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旅大Ⅱ”級飛彈驅逐艦
“旅大Ⅱ”級飛彈驅逐艦是在“旅大Ⅰ”的基礎上帶有試驗性的改進型。1980年代中後期,105艦拆除了後甲板的主炮和防空炮,加裝了直升飛機平台和機庫,可搭載2架直九反潛直升機。這是“旅大”級飛彈驅逐艦中唯一一艘能夠搭載直升機的。1990年代初,109艦首先改裝8聯“海響尾蛇”(或HHQ-7)防空飛彈;此後又改裝4座4聯C802艦艦飛彈和新37毫米近防炮。其反艦、防空能力大大提高。
105濟南號,旅大I級(051型),大連造船廠製造,1968年12月24日開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服役,為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飛彈驅逐艦的首艦。
80年代中後期,05艦拆除了後甲板的主炮和防空炮,加裝了直升飛機平台和機庫,可搭載2架直九反潛直升機。這是“旅大”級飛彈驅逐艦中唯一一艘能夠搭載直升機的。成為旅大II(051G1)型。
109開封號,旅大I級(051型),大連造船廠製造。90年代初,109艦首先改裝8聯“海響尾蛇”防空飛彈;此後又改裝4座4聯C802艦艦飛彈和新37毫米近防炮。其反艦、防空能力大大提高。成為旅大II(051G1)型。
旅大級驅逐艦
正如著名的海權論鼻祖馬漢從來沒有寫過一本叫做《海權論》的書一樣,很多思想體系是在零星的闡述和對歷史過程的評論中形成的,中國海軍裝備與思想的進步也是如此。回顧國產驅逐艦的發展,即便其中走過彎路和出現過失誤,但客觀的戰術、戰略需求總會使那些正確和合理的思想與設計存在。與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一樣,海軍裝備與思想的進步也總是在遵從客現規律與主觀盲動之間擺動著並前進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曲折的波紋。
國境與挑戰
在核威懾戰雲籠罩的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於中國當時陸基戰略核飛彈數量嚴重不足,且發射準備時間長和機動能力差,因此在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下,很難對威懾中國的核國家形成有效的威懾能力。此外,中國沒有能力建立相應的戰略核打擊的預警系統,不能偵測敵對國家發動核打擊飛彈升空的信號,只能在對方飛彈再入段或核戰鬥部爆炸後才能做出反應。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遭到這種核打擊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很可能在第一輪核打擊下,中國的陸基核力量就會完全喪失反擊能力。基於這種嚴峻的形式,中國在60年代就開始研製戰略核潛艇,以保持足夠的反擊能力,威懾那些蠢蠢欲動的潛在核對手。
當時中國潛射彈道飛彈最大射程很近,在中國內海發射只能覆蓋遠東部分地區,北美和蘇聯遠東高緯度地區都在射程以外。60年代核威懾主要來自北方,因此靠近北方基地部署能夠迅速出航將打擊目標納入射程。但這種戰略部署卻有一個艱巨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進出平均水深只有50米的黃海和東海海域對潛艇排水量和主尺度的限制。60年代中國確定彈道飛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在8000噸級,如此龐大的潛艇在淺海很容易被反潛飛機和艦艇探測。而飛彈核潛艇進出太平洋恰好需要穿越與我們冷對的日本
和敵對的台灣島鏈才能進入深海,很明顯,穿越過程是非常危險的,但是沒有辦法,因為只有出去了,才能有效的形成核反擊的能力,才能使整個國家核戰略打擊體系對遏制戰爭危險性發揮實際作用。
在60年代制定潛基戰略核力量的計畫時,中國海軍制海能力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尤其當時中國還沒有獲得黃海詳細的水文資料,因此核潛艇從基地穿越近1200千米淺海時,沒有多少可以選擇的深水海槽進入大陸坡外的深海。
通常在反潛飛機上,無需任何器材就能憑藉肉眼看見水下30至40米的潛艇。8000噸的潛艇在50米水深的淺海航行時,飛機上用肉眼可以看見很大的陰影。只有在海水透明度很差的情況下,有可能不被肉眼發現,但逃脫探測器材的偵察依舊很不容易。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最好的戰略就是取得這片淺海的戰時制海權,將敵對和其他國家的反潛力量驅離出去,才能保障核戰略的順利實施。
當時中國海軍戰鬥力最強大的是被稱為“四大金剛”的“鞍山”級驅逐艦,此外還有4艘二戰前期英國和日本建造的老式驅逐艦。無論是數量還是艦載武器技術水平,都沒有能力保障核潛艇在領海線到大陸坡之間廣闊海域不遭到反潛襲擊。直到60年代末期,這些驅逐艦主要作戰武器仍是艦炮和魚雷,儘管統一改裝了130毫米單管艦炮、反潛火箭深彈和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但是艦上系統根本不能適應當時的反潛和制海作戰要求。5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建造的驅逐艦已經裝備雷達和光電自動火控瞄準裝置控制艦炮,蘇聯海軍也普遍裝備了這類艦炮。美蘇驅逐艦主要作戰武器在60年代分別是反艦飛彈和多用途制導火箭助推魚雷。而中國海軍驅逐艦當時只有熱動力直航魚雷,並不適應在10千米距離上打擊驅逐艦這類中型作戰艦艇,因此中國建造第一代驅逐艦的主要宗旨是建立領海到第一島鏈的制海育力。
從1949年到建造“旅大”驅逐艦之前的20年,大陸海軍一直處於弱勢。台灣有驅逐艦近20艘,大陸不到10艘老舊的驅逐艦無法抗衡。因此大陸驅逐艦通常只在3海里領海線內活動,在進入遭受台灣國民黨海軍襲擊危險性很高的海區時,通常需要動用海岸雷達和航空兵進行戒備。60至70年代的《解放軍文藝》的紀實報導中,經常有艦艇闖龍潭的報導。所謂龍潭就是大陸漁民對靠近大陸海岸和島嶼中間的一些水域的稱呼。由此可以推測當時海軍艦艇很多在大陸與群島之間航行,以便能借島嶼躲避台灣的偵察和襲擊。只有依靠本國的力量津造大量的大型水面艦隻改變這種力量對比,才能徹底取得對台灣國民黨海軍的優勢。
60年代中期,位於南海的中國主權島遭到南越和其他國家的侵占。當時中國海軍缺乏控制這些邊遠領土和領海的能力。雖然60年代中期建造了037型大型獵潛艇用於南海巡邏,以彌補當時承擔全國領海警戒巡邏的062型護衛炮艇噸位小和適航性差,難以在南海海區活動造成的控制海區空白。表面上037型艇是獵潛艇,實際意義上不過是放大了的062型巡邏炮艇,利用擴大的空間安裝了反潛火箭深彈武器系統J便如此,這種390噸標準排水量的獵潛艇也只能抵達西沙群島海域,更遠的主權島嶼依舊處於失控狀態。1966年後,065型護衛艦開始服役,雖然適航性和1700噸的滿載排水量完全可以滿足南海邊遠地區的巡邏,但是武器系統只有火炮和反潛火箭深彈,在設計之初已經性能落後。
中國海軍對065型護衛艦也僅僅作為一種嘗試和過渡型號,並沒有打算真正大批量建造。只有大噸位的驅逐艦的數量增加,才能進一步加強對南海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