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阜民[營口市歷史學會顧問]

於阜民[營口市歷史學會顧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於阜民,1927年生,2007年11月,近百萬字的營口史學研究文集——《於阜民文選》終於彙編成冊,它是已80周歲的於阜民20 年來集心血之大成,集平生所學之成果。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營口歷史學會會長王金令稱讚該書為:是獻給營口人民的一份厚禮,是研究營口歷史的史學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料,是學習營口地方歷史的好教材,是在校學生了解家鄉歷史的有益課外讀物,是營口地區史學工作者的共同財富!令人稱奇的是,年已八旬的作者於阜民並非專業人士,他只是一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

一位老人,何以能完成專業人士都難以完成的工程?一位業餘作者,何以能完成這樣的鴻篇巨製?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走近了於阜民。

當記者來到於阜民在月光園小區的家中時,他正在電腦前“網上衝浪”。看著於阜民熟練地套用電腦,記者不禁心中好奇,問道,“於老師,您很時髦啊,怎么學會上網的?”聽了記者的問題,於阜民“呵呵”地笑了起來,“我自己學的啊,不但上網,我還用電腦寫稿子,那本文選都是我自己打字的。”

原來為了更快地整理好《於阜民文選》的材料,今年1月於阜民特意買了一台電腦。不會操作,一點也難不倒好鑽研的他,買本《電腦入門手冊》學習學習就沒問題了。

於阜民是個愛學習、好鑽研的人,用他的話說就是“人決不能讓腦袋空著”。於阜民1927 年出生於當時的蓋平縣沙崗村,祖輩以種田為生,家裡條件不好。但他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寫作。因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受到兄長的資助,先後就讀於華北聯合大學、遼北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等學府。學過哲學、文學、教育學、史學。無論是戰亂時,還是貧困時,於阜民對於學習從未放棄,“文革”時期,家裡的書幾乎全被燒了,只有地圖沒燒,他就開始研究地圖,學習地理。

參加工作後,他任中學教師,先後教過語文、政治、地理、歷史和書法等課程。豐富的閱歷把他武裝成一位知識淵博的人,為他日後在史學方面有所成就奠定了基礎。

1986年退休後,於阜民被營口市地方史志辦公室聘請為編纂員、特約編輯,從事地方史研究和編輯,一乾就是二十年。

從事起地方志研究工作後,於阜民了解到有關營口的史料過於分散,他便琢磨著把它們串在一起,進行編輯加工,既利於專業人士研究,也利於普通人了解。

此後,於阜民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用來查資料和寫作。二十年來,他已經養成天天凌晨1點睡覺的習慣了。

由於地理位置及歷史原因,歷代史籍鮮有營口地區的史料著錄,地上文物遺存也不多,可供參考借鑑的文獻、資料十分匱乏。有時候為了研究一個歷史問題,於阜民不僅要查閱營口檔案館的資料,還要奔波到省檔案館、大連檔案館、國家檔案館……

有人問於阜民:治史難嗎?為什麼你能堅持到今天呢?“很難,但也很過癮!”於阜民笑著說。

在研究營口地方史的過程中於阜民遇到過很多棘手的難題。

例如,“營口在歷史上隸屬過渤海國嗎?”他就曾被這個問題難住,問題的關鍵在於“營口應該不隸屬於渤海國,那么為什麼在營口會出現熊岳、湯池這樣有渤海國特色的名字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於阜民四處奔走查閱資料,廢寢忘食地分析史料,從史料中發現蛛絲馬跡,一路查找,最終找到答案——“因為渤海國的居民在遷徙時,把自己的城市的名字也遷徙了。”興奮的於阜民覺得自己好象是個偵探,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案子給破了,非常有成就感。就像他所說的“研究歷史雖然很累,但很過癮,讓人興奮。”

二十年來,於阜民對於營口歷史的研究從未間斷,憑藉著他深厚的知識功底,對史學的執著追求,早已成為我市史學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也是營口地方史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之一。

營口的民間藝術有哪些?營口是怎樣代替牛莊開港的?在《於阜民文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於阜民文選》內容豐富,據他的學生閻海介紹,第一部分為“史志長篇”,是於阜民在地方志辦公室工作期間為《營口市志》所撰寫的文章,內容廣泛,涉及歷史、軍事、民俗等多個方面。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是無法駕馭這些紛繁複雜的史料的。第二部分為“歷史論文”,這些論文大部分是對營口歷史的考證,在10幾年前,營口地方史研究剛剛起步的時候,這些文章無疑成為當時填補空白的拓荒之作。第三部分“歷史雜文”是面向大眾的普及文章。第四部分“歷史小說”是於阜民用文學的形式敘述歷史的一種嘗試。因為歷史小說具有故事性強、普及面廣的特點,成為大眾了解歷史的一扇窗子。第五部分“鄉土教材”是於阜民特為我市中小學生編寫的教材。他是教師出身,對教育教學工作有著豐富的經驗,加之對營口歷史的準確把握,因此他編寫的教材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得,是難得的好教材。

今年11月,隨著凝結著於阜民20年心血的《於阜民文選》彙編成冊,這位八十高齡的老人深深地鬆了一口氣,“今日將此書整理出來,主要意願是為有志於營口歷史研究者提供一些線索、資料。如能做到,今夙願克遂,已不枉此生矣。”

於阜民先生與營口青年學者閻海先生合影 於阜民先生與營口青年學者閻海先生合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