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

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

《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是2013年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玉梅。本書主要講述了日本媽媽如何培養孩子學會負責。

內容介紹

《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內容簡介:看45條日式責任教養,如何教出認字負責的好孩子!日式責任教養:自己的書包自己背,自己的事自己做;培養好習慣要有耐心,糾正壞習慣要有信心;以詢問取代決定,以討論取代命令;愛孩子,批評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與其發脾氣,不如冷處理。

你最頭大的教養問題,日本媽媽這樣教:讓孩子自己背書包、自己走路上學。

父母無法幫孩子背一輩子,這樣教孩子負責任!對孩子的愛給一半,藏一半?

孩子越早獨立,長大越有能力,這樣教孩子獨立!做錯了輕輕敲手,做對了微笑以對。

與其說教不如調教,這樣教孩子守規矩!乖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團隊合作比個人能力重要。

從“兩人三腳”遊戲,這樣教孩子團隊合作!好奇心、想像力和動手做三大能力缺一不可。

從動手做孩子最愛的玩具開始,這樣教孩子創造力!

《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編輯推薦:風靡台灣的華人親子家教經典之作!誠品書店2012年度第1名。金石堂2012年度TOP10。台灣何嘉仁、紀伊國屋暢銷榜。在台灣每一輛捷運巴士上,都能看到《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的身影!洪蘭、李偉文、小熊媽……每一位活躍在一線的台灣教育家與親子作家都傾心折服!

對日本媽媽來說:孩子可以愛,但不能寵壞!與其給他一切,不如教他方法!

看45條日式責任教養,如何教出認字負責的好孩子!

名人推薦

每個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反而可以讓他們有安全感。本書值得所有父母思考和學習。

——李偉文(台灣著名親子作家)

好的教養就在理所當然的小事裡!

——大橋佳代子(台灣親子作家)

不要麻煩別人就是對自己負責。

——張尤麗(台灣專欄作家)

作者介紹

孫玉梅,資深記者、編輯。愛立方專家顧問團代表。現從事中外兒童教育理論研究和策劃撰稿工作,致力於先進親職教育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多所知名早教機構擔任顧問。出版過多部親子類圖書,其作品見解獨特,理念新穎,語言詼諧、簡潔、質樸,讓讀者讀後既能莞爾一笑,又能產生共鳴,還能汲取獨到的教子經驗。

