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學院有1個國家培育的二級重點學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和2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建築學、城鄉規劃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本科專業。目前在讀的本科生909人、研究生697人。已為國家和地區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8000多人,先後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張佑啟、何鏡堂、吳碩賢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學院現有一支實力強大的教學、科研和工程設計諮詢隊伍,已形成以何鏡堂院士、吳碩賢院士等為學術帶頭人,老中青結合,綜合素質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學科人才體系。學院現有教職工304人(含建築設計院176人),專任教師128人,其中教授(正高)29人,副教授(副高)46人,研究生導師6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4人,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占73%。。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工程設計大師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者3人,全國性各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1人,城鄉規劃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1人;現有列入“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培養教師1人,省級培養教師2人,校級培養教師5人,國家、省部級先進教師5人。2008年,建築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建築技術科學”獲批為廣東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亞熱帶公共建築可持續設計關鍵技術研究”獲批為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
建築學院學科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學科優勢和地位得到加強和提高。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被列入“211工程”、“985一期、二期”建設。2005年獲準建設“亞熱帶建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7年,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準建設,成為全國高校唯一的建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0年,該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科技部建設驗收。
近五年來,學院的科研工作成績驕人。新增各類科研項目1062項,契約總經費5.54億多元,科研實際到校經費 3.51億元。縱向科研立項呈現良好態勢,新增國家支撐計畫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7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6項,廣東省部產學研重大重點項目1項,廣州市科技重大專項1項,其它縱向項目193項。發表各類科技學術論文1161篇,其中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579篇,被三大索引收錄(ISTP、SCI、SCIE及EI)的文章有173篇次,主編或參編並出版各類專著、譯著34部,教材10部,申請專利32個,授權專利18個。共獲各類科研獎項297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技獲獎17項,包括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級建築獎87項,省部級建築獎99項,包括世界建築節公共建築大獎1項,IOC/IAKS國際體育建築獎功勳獎、金獎、銀獎、銅獎各1項,聯合國亞太遺產保護獎卓越獎1項、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3項,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28項。還設計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錢學森圖書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等國家級標誌工程和2010廣州亞運會南沙體育場館和游泳跳水館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的精品工程,設計實力和綜合水平躋身國內前列,在全國尤其是在華南與港澳地區擁有較大影響,有良好的聲譽。
