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十六世紀的英國,亨利八世執掌政權。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是一個暴戾好色的君主,他18歲即位時娶了亡兄的寡婦凱薩琳為妻,但他的妻子只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瑪麗,以後幾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有迷信的說法說弟娶兄嫂不吉。為了生育子嗣,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產生了婚外情,並讓自己的主教沃爾西向教皇申請離婚,另娶美貌的安妮。當時的法律規定,國王要離婚,非經教皇同意不可,因為他這次婚姻是教皇親自批准的。
為教皇出了一個難題,因為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強大勢力的西班牙,遲遲不能批准他離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經懷孕。他內心著急採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職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納教稅,最後直至沒收教會財產,迫使教皇開除他的教籍。牧師托馬斯為人正直,勇於直言上諫,不僅是一位頗有聲望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受人尊崇的天主教徒,但在朝野之中樹敵很多。在沃爾西主教離任後,他就坐上了大主教的位置。
於是,亨利八世叫大法官托馬斯·莫爾爵士在所謂不追究國王罪過的法令上籤字,並作為全權代表去跟教皇交涉。托馬斯由於虔信天主教,寧可辭去大法官的職務,也拒不簽字。他藉口要和妻子兒女過安寧的生活,而堅決不去和教皇交涉。這一方面加劇了他和國王的矛盾,另一方面引起了樞秘官和大法官秘書克倫威爾的不滿。
後來樞秘官去世,托馬斯被任命為該職,而克倫威爾升為大法官,他幫助亨利八世了結這一場荒唐的婚變。但克倫威爾還要把托馬斯置於死地,他密謀將托馬斯手下的人都拉攏過去。托馬斯不得已辭職,在辭職後鋃鐺入獄。他企圖逃跑,又被捉拿,最後被送上斷頭台。至此,這位舉國良相仍堅持自己的信念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保羅·斯科菲爾德 | 托馬斯·莫爾 | |
萊奧·麥凱恩 | 托馬斯·克倫威爾 | |
羅伯特·肖 | 亨利八世 | |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 安妮·博林 | |
溫蒂·希勒 | Alice More | |
奧遜·威爾斯 | Cardinal Wolsey | |
蘇珊娜·約克 | Margaret More | |
奈傑爾·達文波特 | The Duke of Norfolk | |
約翰·赫特 | Richard Rich | |
科林·雷德格瑞夫 | William Roper | |
Colin Blakely | Matthew | |
Cyril Luckham | Archbishop Cranmer | |
Jack Gwillim | Chief Justice | |
Thomas Heathcote | Boatman | |
Yootha Joyce | Averil Machin | |
Anthony Nicholls | King's Representative | |
John Nettleton | Jailer | |
Eira Heath | Matthew's wife | |
Molly Urquhart | Maid | |
Paul Hardwick | Courtier | |
Michael Latimer | Norfolk's Aide | |
Philip Brack | Captain of Guard | |
Martin Boddey | Governor of Tower | |
Eric Mason | Executioner | |
Matt Zimmerman | Messenger |
職員表
製作人 | 弗雷德·金尼曼 |
監製 | William N. Graf |
導演 | 弗雷德·金尼曼 |
副導演(助理) | Peter Bolton、Patrick Carey、Al Burgess、Bill Graf |
編劇 | 羅伯特·鮑特 |
攝影 | Ted Moore |
配樂 | 佐治·狄奈許 |
剪輯 | Ralph Kemplen |
選角導演 | Robert Lennard |
藝術指導 | Terence Marsh |
美術設計 | 泰倫斯·馬什 |
造型設計 | John Box |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參考資料 · · · )
音樂原聲
專輯資料 | 專輯曲目 | |
藝人:Georges Delerue 語種:英語 發行時間:1967年03月20日 專輯類別:錄音室專輯 | 1、《A Man for All Seasons (A)》 2、《A Man for All Seasons (B)》 3、《A Man for All Seasons (C)》 4、《A Man for All Seasons (D)》 |
幕後花絮
•導演弗瑞德·澤恩曼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了該片的構思和各種準備工作 。
•該片的編劇和男主角都是演舞台劇出身 。
獲獎記錄
活動 | 時間 | 獎項 | 獲獎/提名 | 獲獎/提名方 |
第39屆奧斯卡獎 | 1966年 | 最佳電影 | 獲獎 | 《良相佐國》 |
最佳男主角 | 獲獎 | 保羅·斯科菲爾德 | ||
最佳導演 | 獲獎 | 弗雷德·金尼曼 | ||
最佳改編劇本 | 獲獎 | 羅伯特·鮑特 | ||
最佳攝影(彩色) | 獲獎 | Ted Moore | ||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 獲獎 | Elizabeth Haffenden、 Joan Bridge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羅伯特·肖 |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溫蒂·希勒 | ||
第24屆美國金球獎 | 1967年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獲獎 | 《良相佐國》 |
電影類-最佳導演 | 獲獎 | 弗雷德·金尼曼 | ||
電影類-最佳男主角 | 獲獎 | 保羅·斯科菲爾德 | ||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羅伯特·肖 | ||
第21屆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獎 | 1968年 | 最佳影片 | 獲獎 | 《良相佐國》 |
最佳英國電影 | 獲獎 | 《良相佐國》 | ||
最佳英國男演員 | 獲獎 | 保羅·斯科菲爾德 | ||
最佳英國本土劇本 | 獲獎 | 羅伯特·鮑特 | ||
最佳英國攝影(彩色) | 獲獎 | Ted Moore | ||
最佳英國藝術指導(彩色片) | 獲獎 | John Box | ||
最佳英國服裝設計(彩色片) | 獲獎 | Elizabeth Haffenden、Joan Bridge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1967年 | 最佳電影導演 | 獲獎 | 弗雷德·金尼曼 |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1966年12月12日 |
美國 | 1966年12月14日 |
英國 | 1967年3月 |
法國 | 1967年5月3日 |
蘇聯 | 1967年7月 |
瑞典 | 1967年8月17日 |
西德 | 1967年8月25日 |
丹麥 | 1967年10月24日 |
西班牙 | 1967年12月8日 |
芬蘭 | 1967年12月22日 |
日本 | 1967年 |
土耳其 | 1969年 |
冰島 | 1970年1月24日 |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Highland Films | LK-TEL Vídeo | RCA/Columbia Pictures Video Ltd. |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 NBC電視台 | |
Columbia | Video Collection International Ltd. | |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Ltd. |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
Columbia-Bavaria Filmgesellschaft m.b.H. |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 |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 RCA/Columbia Pictures Video |
影片評價
該片雖然從主題到內容都相當嚴肅,但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仍不會讓觀眾感到沉悶。除了對主角的人物塑造具有吸引力之外,也歸功於編導在講述莫爾罪名的過程中安排了多種或明或暗的詭計,讓觀眾見識到片中宮廷陰謀的可怕,也增加了對人性的了解,正反兩角都塑造的很出色。整部電影的魅力,全來自於主角堅持個人原則至死不屈的道德勇氣。 (《大眾電影》評)
該片生動再現了歷史史實。從故事內容到背景考證,從人物設定到場景布置,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擺設都原汁原味,把歷史活生生地呈現給觀眾。 (CCTV6、《讀電影·百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品鑑》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