹慎,甚得恩寵,所以成祖即位,立刻升他為長隨奉御。昌盛日在成祖左右,應對得宜,因此經常受到誇獎。永樂初年,交剛剛平定,需處理的問題很多,成祖屢屢派他前往辦理,八次往返,都沒有出現大的差錯,成祖更加信用他。永樂十年(1412),成祖派他侍候皇太孫朱瞻基,就是後來的宣宗。昌盛侍奉朱瞻基十四年,小心謹慎,恪盡職守,所以仁宗很器重他。

宣宗即位,為獎賞昌盛多年來的辛勞,立即提升他為神宮監太監。宣宗每次御駕親征或到此方巡視,都由他前導,處處表現出對他的信用。

品行爭議

朝鮮 朝鮮

宣德二年(1427)到八年(1433),宣宗多次派他與朝鮮籍的宦官尹風、白彥等人作為皇帝的特使,出使朝鮮,為他選取處女、善烹飪的婦女和海東青、土豹、海味等等。選處女的事,雖然在永樂時已開了先例,但畢竟為儒家禮法所不容,永樂時也只能以“貢藥材”、“貢白紙”為代號,遮掩朝臣耳目,因此這時為了避免朝臣彈劾,他們都將這些進貢托稱是“貢馬”,以致朝中大臣鮮有知者。但是,這些事在朝鮮《李朝實錄》中,都有詳細記載。

大明疆域 大明疆域

昌盛事跡在明代史籍中記載不多,而且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在禮部尚書胡撰的墓志銘中,對他評價尤其高,說他“性行純誠”,“累使朝鮮皆能宣布王化,使夷人悅服,朝貢者接踵於道”。但是,在《李朝實錄》中,記下的卻是昌盛的另一面。

據《李朝實錄》載,宣宗二年(1427),昌盛首次出使朝鮮時,便露出了貪財嗜利的一面,除了得到國王的賞賜外,還求索各種珍貴的土特產,以致“賞賜之櫃但六,自己之櫃百餘”。又恣行無禮,“輒鞭笞朝臣”。所以李朝世宗說他“雖俘處女、假犬為名,實為謀利而來”。但朝鮮君臣畏懼明廷,認為這些宦官品質惡劣,難以理喻,又怕他“妄訴朝廷……為異日之大患”,所以不敢和他們相爭,只有“忍辱,優待以遣”。於是昌盛更放肆地盜竊朝鮮官員珍寶,所過州縣見有美物即取之,又隨意奪民間馬匹……來去自如,而朝鮮官員對他亦無可奈何。

歷史評價

對於這些情況,宣宗後來亦略有所聞,所以宣德四年(1429)曾諭李朝世宗:“朝廷遣人至王國中,王待以飲食足矣,毋遺以物。”並安慰他們說:“王父子敬事朝廷,多歷年歲,逾久逾篤,朕所深知,非左右近習所能間也,王無慮焉。”但是,這諭旨並未能堵住昌盛的貪慾,在宣德五至八年(1430—1433)他一再出使朝鮮,為宣宗索取海青、黃白鷹、土豹,並為遼東都司傳詔換易耕牛時,都因為收不到大量賄賂的禮物,而“故為侵逼之計”,給朝鮮製造種種麻煩,讓他們防不勝防。以至朝鮮抨擊他為人“譎而不正”、“但求自己之私事”,從而通過昌盛等宦官在朝鮮的種種行徑,評論明朝的政治:“自古天下國家之亂,由於宦寺,奉使而來者皆此輩也,則上國之政可知矣”。所以《墓志銘》說他“內外馳名”,但實際上他馳的是惡名,他的行徑損害了明朝的形象,已經給中朝關係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漢語辭彙

解釋:(國家,民族等)興旺,強盛。繁榮;欣欣向榮 ,《後漢書·黃瓊傳》:“ 光武 以聖武天挺,繼統昌盛。”古代人相信風水 護佑。古人覺得居住環境離不開氣,有氣才有生命。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人就是靠這一口氣賴以生存。氣的流動必然產生氣場,在氣場進出的必由之路設定風水局對本人很有幫助。放置 落霞晶 結合生日用“水差芥子,八重冰梅,浮世仏紫”3個結押封住厄運。這樣守住財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