愛立方專家顧問團

王濤,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規矩和愛》作者。

葉舟,心理學博士、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作品目錄

PART1 放手而不放任
01 讓孩子從小接受“武士道”教育——培養忍耐力的身心訓練 2
謝謝阿姨!背包我自己背就好
日式責任教養1:為了孩子好,一定要捨得
02 培養做事能力,從進廚房開始 7
日式責任教養2:讓孩子從小幫忙做家事
沒有天生壞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懶父母
03 規矩比成績重要——讓孩子明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2
從餐桌和捷運學禮儀
日式責任教養3:守規矩懂禮貌,要從生活小事教起
04 自己的東西自己背——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19
父母無法幫孩子背一輩子
日式責任教養4:自己的書包自己背,自己的事自己做
05 少穿一點兒不生病——健康是鍛鍊出來的 23
穿得少,動得多,身體自然好
日式責任教養5:讓孩子成為挺立的大樹,而不是溫室的花朵
06 把垃圾帶回家——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28
乾淨的市容,要靠大家維持
日式責任教養6:自己的垃圾,自己帶回家
07 愛給一半,藏一半——孩子可以愛,不可以寵壞 33
孩子,請你自己走路上學
日式責任教養7: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學得越少
PART2 舐犢而不護犢——讓孩子獨立、自主、對自己負責
01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幫忙 40
媽媽,我不會剝蝦殼
日式責任教養8:不狠下心來教育孩子,就教不出好孩子
02 把家事變遊戲,慢慢培養好習慣 45
讓孩子從6歲開始自己洗衣服
日式責任教養9:孩子越早獨立,長大越有能力
03 多吃一點兒苦——訓練孩子的毅力 50
別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式責任教養10:適度的保護是“愛”,過度的呵護是“害”
04 試著讓孩子當家——慢慢增加家事的分量與難度 55
能讓孩子做的儘量放手讓他做
日式責任教養11:與其給他一切,不如教他方法
05 容忍孩子做得不完美——多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 64
肯定孩子努力的成果
日式責任教養12:培養好習慣要有耐心,糾正壞習慣要有信心
06 孩子跌倒,請他自己站起來 70
孩子跌倒很正常,不必大驚小怪
日式責任教養13:以鼓勵取代安慰,讓孩子勇敢而不依賴
07 別替孩子作決定,給他選擇權 75
孩子的大學,由孩子做主
日式責任教養14:少一點干涉,多一點支持
PART3 尊重而不放縱——教出幸福而自信的孩子
01 愛孩子,從尊重孩子的隱私做起 82
噓,這是我的秘密
日式責任教養15: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父母
02 尊重隱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87
爸爸媽媽,請給我一點兒自由
日式責任教養16:給予適當的管教,而非過度的壓迫
03 尊重孩子的第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92
孩子要進步,爸爸媽媽也要進步
日式責任教養17: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04 學會和孩子平等溝通 98
不要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日式責任教養18:以詢問取代決定,以討論取代命令
05 溺愛不是愛——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堅決說“不” 104
不管!我就是要買零食
日式責任教養19:溺愛讓孩子依賴,尊重讓孩子成長
06 鼓勵孩子打工——培養做事能力,累積社會經驗 109
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日式責任教養20:只要孩子喜歡,就讓他去做,不適合再委婉提醒
07 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114
孩子打架一定有原因
日式責任教養21:孩子的自信與自尊,來自於父母師長的公平對待
PART4 說教不如調教——教出有愛心、有耐力、有修養的孩子
01 “尼考嘭”原則——獎懲結合,才能讓孩子均衡發展 122
做錯了,輕輕敲手;做對了,微笑以對
日式責任教養22:愛孩子,批評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
02 冷處理也是一種處理——孩子犯錯時,不用急著責罵 128
稍微冷落孩子,忍住管教的衝動
日式責任教養23:可以冷處理,但不能傷害孩子
03 身教重於言教——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132
為了孩子,父母不能麻木不仁
日式責任教養24:教育孩子之前,先嚴於律己
04 讓孩子盡情哭個夠——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問他為什麼哭 137
孩子哭了不必急著哄
日式責任教養25:與其發脾氣,不如冷處理
05 餐桌就是課桌——讓孩子明白食物來之不易 142
趁機為孩子上一堂“食育”課
日式責任教養26: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孩子吃飯
06 不管教,就等於放任——教好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147
教育應該是一種理性行為
日式責任教養27:應該管教的時候,就要嚴格管教
PART5 自重而不自私 ——讓孩子懂得分享,學會與他人合作
01 團體的力量大於個人——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 154
乖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
日式責任教養28:要讓孩子學會合作,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02 風靡日本國小的“兩人三腳”——團結精神要從小培養 159
從遊戲中學習合作
日式責任教養29:從小事做起,從小時候開始
03 考試不排名——團隊合作比個人能力重要 163
家事一起做,做得又快又好
日式責任教養30:獨立而不自利,順從而不盲從
04 讓孩子學會與人友好相處 167
經常帶孩子搭公車
日式責任教養31:願意與他人分享,他人才有可能與自己分享
05 讓孩子學會為他人著想 171
別讓孩子眼中只看得到自己
日式責任教養32: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立場思考,別怕吃點兒虧
06 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讓孩子互相模仿,彼此學習 174
我喜歡跟你一起兒玩兒
日式責任教養33:父母的命令比不上孩子之間的互動
PART6 順境不如逆境——鍛鍊孩子的意志力與獨立性
01 要讓孩子有毅力,先建立他的自信心 180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鍛鍊孩子的機會
日式責任教養34:能走路就別坐車,能爬樓梯就別坐電梯
02 喜歡的事就要堅持做下去——唯有堅持才可能成功 186
媽媽的鼓勵,讓手塚治虫從醫學博士變成漫畫家
日式責任教養35:教育經驗可以借鑑,但不可以完全複製
03 真的愛孩子,就讓他出外闖蕩 192
離開父母的保護,體會生活的艱辛
日式責任教養36:懂得適時放手,才是真正愛孩子
04 藉由耐寒訓練,鍛鍊體質與毅力 196
鍛鍊體質要從小開始
日式責任教養37:好體質靠訓練,意志力靠磨鍊
05 鼓勵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困境 200
養出不生病的孩子,多走路好過多吃補
日式責任教養38:讓孩子沐浴在陽光中,也接受風雨的考驗
06 家裡再有錢,孩子也要窮養——灌輸孩子節省惜物的觀念 204
節省的孩子比較能吃苦
日式責任教養39:節省,是為了真正的富有
PART7 鼓勵而不壓抑——藉由實際參與,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01 自己做玩具——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210
買來的玩具比不上自己親手做的
日式責任教養40:培養創造力,從零歲開始
02 培養動手能力,從生活小事著手 216
鼓勵孩子經常動手做玩具、做料理
日式責任教養41: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培養更多興趣
03 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時常發問是創新的基礎 220
孩子問問題時,千萬別說“我在忙”
日式責任教養42:想要激發創造力,要先培養好奇心
04 想像力與創造力成正比——尊重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 225
創新的發明,來自於豐富的想像力
日式責任教養43:創造情境,張開想像的翅膀
05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創新 229
設計各種遊戲讓孩子參與
日式責任教養44:讓孩子從做中玩,從玩中學
06 鼓勵孩子異想天開、大膽聯想 233
運用已知的經驗去解決未知的問題
日式責任教養45:希望孩子有創意,父母要先有顆童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