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龍蜥

昆明龍蜥

昆明龍蜥(學名:Japalura varcoae)為鬣蜥科龍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乾壁猴。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貴州等地,常棲息于山區以及常見於草坡、玉米地、灌木叢及麥田等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630至273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昆明和武定。

基本信息

介紹

雲南龍蜥雲南龍蜥

昆明龍蜥(學名:Japaluravarcoae)為鬣蜥科龍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乾壁猴

【拉丁名】JapalurayunnanensisAnderson

【英文名】Yunnanjapalure

【分布】雲南(騰衝)

分類地位

蜥蜴目,鬣蜥科,龍蜥屬

分布範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貴州等地,常棲息于山區以及常見於草坡、玉米地、灌木叢及麥田等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630至273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昆明和武定。

形態特徵

昆明龍蜥昆明龍蜥

頭體長70毫米,尾長115毫米,短於頭體長的2倍。無喉褶,雄性頸部不形成皮褶;鼓膜裸露。頭背及體側大鱗間無大疣鱗,背側各有2縱列明顯擴大的鱗片,外面的1列常常較明顯。形成頸鬣及背鬣的鱗片較寬並缺少棘。四肢較弱,脛短於頭長,第四趾短於脛長,後肢貼體前伸達眼與鼓膜之間。

體背淡褐色,具1列(5個或6個)暗褐色的三角形脊點,排列成一縱行或前後交錯排列;外面1列擴大鱗白色,脅部具暗褐點或雜色。上唇白色,顏色突然地為1條從眼到頜角的暗斜紋所終止。四肢及尾上方具暗橫帶,腹面白色。

與蛇的區別是

昆明龍蜥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昆明龍蜥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內必有前肢帶(肩帶)的殘餘。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餘的種類,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餘。昆明龍蜥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瞼癒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蛇眼永遠是睜開的。

昆明龍蜥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於鞘內,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藉以蒐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 

昆明龍蜥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跡。 

昆明龍蜥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於(或僅略短於)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1/2到1/4(即尾長占全長的1/3~1/5)。

繁殖與壽命

昆明龍蜥昆明龍蜥

昆明龍蜥具交接器,行體內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進行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精子可在雌體內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後可連續數年產出受精卵。在一部分昆明龍蜥中只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昆明龍蜥的染色體往往是異倍體。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於全體成員都參與產生後代,有利於迅速擴大種群,占據生存領域。

昆明龍蜥系卵生(oviparous)、一般於夏季產卵於溫暖潮濕而隱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枚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係。壁虎科的卵略近圓形,卵殼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昆明龍蜥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有的昆明龍蜥卵在母體輸卵管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卵胎生,其餘各科昆明龍蜥多為卵生。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南蜥屬中多線南蜥(Mabuya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特產動物鱷蜥(shinisaurus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於少數胎生(Viviparous)昆明龍蜥之一。

生物性徵

·生境:生活于海拔1700-3750m的山坡、路邊、荒地亂石間。

昆明龍蜥昆明龍蜥

·體型:頭體長70mm,尾長140mm。尾具15-21個深淺相間的橫紋。

·食性:以蝗蟲、蜂、蝶類幼蟲、天牛等昆蟲及多足類為食。

·習性:多於中午活動,遇驚鑽於石縫中。10月入蟄,翌年4月出蟄。

·繁殖:約在8月或更晚產卵。每產4-7枚,卵白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