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

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

大谷光瑞伯爵是日本西本願寺法主,在已經提及的各國考察、探險隊中,只有一衣帶水的日本的這一支探險隊中有佛教徒,他們在財政方面的基礎則是近一千萬日本信徒施捨的財物,因此大谷探險隊的活動近似於私人性質,而不象其它各支均是由政府機構資助。大谷光瑞是京都西本願寺第21谷光尊的長子,是西本願寺第22代宗主。1900年被派往歐洲考察宗教,見到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中亞探險的成果,決定利用回程途中前往中亞探險,從而揭開了日本考察中國西北的序幕。

探險記事

第一次探險(1902-1904)由大谷光瑞率領隨行人員渡邊哲信、堀賢雄、本多惠隆、井上弘圓等人,自倫敦出發,經撒馬爾罕、浩罕,進入喀什噶爾。途中大谷光瑞獲悉父親去世的訊息,急忙趕回國。另外兩名隊員渡邊哲信和堀賢雄前往和田、庫車、吐魯番等地考察,經西安回國。

第二次探險(1908-1909)大谷光瑞派橘瑞超和野村榮三郎二人前往,主要發掘吐魯番、樓蘭、庫車等地。這次考察活動是收穫最大的一次,《新西域記》有詳細記錄。在吐魯番與樓蘭有重大發現,著名的《李柏文書》就是在這次考察中發現於樓蘭的。其間還得到斯文·赫定在日本提供的考察信息的幫助。

第三次探險(1910-1912、1911一1914)是在前二次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派橘瑞超隨大谷光瑞遊覽了歐洲各國,先後會見了斯坦因、斯文·赫定、伯希和、勒柯克等著名的西域中亞探險家,從他們那裡得到了各種有關中亞西域的最新情況和知識,為以後的考察活動作充分準備。

探險經歷

日本大谷光瑞派遣的三次中亞探險隊。大谷光瑞是京都西本願寺第二十一代宗主大谷光尊的長子,1900年被派往歐洲考察宗教,見到斯文赫定等人中亞探險的成果,決定利用回途往中亞探險。1902 年8月,大谷光瑞一行4人從倫敦出發,經俄撒馬爾罕入境。在塔什庫爾乾分為兩路,大谷光瑞率本多惠隆、進上弘圓翻越明鐵蓋達坂,到達今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印度斯利那加。渡邊哲信、堀賢雄兩人沿絲綢之路南道進入和田,在庫車一帶、克孜爾千佛洞等地進行了4個月的考察。1908年6月,野村榮三郎和橘瑞超從北京出發,穿越蒙古進入準噶爾盆地,調查吐魯番周圍遺蹟。次年2月,兩人在庫爾勒分手,野村榮三郎在庫車周圍進行盜掘、調查,然後經阿克蘇到達喀什;橘瑞超則進入羅布沙漠,並在樓蘭發現了著名的《李柏文書》,然後沿南道經若羌、和田抵達喀什。兩人會合後翻越喀喇崑崙山口進入印度河畔的列城,歷時18個月。1910 年8月,橘瑞超從倫敦出發,從俄國入境至塔城,經烏魯木齊、吐魯番,再次進入樓蘭遺址,然後又從且末北上橫穿塔克拉瑪乾沙漠到庫車,經喀什、和田進入西藏北部,再取道且末、若羌抵達敦煌;在敦煌與吉川小一郎會合,1912年2月離開敦煌,經哈密至烏魯木齊。橘瑞超赴俄國,取道西伯利亞鐵路回國。吉川小一郎在吐魯番又進行了發掘,在喀什、和田調查了佛教遺蹟,然後沿和田河北上,穿越塔克拉瑪乾沙漠到達阿克蘇,還翻越天山到伊寧一帶進行了考察。大谷探險隊的3次考察活動,其收穫結集為《西域考古圖譜》、《新西域記》等書。其他著作則收錄於《大谷光瑞全集》中。