學院己在亞熱帶建築設計、亞熱帶城市規劃設計、嶺南風景園林、建築與文化研究古建築文物保護修復、嶺南民居研究、亞熱帶建築技術科學等方面辦出了特色,形成了優勢。我們將繼續努力,辦成國內一流水平,為國家尤其是華南地區的建築產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力量
我院有職工526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高級工程師111人,一級註冊建築師52人,一級註冊結 構工程師27人,有近一半的技術人員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有一批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各專業技術帶頭人,設計水平和綜合實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設計項目
我們精心設計、刻意創新,創作了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科技含量高的優秀設計項目,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珠海機場航站樓、浙江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大都會廣場及中國市長大廈、星海音樂廳、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樂山大佛博物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及摔跤館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設計。
學院歷史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科發端於1932年的勷勤大學建築工程系,1938年併入中山大學、1952年調整入華南工學院(1970一77年改名為廣東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1980年成立建築學系,1998年成立建築學院,2008年成立城市規劃系。學校建築學科至今經歷了三個時期:華南現代建築教育的探索時期(1932—1945)、華南現代建築教育體系的完善及嶺南建築學派的奠基時期(1945—1976)、嶺南建築學派的全面興起與發展時期(1977年以來)。
現代建築教育的探索時期(1932—1945)。
陳濟棠主粵時期,廣東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因此伴隨有大量的建設活動,產生了對建設人才的需求。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應時而生,為紀念廣東國民黨元老古應芬(字勷勤,1873-1931),在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的基礎上於1932年創立,建築工程系同時創辦,為中國南方諸省工科大學之首。畢業於法國里昂建築學院、曾隨Tony Garnier工作的林克明為首任系主任、教授。1938年因日本侵華戰爭,勷勤大學裁撤,曾留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建築史的胡德元受命於國難之際,將勷勤大學建築工程系完整帶入中山大學並任系主任。自林克明和胡德元始,華南大地上實現了真正的建築學教育,是為華南建築學科的發端。
在勷勤大學建築工程系中,也有提倡新建築和遵循巴黎藝術學院體系(Beaux-Art)兩種思潮的並存,從主要教師的受教育背景中,可以看到這兩種傾向的來源。勷勤大學本來以土木係為基礎,從開系之初便有了技術主導的教學班底。除林克明、胡德元外,勷勤大學和中山大學前期的主要教師還包括獲得MIT碩士的過元熙教授和羅明燏教授、畢業於密西根大學的陳榮枝教授、先後就讀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譚天宋教授、畢業於巴黎土木工程大學的金澤光教授、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的楊金、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李卓、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的林榮潤、曾協助美國建築師茂飛(H.K. Murphy)制定南京“首都計畫”的黃玉瑜教授等。
在當時中國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較強的正統性意識形態影響下,廣州出現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國傳統樣式的新建築,例如中山紀念堂、中山圖書館等。但嶺南地區素有開放、開明的商埠文化氛圍,講求建設實效、建造速度和技術質量,在客觀上鼓勵了對建築新技術的運用,同時也呼喚建築的新風格。 社會發展的動力對建築形式、速度和經濟性的要求在這一時期的建築教育中得到了回響。勷勤大學的建築教育具有注重技術和實踐等鮮明特點,表現出對現代主義的強烈興趣和積極主動的追求,重視實用性技術課程,開始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現代建築教育探索之路。在當時勷勤大學石榴崗校區的規劃和建築設計中,都體現了這種追求。
