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村

昌南村

昌南村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昌邑鄉下轄的一個行政村。昌南村緊靠贛江,依山傍水。該村分別與昌邑鄉下轄的窯頭居委會和伍喻村東西接壤。該地是防洪前線,四面環水。該村因為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為了便於管理,把昌南村分為昌南一村,昌南二村,昌南三村。昌豐公路直通鄉村,距南昌市區約45公里,距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鐵路約25公里,昌北國際機場約20公里,贛江水系沿境匯入鄱陽湖直航長江,境內設深水碼頭,交通十分便利。依山傍水、草洲肥美,堤內湖港縱橫,阡陌肥沃,水土資源豐富,歷來被譽為“魚米之村‘’。

歷史

昌南村歷史悠久,該村人口極大多數為李姓,口語一般稱為李家村。該村文化底蘊豐厚。該村大約有二三百年歷史,據傳是由幾位李姓祖輩發展而來,幾位祖輩分家發展,大概這就是三個片區由來的歷史。該村1953年屬於國營昌邑墾殖場,1964屬於更名後的昌邑水稻良種示範繁殖場,1970年屬於聯圩公社,1974年屬於恢復的昌邑良種場,1984年屬於設立的昌邑鄉,至今一直屬於昌邑鄉。

地理環境

該村位於華東地區,位於贛北。與九江隔江相望。該地所處經線大約為北緯30度,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該地植被覆蓋率較為豐富。耕地面積較多。耕地區位於贛江河岸旁。該地多受洪災和副高影響。受自然影響較大。該地屬於廿四聯圩防洪工程的重要地。該地建有多個防訊亭,便於了解洪災年的水位。昌南村天然的地下礦泉水是亟待開發的寶貴資源,昌南村所在的昌邑良鄉地下水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行政區劃

昌南村是中國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昌邑鄉下轄的11個行政村之一。

昌南村因為地大,人口多。於是為了方便管理。昌南村分為昌南一村,昌南二村,昌南三村這三個片區。村委會駐地在昌南二村的昌南國小內。各片區各有一個副村長管理各區事物,方便村長統一管理全村。

經濟

該地的經濟以第一產業為主,耕地以水稻為主。農業種植歷史悠久。畜禽、水產、蔬菜、花生、林木及珍珠、螃蟹等特色種養為主的新興農業產業在21世紀以後有了長足發展。該地種植水稻。種植的水稻類型為二級稻,一級稻,雜交稻等。經濟作物有番薯,棉花,芝麻,辣椒為主。該區水資源豐富。農民在農閒時,常捕魚,放籠子抓黃鱔,龍蝦等補貼家用。也有村民以葡萄園,養殖場等新興農業為業。昌南村天然的地下礦泉水是亟待開發的寶貴資源,昌南村所在的昌邑良鄉地下水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豐富的糧食資源使創辦糧食加工業大有發展前景。

旅遊文化

旅遊

該地地處南昌市最大的縣區的新建縣,新建縣自古為農業大縣。該地農業文化悠久。有傳統的製作米酒和其他用稻子和其他經濟作物做成的美味農村食品。

旅遊主要以贛江河岸的為主的贛江景色。在贛江邊可以俯看農田百畝以及農園,是很好的代表農村景色。該地附近有鄱陽湖濕地,秦家森林等為主的侯鳥旅遊文化。

美食

美食白糖糕:歷史悠久,是南昌人十分喜愛的傳統小吃。色澤金黃、鬆軟,香甜可口。
木瓜涼粉:又叫粟子豆腐,是南昌民間非常盛行的夏季防暑飲料。即用木瓜粉或粟子粉為主要原料(現大多用薯粉代之),把粉煮得象稀飯那樣,倒入木盒或水桶內,待涼後便成豆腐狀。吃時放在碗裡用竹片搗碎,再加薄菏水、白糖,或放點小麻油,吃起來涼爽,可口可心。過去盛夏之際,大街小巷承受時可遇見挑賣木瓜涼粉的村民。藜蒿炒臘肉:藜蒿是鄱陽湖內的一種水中野生植物,藜蒿季節性很強,,諺云:“三月藜,四月蒿,五月當柴燒”。每年陽春三月,南昌人特別偏愛用其炒臘肉,有俗話說“鄱陽湖裡的草,南昌城裡的寶”。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
米粉蒸肉:每年立夏前後都喜歡蒸上一碗米粉蒸肉,據說立夏日吃了不會生痱子。人們把大米加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後研磨成粉,將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漬上辣椒油、醬油,再加白糖、料酒、味素等調味品,然後倒入米粉拌勻,再將粘滿米粉的肉一片片疊在碗內,上籠蒸熟至爛,吃時將肉扣在盤內即可。有的在肉內又拌入適量豌豆,使菜有粉香,又有碗豆清香,葷素鮮膩,別有風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