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冶金材料學院

冶金技術專業經過三年示範建設,已完成了預期的各項建設任務,在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提升了冶金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 為了提高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冶金技術專業在校內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難題,該專業套用虛擬仿真技術開發冶金生產工藝理實一體教學項目,實現對學員的操作技能仿真培訓,理論知識自主學習和班組形式的協作學習。 先進的教育模式,優質的教育環境,具有雙師素質的優秀教學團隊為冶金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打造了一個高質量的教學平台。

師資力量雄厚

專業教學團隊2008年被評為雲南省優秀教學團隊,2010年8月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其中教授8人(含二級教授2名),副教授9名。根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需要,以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選拔培養為重點,通過選派專業教師到冶金礦業企業掛職鍛鍊、參加科研和技術服務、接受業務培訓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職教師資培訓,提高專業能力和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改革兼職教師聘任管理辦法,吸引冶金礦業行業專家、企業技術骨幹和能工巧匠參加講授實踐技能課程等教學活動,長期聘請企業一線的兼職教師28名,充實兼職教師師資庫,建設充分滿足工學結合專業教學改革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冶金技術專業經過三年示範建設,已完成了預期的各項建設任務,在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提升了冶金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
該專業依託雲南有色冶金行業,立足雲南、面向西部、服務全國、輻射東協,培養以有色金屬冶金為主、兼顧鋼鐵冶金方向,可在有色冶金企業、鋼鐵冶金企業的熔煉、電解精煉、球團焙燒、高爐運轉等一線生產崗位從事工藝過程控制及生產管理、設備及系統運行操作、維護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先後被列為校級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建設專業及國家示範重點建設專業,在示範項目建設的推動下,該專業進一步圍繞冶金行業產業鏈的需求,帶動金屬礦開採技術、礦物加工技術、地質勘查技術、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四個專業的建設,構成適應冶金企業崗位群的特色專業群。冶金技術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同時面向雲南全省招收三校生,學制三年。2010年該專業在校生566人,其中越南留學生13人。
該專業注意針對雲南有色金屬生產加工以錫、銅、鉛鋅、鋁為主的特點,在已經率先推行的“雙定生”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雙定生、雙領域、雙平台、雙證書”的“四雙”人才培養模式,“雙定生”——即對學生定向培養和定向就業,根據用人單位需要調整課程、調整培養方式,以“出口”決定“進口”,實行典型的“訂單式”培養,完全“以銷訂產”,該課題的研究成果獲得2009年雲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雙領域”——即根據有色金屬冶金生產工藝的特點及雲南冶金企業的實際,將冶金生產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為“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兩個崗位領域,並以此進行行動領域劃分、學習領域轉換和學習情境設計。“雙平台”——即以虛擬仿真技術構建的冶金生產工藝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平台和依託雲南冶金企業校外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平台。“雙證書”——即學生通過知識、技能、素質學習訓練及職業技能鑑定考核,通過學中做、做中學,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獲得畢業證書和金屬冶煉人員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證書。
“四雙”人才培養模式包含了對學生從招生、學習、畢業到就業各個階段的服務、教學、學習要求等各個方面,強調了以企業需求為目標,以為學生就業服務為宗旨的功能,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在此模式的指引下,該專業完成了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培養、實驗實訓設施建設及實訓項目開發、社會服務及專業群等項目的建設工作。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該專業分別加強與雲錫集團、雲南銅業集團、雲南冶金集團及其下屬冶煉企業和礦山企業的合作,發揮企業先進的技術優勢、工藝優勢和裝備優勢,共同構建了反映冶金礦業工藝流程的新課程體系,開發了基於工作過程(任務)的“教、學、做”一體的專業核心課程,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的一致性。編寫了5門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並按標準編寫出版13本新教材,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4門,優質核心課程5門。
為了提高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冶金技術專業在校內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難題,該專業套用虛擬仿真技術開發冶金生產工藝理實一體教學項目,實現對學員的操作技能仿真培訓,理論知識自主學習和班組形式的協作學習。已成功開發的氧化鋁生產工藝仿真實訓軟體、鋁電解虛擬現實實訓軟體,滿足了冶金技術專業及專業群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實訓的要求。解決了冶金技術高危行業現場實訓獨立上手難的問題,填補了有色冶金專業仿真教學的空白。該項目不但套用在2007級、2008級學生的教學中,同時套用於雲南文山鋁業公司600名新員工技能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該公司測算,僅節約的相關培訓費用就達522萬元。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在開發仿真實訓軟體的基礎上,該專業積極與雲南省內各冶金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了雲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等冶金技術生產性實訓基地,其中,雲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實訓基地還被雲南省教育廳命名為雲南省高職高專校外示範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學校與企業間逐步形成了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校企共贏的多元格局。在此基礎上,積極與企業開展橫向課題研究,解決了大量企業生產技術難題,多次受到雲南冶金集團、雲南省科技廳的表彰。
先進的教育模式,優質的教育環境,具有雙師素質的優秀教學團隊為冶金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打造了一個高質量的教學平台。冶金技術專業所擁有的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質的辦學條件以及深厚的辦學積澱,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與好評。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連續五年達到98%以上,雙證(畢業證、技能等級證)領取率分別為100%,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達到97%以上,使其保持全國冶金類高職院校的領先地位。2010年,冶金技術專業就業率達98.2%,其中,簽約率達75.5%,在學校各專業中名列前茅。更可喜的是,在2010年學校高考招生工作中,冶金技術專業在雲南省的錄取最低分數線高出雲南省二本分數線3分,平均分超過二本最低控制線15.9分,且全為第一志願錄取,充分體現了社會對冶金技術專業辦學的高度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