1933年,林克明在《什麼是摩登建築》一文中系統介紹了他稱之為“摩登建築”的現代建築運動的原因,以及現代建築的本質和特點。1936年10月,勷勤大學學生鄭祖良、黎掄傑等創辦《新建築》,介紹西方現代建築思潮,對傳播現代建築精神起到積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刊物的外文以德文的“Neue Baukunst” 為標題,體現了對當時席捲全球的德國現代主義建築精神的嚮往。《新建築》在創刊詞中明確提出 “反抗現存因襲地建築樣式,創造適合於機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築”的現代建築信念。
系中的多位教授都有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或曾參與當時廣州市工務局的事務,保持著高水平的實踐,林克明教授是中山紀念堂的合作設計師和中山圖書館、勷勤大學校園建築等一系列重要建築的設計師,陳榮枝是愛群大廈的建築師,過元熙後來應孫立人將軍之邀設計了新一軍公墓。
由一批留學法國、日本、美國的教授們創立的華南現代建築教育事業,迅速與廣東開放的文化風氣結合,培養出了第一批學生投入到當時的教育和設計實踐中。惜逢戰亂,漂泊不定,但留下的現代建築教育“火種”隨著二戰後教育環境的相對穩定,帶來了華南建築教育的新發展。
現代建築教育體系的完善及嶺南建築學派的奠基時期(1945—1976)。
1945年,中山大學從粵北遷回廣州,教學歸於穩定,隨著龍慶忠、陳伯齊、夏昌世三位教授的到來,中山大學建築工程系進入了建築教育體系的完善時期。在以三位教授為主的教學團隊帶領下,堅持現代建築的教育思想,堅持建築創作中的技術理性態度和對現代性的追求,強調對地方歷史文化和地域氣候的關注,面對社會現實,探究經濟、實用、美觀、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創作策略。為華南教育開拓了嶺南現代建築創作、亞熱帶建築科學研究、華南建築史學研究等整體發展的學科建設道路。這一時期也為嶺南建築學派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六十年代,華南開現代建築創作風氣之先,創作了一批具有現代主義精神的先鋒作品: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建築群、中山醫學院教學樓群、華南工學院教學樓群等等。其中,1952年的華南土特產展覽會是教師的一次集體創作實踐,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建築現代性的理解,為當時的中國建築學界帶來清新的空氣。
華南建築教育的重要人物龍慶忠先生、陳伯齊先生、夏昌世先生及其教育、研究和創作活動對華南建築學科的建設發展意義深遠。值得我們將此精神永遠銘記,發揚創新。
龍慶忠(非了)先生(1903-1996)1931年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建築系,先後任教於重慶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等高校,與中國營造學社諸君有著共同的理想和緊密的聯繫,學術上與梁思成、劉敦楨等人的研究互為補充。他是華南建築歷史與理論學科的開創者,創立了建築防災學和建築文化學。龍先生治學嚴謹、博覽群書,編寫了《建築製圖》、《中外建築史》、《建築圖解力學》和《中國建築結構》等許多教科書,三十年代在《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上發表了《開封之鐵塔》(三卷四期,1933年)和《穴居雜考》(五卷一期,1934年),他的主要論文輯錄於《中國建築與中華民族》一書。龍先生提倡建築學要有中國的建築理論,提倡建築師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天下為己任。他提出應把我國傳統建築的防火、防洪、防震、防颱風與城鎮規劃、園林、古建築的三保(保護、保管和保修)等方面的經驗繼承下來,主張建立由防災學、建築、城鎮、園林規劃設計及建築修繕保護構成的學科體系。龍先生以非凡的體魄和執著的精神,躬耕學術田野,在文革後成為我國第一批建築史博士導師,培養了一大批建築歷史和理論人才。
陳伯齊先生(1903-1973)於1930年留日東京工業大學建築學。1934年轉德國柏林工業大學,1939年畢業,1940年回國。歷任重慶大學首屆系主任、同濟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和華南工學院教授、系主任,1962年起任全國建築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他是亞熱帶建築研究和創作的開創者,倡導以亞熱帶地區建築理論與建築設計為中心的辦學宗旨,強調在理論基礎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陳先生創建亞熱帶建築研究室,進行住宅熱工和通風測試,奠定了亞熱帶建築研究的基礎。正是在他的主持和倡導之下,華南工學院的建築熱工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1978年曾獲中國科學大會獎。陳伯齊先生將其國外教育背景的閱歷,運用到教學制度,學科設定、和培養方式上。高年級開設建築與經濟、特種結構和形式等課程,設計課程高低年級混班學習,注重年輕教師參與設計實踐,強調學術研究和設計實踐的結合。由他主持設計的主要作品包括重慶浮圖關體育場、廣州女子師範學校規劃及設計、華中工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和武漢測繪學校的校園總體規劃、中山醫學院校區總體規劃、華南工學院總體規劃及一號樓、化工樓設計等,他還參加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廣西桂林風景城市規劃的設計。