探險背景

1910年橘瑞超從倫敦前往吐魯番、樓蘭、和田等地發掘,1911年中國國內爆發了辛亥革命,形勢發生較大的變化。大谷光瑞也長時間沒有得到橘瑞超的訊息了,很是著急,便決定於同年派吉川小一郎前往尋找,吉川經上海、武漢、蘭州,於1911年10月5日到達敦煌,首先拍攝了洞窟。在敦煌期間,吉川一方面派人,並向新疆各地打電報尋找橘瑞超,一方面又在敦煌進行盜寶活動,在敦煌先後得到了一些寫經、文書並騙取了幾尊彩塑。 此時橘瑞超也正由新疆的若羌裝扮成維吾爾人向敦煌進發,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從敦煌回來的維族人,知道了一個日本人在敦煌正在尋找另一個在羅布泊一帶的日本人的訊息,並帶有書信,橘瑞超看到信後知道正是吉川小一郎在敦煌找他的訊息。於是橘瑞超便急忙向敦煌趕去,於1912年1月26日到達敦煌,與在那裡的吉川會合。在敦煌他們分別從王道士及其他人那裡買到一些敦煌寫本。1912年,王道士將自己私下藏匿的部分文物賣給了日本大谷探險隊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兩人在敦煌活動了一些時間,由於此時藏經洞早已是一個空洞,加上大谷光瑞又一再要他們回國,同時他們二人的工作作風與習慣、個性等均不是十分合作,因此分道行動。吉川前往吐魯番,橘瑞超前往安西。在安西橘瑞超又收到國內的電報,要求他馬上中止活動回國,於是他只好回頭,趕上吉川一起經哈密到吐魯番,吉川決定在吐魯番繼續發掘,橘瑞超則前往烏魯木齊,取道西伯利亞回國。吉川繼續在吐魯番工作,到1913年2月離開吐魯番,經焉蓍到庫車,調查了庫木吐拉、蘇巴什等地後,又西進喀什,南下和闐,北上伊梨,最後東返烏魯木齊,經吐魯番、哈密、敦煌、酒泉等地,於1914年5月至北京回國,從而結束了日本大谷光瑞三次的中國西北考察活動。

探險意義

日本大谷探險隊的三次中亞考察活動,與其它各國如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俄登堡等考察團不同,大谷探險隊的人員構成本身不是學者,更是對考古學一竅不通,而且他們考察的範圍也過於廣泛,他們所發掘的東西由於沒有很好的記錄,也不是科學發掘所得,加上很大程度上是以盜寶為目的進行的,因此資料意義與價值大大降低,對古蹟古物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三次大谷探險隊的收集品主要存放在神戶郊外大谷光瑞的別墅二樂莊,部分暫存在帝國京都博物館(後改稱京都帝室博物館、恩賜京都博物館,今為京都國立博物館)。1912年11月曾在二樂莊舉辦收集品展覽。1915年將所得精品,影印刊布在《西域考古圖譜》中。1914年大谷光瑞辭掉宗主職位,大谷收集品隨之分散,一部分隨二樂莊賣給久原房之助,久原將這批收集品寄贈給朝鮮總督府博物館,今藏漢城國立中央博物館。暫存在京都博物館的部分,現入藏東京國立博物館。大部分收集品在1915年至1916年之間運到旅順,後暫存關東廳博物館(今旅順博物館),曾編有簡目,與探險隊員的部分日記一起,發表在《新西域記》中。此外,又有大量收集品運回日本京都。1948年大谷光瑞去世後,在西本願寺發現從大連運回的兩個裝有收集品的木箱,後捐贈龍谷大學圖書館。留在旅順的部分大多仍保存在旅順博物館。其中敦煌寫本六百餘件,於1954年調到中國國家圖書館保存。

大谷光瑞個人情況

大谷光瑞伯爵(大谷光瑞 おおたに こうずい,1876年12月27日-1948年10月5日),京都府人。日本西本願寺的第22代法主,探險家。幼名峻麿。法號鏡如。 為二十一世本願寺明如的長男。十歲剃度,學習院畢業後,留學歐洲。1898年與貞明皇后(大正天皇之妻)之姐九條籌子結婚。1899和1906年兩次來中國遊歷考察,自1899年起赴倫敦遊學三年。明治三十五年(1902),以探尋佛跡為名,率大谷探險隊前往中亞、新強、喀什米爾、犍陀羅、印度等地,翌年因父親去世回國繼位。作為本願寺家主,他積極推進教團的現代化,致力於在日本海外的傳教活動。明治四十二年,氏於印度派橘瑞超等人發掘調查吐魯番、庫車等地,翌年再派橘瑞超等人赴新強省,獲得不少出土物。此外,並編纂“佛教大辭彙”三冊(後擴大為七冊)亦頗為學界所稱譽。1913年,他會見了孫中山,在其推薦下出任中華民國政府顧問。1914年因本願寺巨額債務問題而辭去法主職務,其後此後隱居,在中國,南洋,土耳其等地經營農業,並長期留住中國,在上海郊區興建無憂園,設定電台,從事諜報活動。1933年移居大連,建鋼盔之家。利用其在佛教的地位和影響,積極支持軍部的活動,並發起‘光壽會’,創辦‘大乘’雜誌。歷任近衛文麿,小磯國昭內閣參議、內閣顧問等職,力主對華採取強硬措施。戰後患上膀胱癌,直到1947年才被允許回國,次年病逝於別府。昭和二十三年歿,享壽七十三。著有《大谷光瑞全集》、《大無量壽經義疏》、《第一義諦》、《極樂莊嚴》、《佛教大意》、《維摩經講話》、《他力真宗》、《隨筆百則》、《中國的將來與日本帝國的使命》、《印度地誌》等。大谷光瑞和斯文·赫定、阿爾伯特·馮·勒柯克等人同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成員,其藏品在中亞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