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鳳翔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作為航空母艦來建造的軍艦,雖然開工比英美的航空母艦晚,下水卻早幾個月,因此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的桂冠就帶了它的頭上。二十年代時,為日本海軍航空母艦戰術和甲板飛行訓練積累了經驗。 “鳳翔”號全長168米,標準排水量7470噸,最大航速25節。該艦在甲板前部有大約5度的下傾斜坡,兩部升降機沿飛行甲板中線布置。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結構,一個小型島式艦橋被設定在飛行甲板的右舷。三個煙囪可向外側傾倒,以免影響飛機起降作業。但是經過試驗,日本海軍發現“鳳翔”號的島式結構並不是很合適。由於該艦的飛行甲板比較狹窄,島式建築在起降時顯得非常礙事。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日本海軍於1924年又拆除了島式建築,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又恢復成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這從發展上講是一種倒退。
1934年時本艦已經成為二流戰艦,1935年9月26日在海軍演習中遭遇颶風,前甲板被壓壞。 太平洋戰爭前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延長了飛行甲板以搭載新式戰鬥機。中途島海戰時作為山本的主力艦隊中一員參戰。1943年再次延長了飛行甲板,但這次弄得太離譜以至於無法再進行遠洋航行,其後一直充當訓練艦。1945年在吳縣軍港被攻擊但幸免於難,戰後用來運送日本海外僑民和戰俘,1946年9月被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