夏昌世先生(1905-1996)於1928年畢業於德國卡斯魯厄大學,1932年獲得德國圖賓根大學藝術史博士。曾先後任教國立藝專、中央大學、重慶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是嶺南現代建築創作的開拓者。
夏昌世先生大力提倡現代建築思想,推行現代教育方法。重視建築教育中的設計實踐能力培養,強調設計動手能力。夏昌世先生自己繪製的教學樓施工圖,圖面美侖美奐,布局勻稱,線條流暢,字型端正,交待詳盡,堪稱絕好的教學樣圖。另一方面,利用戰後重建的機會,他進行了一系列的建築實踐,針對嶺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從遮陽、通風、隔熱等建築的基本問題入手,完成了一定數量的建築作品,對其後嶺南現代建築的探索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的建築創作集中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有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水產館、華南工學院的圖書館改建、行政辦公樓、三、四號教學樓;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山醫學院生理生化樓、基礎科樓、藥物教學樓、病理學教研室;以及鼎湖山教工療養所、廣州華僑醫院等。他還參加了桂林市規劃、灕江風景區設計和興安靈渠風景區規劃、帶著研究生何鏡堂設計了南海大會堂、廣西醫學院門診部; 1981年至1982年從僑居的德國回國指導設計廣州華僑醫院。
夏昌世先生還一直注重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研究。1953年他和陳伯齊、龍慶忠、杜汝儉、陸元鼎等開展民居建築研究,其後還成立民居研究所(夏昌世任所長,陳伯齊任副所長),研究嶺南民居建築的合理性,指導建築創作。60年代開始,夏昌世先生研究重心轉向園林建築傳統,並發表了《漫談嶺南庭院》(《建築學報》1963年第3期)和《粵中庭院水石及其構圖》(《園藝學報》1964.3卷2期)等文。而《園林述要》則是一部晚了三十年的著作,因為政治上的牽連,到1996才在學生們的努力之下得以出版。
夏昌世帶領莫伯治、何鏡堂(當時是夏先生的研究生)進行嶺南庭園建築的研究。夏先生對嶺南庭園建築的熱愛、高超的設計水平以及務實節約態度,給了後輩深刻影響。在莫伯治初踏入建築設計領域時,也有幸接受到夏昌世的言傳身教。夏昌世對嶺南園林建築研究,對後期嶺南現代建築的進一步發展意義重大。其後,嶺南現代建築的主要創作團隊“旅遊設計組”在當時林西副市長的帶領下, 在1964-1983年間創作了白雲山莊旅舍、廣州新愛群大廈、廣州賓館、礦泉別墅、白雲賓館、中山溫泉賓館、白天鵝賓館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優秀建築作品,該小組的主要成員包括:莫伯治、佘畯南、林兆璋、陳偉廉、蔡德道、吳威亮、陳立言等,他們都受到華南教育傳統深刻的影響。“旅遊設計組”的重要成員莫伯治、吳威亮分別為中山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系36年、50年畢業生,蔡德道、陳偉廉和林兆璋分別是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建築系48年、59年和62年的畢業生。
而何鏡堂院士——當年是夏昌世先生唯一的碩士研究生,也是文革前華南工學院建築工程系唯一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在就學期間深得師傳。80年代後,回歸華工的何鏡堂教授帶領建築學院通過建築創作和理論思考,延續了華南建築教育的發展脈絡,學院教育與設計創作的結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潮。
龍慶忠、陳伯齊、夏昌世等教師們一道,將所接受的現代主義思想與南方的社會現實相結合,以技術理性、務實致用、問題分析為教學主導思想,形成了統一而清晰的教育方法和氛圍,培養出了一代優秀的建築專才和教學團隊。這一時期的部分傑出畢業生包括杜汝儉、賀陳詞、蔡德道、金振聲、陸元鼎、 羅寶鈿、李允鉌、袁培煌、鄧其生、饒維純、陳偉廉、何鏡堂、蔡健中、彭繼文、黎佗芬、林兆彰、石安海等等。
文革期間教育事業停頓,老一輩教授皆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華南建築教育亦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和能以估量的損失。當時,只有建築熱工和劇院設計方面的研究還能繼續進行。所幸的是,文革後活躍在華南建築教育領域的著名教授皆是他們的學生,這使得現代建築的教育傳統得以延續,也為新時期嶺南現代建築創作和學科的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了新一批優秀人才。
嶺南建築學派的全面興起與發展時期(1977年以來)
1977年恢復聯考以後,隨著人才培養和教育學術平台的重新起步,華南的建築學教育和研究逐步回復了元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憑著開放創新的精神,在原有學科基礎上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和迅速發展。
