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恭愛

如今,他的事業如日中天,蒸蒸日上,難能可貴的是,他還主動當起“紅娘”,帶動一大批企業落戶瑞昌,為瑞昌的招商引資工作作出了貢獻。 ”1983年,施恭愛來到瑞昌,他做的第一筆工程是修建大沙鐵路。 施恭愛說,正是因為瑞昌良好的服務,才使他這位異地客商在瑞昌找到了“家”的感覺,才使他棲枝瑞昌二十載。

人物介紹

1945年出生於印尼,祖籍福建福清市。1983年,他放棄優越的海外生活,遠離親人,開始了這漫長而輝煌的瑞昌創業路。如今,他的事業如日中天,蒸蒸日上,難能可貴的是,他還主動當起“紅娘”,帶動一大批企業落戶瑞昌,為瑞昌的招商引資工作作出了貢獻。

人物歷程

回望二十多年來的瑞昌創業路,施恭愛感慨萬千,他頗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創業即幹事,幹事如做人,一隻手拍不響,一個人好不來,除了自己要刻苦耐勞以外,一個地方的投資環境好壞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1983年,施恭愛來到瑞昌,他做的第一筆工程是修建大沙鐵路。當時的瑞昌交通閉塞,經濟落後,施恭愛帶領500多名民工克服萬難,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以“萬事開頭難”、“有志者事竟成”等名言警句來勉勵自己,他暗下決心,這可是來瑞昌發展的第一手筆,一定要做得讓瑞昌政府和人民滿意。之後,他又充分利用當地土質優厚、水質鮮美的資源優勢,開發磚瓦建材業和特種養殖業,共建起大型磚瓦廠17個,年可創稅收150多萬元;創立花圃、藥材、水產等大規模科技農業示範基地4個,占地面積850餘畝,其大部分農產品銷往新加坡、印尼等地。艱苦的創業,讓施恭愛嘗盡了苦頭,同時他也收穫了成功的喜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施恭愛說先苦後甜是事之常理。 近些年來,瑞昌市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大力招商引資,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開放的瑞昌引得鳳凰爭鳴,優惠的招商政策和保姆式的服務機制贏得了客商們的“芳心”。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帶動下,施恭愛主動加入招商行列,積極與印尼、福建、香港等地客商交友聯誼、溝通信息,幾年來,在這一“紅娘”的牽線搭橋下,華瑞軋鋼有限公司、亨達化工有限公司、榮昌包裝公司、金鹿集團等一大批企業紛紛落戶瑞昌。 是什麼讓他如此為瑞昌的發展“賣力”,記者甚是好奇。 隨後,施恭愛向記者講述了一件他終身難忘的事情:那是在他剛投資養殖鰻魚那會兒,當時己是10月份,鰻魚幼苗必須在來年1到2月份入池,時間僅有3個月,然而,徵用土地、辦理手續等,不知要牽涉多少部門,要跑多少路、蓋多少公章,為此,施恭愛心急如焚。了解情況後,瑞昌市為他大開“綠燈”,決定讓他“先上車、後買票”。次年元月,天寒地凍,場地、設施等準備就緒,他從台灣空運來了十幾萬尾鰻魚苗,然而就在這滿懷皆喜之時,又出了一個意外,合資興辦鰻魚養殖業的一股東臨時缺資,買苗的錢不能按約支付,這下台灣老闆可是跟他急上了,直嚷著要將鰻魚苗運回台灣,還要施恭愛按違約賠償。施恭愛身似火燎,他明白這價值百萬的苗種如不及時下池,將會全部凍死,後果不堪構想。情急之中,他想到了瑞昌市黨委、政府,該市領導了解情況後,當即採取緊急措施,多方籌資,給他送去40萬元,這才打破僵局,化險為夷。 施恭愛說,正是因為瑞昌良好的服務,才使他這位異地客商在瑞昌找到了“家”的感覺,才使他棲枝瑞昌二十載。二十多年來,多有親屬勸他返回印尼,他都斷然拒絕了,他幽默地說:“我這一生注定與瑞昌有難了的情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