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重慶市北碚區轄鎮。位於區境東南部,嘉陵江南岸。常住人口8773人(2010年六普)。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華路。
沿革
清代有姓施住在山樑腳下,而故名施家梁。1949年12月,屬巴縣第八區蔡家鄉。1951年劃給北碚。1953年設三勝鄉,1958年併入蔡家公社,1960年改屬燈塔公社。1962年設立三聖公社。文革初期,先後改為三勝公社、向陽公社。1972年復為三勝公社,1981年改為施家梁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1996年,面積18.5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施家梁、獅子、三勝、桂花灣、沿柳、高石、洪花7個行政村和施家梁、三聖廟2個居委會。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9108:~001 121施家社區 ~201 121施家村 ~202 122獅子村 ~208 220三勝村 ~209 220桂花村
鄉鎮概述
國道212線和渝武高速公路從鎮域通過,已經開工的重慶繞城高速公路橫貫施家、獅子兩個村,並設有一互通式立交橋。全鎮轄4個行政村,50個合作社、1個社區居委會,共3924戶,10696人。其中農村戶籍人口9303人,城市戶籍人口1393人,按從業人口劃分,農業人口6514人,城鎮人口4182人,城鎮化率為39%。總耕地面積8345.7畝,其中林果地4116畝,糧地4229.7畝。
基礎設施
轄區內水、電、氣、閉路電視和通訊網路覆蓋全鎮,水陸交通方便,區位優勢明顯,是重慶市蔡家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資源
施家梁鎮地勢西高東低,最低海拔190米,最高海拔689米。丘陵起伏、 溝壑縱橫。分沿江河谷、中丘中谷、深丘窄谷和淺丘寬谷4種地貌。轄區水利資源豐富,有小二型水庫2座,山坪塘91口,提灌站15處,總蓄水量158.85萬立方米。有引水主渠道2條,長達10.2公里,使轄區內82%的耕地能夠得到有效灌溉。同時,2003年由“博雅居物業公司”在獅子壩地下1600米處成功鑽探出了一眼藏量豐富、水質良好的地下溫泉也即將開發利用。
經濟建設
轄區土壤分別有灰棕衝擊水稻土與旱作土、灰棕紫泥水稻土與旱作土、暗紫泥土水稻土與旱作土、冷沙黃泥旱作土等4種土壤;7個土層、33個土種。其中旱作土種18個,水稻土種15個。廣泛適用於糧、菜、果、桑、藥、花、煙、茶等多種農作物的種植。轄區屬川東平行嶺谷亞熱帶季風氣候。東暖夏涼,春早秋遲,無霜期短,植被資源、淡水產資源、礦產資源以及動物資源較為豐富。2004年,轄區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5.5%。靠近嘉陵江江邊的9公里範圍,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作為一個鎮建制的施家梁鎮,儘管轄區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經濟總量較小,而過去曾經默默無聞,但由於其區位經濟優勢較為明顯,人民勤勞聰慧,領導團結齊心,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的路上,一定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她必將會成為北碚區嘉陵江畔一顆明珠。
鎮黨委、鎮政府勵精圖治,因地制宜,提出了“兩沿推動,招商引資,促發展,興鎮富民”的整體工作思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措施(儲備招商項目11項)。該鎮緊緊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充分利用沿212國道的優勢,大力發展以博雅居為主的生態園區,規劃建設施家大石工業園區,形成點線結合的工業經濟走廊和美食娛樂長廊;沿嘉陵江實施以農業產業化重慶百萬工程筍竹基地為龍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規劃建設三勝工業園區為重點,不斷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進程,努力提高民眾生活質量,不斷壯大與培育宏新集團公司、三峽機械廠、紅星電線電纜廠等優勢骨於企業,放手發展民營企業,實施與推進“政府提速”工程,實行“承諾式”服務。該鎮2003年榮獲北碚區衛生單位、北碚區文明單位等光榮稱號,取得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可喜成績。施家梁鎮作為碚城東南面開發輻射的視窗鎮,區位優勢明顯,境內通訊發達,水、電、氣、光纖等各項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和熱情開放的施家梁鎮孕育著無限的投資發展商機,全鎮人民將以火一樣的熱情、誠信的合作和一流的服務,竭誠歡迎各屆人士前來興業,共謀發展 。
教育
轄下國小
施家梁國小、桂花灣國小、松音國小
下轄中學
重慶市施家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