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建於1994年,面積2077平方米。《庭州歷史文物陳列》是基本陳列,展出面積800平方米。館藏文物雙魚紋銅鏡、土爾扈特銀印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圖)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以出土文物為主,時代為序,分八個單元展示昌吉州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的歷史沿革,並重點突出盛唐庭州的政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屬於早期的有:四道溝遺址出土的石、陶和青銅等器物。唐五代部分展示了北庭故城出土的精品,晚期的展品有回鶻汗國、西夏、西遼、元代察合台汗國、以及清代吐爾扈特的民族文物,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十多年來共接待中外觀眾10萬餘人次。在辦好《庭州歷史文物基本陳列》展同時,還配合州黨委、州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舉辦各類專題展覽總計32個,累計接待觀眾30萬人次。2004年,由國家文物局、福建援疆資金等途經投資1000餘萬元對博物館進行了新館建設,使博物館的總建築面積由原來的2500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7252平方米。

基本陳列

(圖)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2006年6月10日,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之際,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剪彩,當天免費向公眾開放。這個博物館是由福建省援建的,一樓為綜合展廳,主要展出:昌吉州黨史、書畫、攝影、剪紙、奇石和根雕等作品,二樓為《回族民俗展覽》,三樓為《庭州歷史文物展》。現共有各類館藏文物2800多件,其中有國家珍貴文物近百件,這些文物真實反映了這個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悠久歷史文化,是新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庭州歷史文物陳列》 以出土文物為主,時代為序,分八個單元展示昌吉州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的歷史沿革,並重點突出盛唐庭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昌吉回族民俗展》 共分為九個部分,主要展示了回族飲食、服飾、居住、婚姻、節日、宗教信仰、喪葬、生產、傳統藝術等方面的民俗。

珍貴藏品

金雙魚紋銅鏡雙魚紋銅鏡

雙魚紋銅鏡 金代。圓形平沿,中間為橋形紐,鑄對稱雙鯉魚。鯉魚象徵吉祥、預兆發達,此鏡也反映了新疆古時的風俗。

土爾扈特銀印 是1771年清朝政府為褒獎土爾扈特部首領率眾回歸祖國而賜的印璽。銀印為方形,印背上有小型的虎紐。邊款為漢文“乾隆肆拾柒年玖月禮字造”,印文為滿文蒙文合璧,意為“忠誠的土爾扈特英勇之王”。

土爾扈特銀印土爾扈特銀印

基本信息

(圖)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延安南路22號
交通線路:1路公車
開放時間:淡季10:00~12:00,15:30~19:30
 旺季9:30~13:30,16:00~20:00
閉 館 日:星期一
郵編:831100
電話:0994-2724077
傳真:0994-272283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