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孟宏

施孟宏

施孟宏(1922~1994),號簡文,福建福清人。祖父為前清秀才。施氏自幼即隨父啟蒙受教,十歲已讀畢四子書,毛詩、尚書,在國學上奠定了良好基礎。迨父就館外地,始接受新式教育,施氏之於書法,七歲受法於尊人起鳳先生,臨帖則先自顏魯公之雙鶴銘植其基礎,轉習褚河南伊闕佛龕碑、雁塔聖教序。來台後得齊碑朱岱林墓誌,施氏致力此碑二十餘年。復力追張猛龍碑,隨後又得晉魏碑帖五十種,細心揣摩,鎔匯為自我面貌。丁念先謝世後,所珍藏之文物碑帖流出,施氏獲得漢隸二十餘種,並下了很大功夫。

人物簡介

台灣著名書法家。祖父為前清秀才。

人物生涯

施氏自幼即隨父啟蒙受教,十歲已讀畢四子書,毛詩、尚書,在國學上奠定 了良好基礎。迨父就館外地,始接受新式教育,施氏之於書法,七歲受法於尊人起鳳先生,臨帖則先自顏魯公之雙鶴銘植其基礎,轉習褚河南伊闕佛龕碑、雁塔聖教序。來台後得齊碑朱岱林墓誌,施氏致力此碑二十餘年。復力追張猛龍碑,隨後又得晉魏碑帖五十種,細心揣摩,鎔匯為自我面貌。丁念先謝世後,所珍藏之文物碑帖流出,施氏獲得漢隸二十餘種,並下了很大功夫。

1940年入學福清融美中學國中。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1946年去台,先後任職於台灣省行政公署工礦處、台灣鐵路局、故宮 博物院。他自幼喜好古詩詞,更嗜帖成迷,搜藏碑帖甚豐。施先生七歲始習字,初學顏體,每日臨帖400餘字。他以數十年光陰,精讀、臨摹晉唐漢魏碑版和法帖,薈萃百家書藝之長,窮極歷代體制之變,擷取精華,自成風格,造詣爐火純青。其楷隸行草各體,行筆穩健奇偉,古拙雅秀;氣勢沉雄恣肆,韻味獨特。尤其楷書,筋豐力健,章法謹嚴,更為冠絕。其作品展示了大氣磅礴的書法世界,體現了獨特的才性與功力,被名家推崇為台灣的“第一把交椅”。

1961年,孟宏先生與馬紹文,高拜石,謝宗安,尤光先、陳其銓、石叔明、酆濟榮等諸位先生,基於書法方面的志同道合,組合成八儔書會,為來台成立較早的書會,對書法風氣的倡導很有貢獻,並多次在台灣歷史博物錧等處聯合展出書法作品。

周興嗣千字文 周興嗣千字文

1976年年,因施先生在書法上的精深造詣和突出貢獻,他實至名歸地榮膺台灣地區最高獎“中山文藝創作獎”。

1991年出版《施孟宏書法專集》。

施先生雖寓居他鄉,然時時不忘生身之土。海峽兩岸解凍後,先生喜不自禁,遂於1988年夏季頂著酷暑,風塵僕僕返梓省親。在家鄉許多日子裡,他訪親會友,還結識了閩省不少書壇新友;與此同時,先生留下了許多珍貴墨寶,得使慕名者大飽眼福。為了促進閩台書法界的交流,1989年中秋,施先生又一次回到家鄉,在榕城參加台灣東冶藝集書畫展。在此期間,他瀏覽了武夷山、西禪寺諸名勝,後又飛抵古城西安,領略碑林壯觀,遍撫古代書法名跡,以償夙願。1992年4月15日,他代表余乃焜校友到福清三中(原融美中學)洽商捐建“藹如堂”事宜;同年7月20日,他和余乃焜校友又專程來榕了解建樓進展,並致送《靄如師紀念堂記》碑文墨稿。

其它 其它
歸去來辭 歸去來辭
蘇東坡前赤壁賦 蘇東坡前赤壁賦
蘇東坡後赤壁賦 蘇東坡後赤壁賦

1992年11月,他參加福清三中百年校慶,並精心創作了數副書法作品奉獻母校。施孟宏校友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書法家。他向來視名利如蔽屣,平日裡如閒雲野鶴,一襲舊衣,三餐簡素。他一生創作頗豐,卻從不計較回報。回鄉期間應約題贈甚多,卻分文未收,由此亦可窺其一斑。他把自己的整個身心浸淫在書法的世界裡,從中獲得人生最為絕妙的境界。他平易近人,藝術大家的外在氣息已被他的深厚功力所內斂,令人永遠贊其書而懷其身!

王子安滕王閣序 王子安滕王閣序
多款條幅 多款條幅
書報雜誌 書報雜誌
黠鼠賦 黠鼠賦
方正學戇窩記 方正學戇窩記
道德經 道德經
出師表 出師表
周興嗣千字文 隸 周興嗣千字文 隸
人生必讀警世文 人生必讀警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