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支和時支都是有天文依據的,可以用來衡量地球表面物質的陰陽能量。即可以確定五行的旺衰。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年支則是人為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占星家制定的,這一點從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星占 木星行度》及《刑德》甲 乙篇中可以看出,所以從漢朝起沿用至今的乾支紀年是沒有與天象對應的,毫無科學依據,帶有迷信色彩,應該廢除。本人建議今後最好還是用木星公轉軌跡11.86年為周期來紀年,並象閏月一樣,合理安排閏歲。這樣才有科學依據。
另外,一些學者從我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乾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乾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我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乾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先是人為的用十乾來紀日,來區別每一天。後來發現每月還是有三天是相同的,難以區分。就又把十二地支又人為的給加進去,這樣一來,每六十天才會重複,在一月之內就可以區分了。所以,乾支紀日也是沒有天象對應的,同樣沒有科學依據。
因此,在實際預測時,只能考慮年支和日支與其他支的生克合沖等組合關係構成的表象,不能把年支和日支對其他支的旺衰能量考慮進去。而月支和時支(還有某些重要星體的宮位)對其他支的旺衰能量及生克組合兩者都要考慮進去才能有效準確的實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