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方石是一種碳酸鈣礦物,天然碳酸鈣中最常見的就是它。因此,方石是一種分布很廣的礦物。方石的晶體形狀多種多樣,它們的集合體可以是一簇簇的晶體,也可以是粒狀、塊狀、纖維狀、鍾乳狀、土狀等等。敲擊方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塊,故名方解。方石的色彩因其中含有的雜質不同而變化,如含鐵錳時為淺黃、淺紅、褐黑等等。但一般多為白色或無色。無色透明的方石也叫冰洲石,這樣的方石有一個奇妙的特點,就是透過它可以看到物體呈雙重影像。因此,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學材料。方石是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礦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很多用途。我們知道石灰岩可以形成溶洞,洞中的鐘乳石、石筍漢白玉等其實就是方石構成的。方石常含Mn、Fe、Zn、Mg、Pb、Sr、Ba、Co、TR等類質同像替代物;當它們達一定的量時,可形成錳方石、鐵方石、鋅方石、鎂方石等變種。此外,晶體中還常見水鎂石、白雲石、鐵的氫氧化物及氧化物、硫化物、石英等機械混入物。三方晶系;常見完好晶體。形態多種多樣,不同聚形達600種以上。主要呈平行發育的柱狀及平行發育的板狀和各種狀態的菱面體或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方石常依形成接觸雙晶,更常依形成聚片雙晶,這一聚片雙晶紋在解理面上的方位與白雲石不同,在自然界,這種聚片雙晶的出現,可用以說明方石形成後,曾遭受地質應力的作用。
成因產狀
方石在自然界分布極廣。在淺海或湖泊中常常沉積形成廣大的石灰岩層。地下水可溶蝕石灰岩,也可以重新形成方石,如石鐘乳、石筍、石灰華等。在土壤中活動的地下水在潛水面附近,常形成沿一定水平面分布的方石結核,地質工作者習慣稱為鈣質結核。
在熱液活動中常形成含礦或不含礦的方石脈。在晶洞中,常有良好晶體。
在岩漿作用形成的碳酸鹽中,方石常占80%左右。
此外,方石還作為碎屑沉積岩的膠結物,基性岩漿岩蝕變後的礦物等參加到各種岩石中去。由於地下水活動,各種岩石的裂隙中也經常充填有方石脈。
由沉積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在區域變質或接觸變質作用中,其中的方石常常再結晶形成晶粒比較粗大的方石集合體——大理岩。
晶體結構
方石的晶體結構可由NaCl結構導出。構想使NaCl的晶體結構沿一個三次軸方向壓扁,把碳酸根離子和Ca離子分別置於變形NaCl結構的Cl離子和Na離子的位置上,並使平面三角狀的碳酸根離子均垂直三次軸排列,即成為方石的晶體結構(見圖[方石的晶體結構])常見完好晶體。形態多種多樣,不同聚形達600種以上。
發育的板狀和各種狀態的菱面體或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方石常依形成接觸雙晶,更常依形成聚片雙晶,這一聚片雙晶紋在解理面上的方位與白雲石不同(圖H-2),在自然界,這種聚片雙晶的出現,可用以說明方石形成後,曾遭受地質應力的作用。
方石是地殼最重要的造岩礦石。化學成分:CaCO ,三方晶系,三組完全解理,斷口;玻璃光澤.完全透明至半透明,普通為白色或無色,因含有其它金屬致色元素呈現出淡紅,淡黃,淡茶,玫紅,紫,多種顏色,條痕白色,硬度2.704--3.0,比重2.6~2.8,遇稀鹽酸劇烈起泡,非常純淨完全透明的晶體俗稱為冰洲石(Iceland Spar),具有強烈雙折射功能和最大的偏振光功能是人工不能製造也不能替代的自然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