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華北駐屯軍,日本帝國主義根據《辛丑條約》駐紮在中國平津地區的日軍部隊,又稱“中國駐屯軍”。
1901年中國義和團運動後,日本以“護僑、護路”為名,正式宣布組成“清國駐屯軍”,總兵力為2600人。1912年,日本將“清國駐屯軍”改名為“中國駐屯軍”,司令部設於天津。中國官方的檔案和報刊一直稱這支日軍為“華北駐屯軍”。日軍華北駐屯軍直屬日本陸軍部領導,是日本在國外的四大常備兵團之一(其餘3個是朝鮮軍、台灣軍、關東軍)。隨著日本侵華步伐的加快,日軍華北駐屯軍兵力不斷增強。1936年4月18日,日本將華北駐屯軍的一年交替制改為永駐制,至1936年9月,日軍華北駐屯軍已超過兩萬人,在19個城市設立了特務機關,充當日軍侵華的急先鋒,並於1937年7月7日挑起了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大規模侵入中國,1937年8月31日,日軍華北駐屯軍編入日軍華北方面軍的戰鬥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