龍慶忠先生開拓的建築史和理論方面,建築與城市防災研究、民居研究和地域傳統建築研究得到發揚光大(以陸元鼎教授、鄧其生教授等為代表),龍慶忠先生文革後培養的博士碩士如吳慶洲教授、程建軍教授等逐步成為了華南建築史研究的主力。華南在建築與城市防災、建築文化、民居研究和歷史遺產保護等領域取得了突破,發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專著和論文,培養了三十餘位博士生,主持的古建築修繕兩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為廣東的遺產保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陳伯齊先生創立的亞熱帶建築研究得到繼續發展,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統的亞熱帶地域建築學科架構。氣候性建築問題和建築物理技術方面發展迅速(以林其標教授、孟慶林教授的研究為代表),吳碩賢院士帶領的建築技術科學在建築聲學、熱工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和教學成果。嶺南園林及庭院建築研究碩果纍纍(以杜汝檢教授、劉管平教授、葉榮貴教授等代表),還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羅寶鈿教授、張錫麟教授等)、居住建築(金振生教授)及公共建築(趙伯仁教授、林永祥教授、陶郅研究員、孫一民教授等)諸方面都作出了具有影響力的成績,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因為亞熱帶建築研究的長期努力,2007年,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科技部批准進入建設階段,成為國內建築學科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由夏昌世先生開創的嶺南現代建築創作也呈現了多元化和繁榮發展的景象。1979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成立,以一個系設計室的班底起步,逐步建成一個綜合甲級資質的設計院。在創院之初以“研究”命名,強調“產、學、研”的結合,與學院教學、學術的互動融合。設計研究院的建築創作研究,經歷林克明、陳開慶兩任院長的開創、夏昌世先生的顧問(指導廣州華僑醫院設計),迎進了莫伯治、佘畯南教授,以及1983年何鏡堂先生的回歸及至後來任院長主持工作,嶺南建築界的創作力量在80年代初得到匯聚,這是一個跨越兩代嶺南建築人的匯聚,也是接近半個世紀對現代建築探索力量的匯聚,更是一個時代機遇的整體氛圍的匯聚。這種匯聚,重新帶動了嶺南現代建築創作的整體發展。
一方面,以當年“旅遊設計小組”成員為主體的的廣州建築創作力量,繼續發揮著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英年早逝的陳偉廉先生(1936-1985 ),當年“旅遊設計小組”的主力建築師,後任珠江外資設計院副院長,其80年代創作的廣州世貿大廈和金融大廈堪稱難得的現代建築佳作。也要看到,一些逐步遠離華南學術主體的建築作品,逐步喪失了其發展更新的精神根源,難免走入了“表現主義”、“手法主義”的“樣式探索”道路。企圖以嶺南建築的“風格”或“樣式”作為地域建築創作的出路,嚴重偏離了現代建築精神,也恰恰是當年《新建築》雜誌創刊詞所要反對的東西。
另一方面,以學院為依託,傳承嶺南現代建築思想,強調與建築教育和學術研究相結合來實現綜合發展的設計研究院,在何鏡堂教授的帶領下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了嶺南當代建築創作的主體力量,形成了理性、實幹的創新理念與團隊工作模式,完成了世博會中國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摔跤館等眾多大型工程,高水平完成了200多個大學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一系列遍布大江南北的建築作品引起了建築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何鏡堂院士在總結嶺南現代建築創作思想和學科精神的基礎上,提出了 “兩觀三性”(即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建築創作思想。正如當年三老創立的學科基礎和整體發展模式一樣,華南的建築學科的整體發展為建築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和動力。
建築學派的形成,須有其傳統之承傳、共同而獨特之思想精神、高素質的建築師群落和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作品。縱觀當代嶺南建築的發展: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步;五、六十年代嶺南現代建築思想系統形成並付諸實踐,開拓了清晰的學術研究架構和建築創作方向;七、八十年代延續和發展了這一方向,取得了傑出的成績。九十年代學院以來整體發展,繼續了對地域性建築創作、改革建築教育和擴展學術研究的探求,地域現代建築創作精神得到了提升,並逐步形成了全國性的影響,一大批中青年建築師和教師得到了鍛鍊和成長,各方面建築創作和研究成績突出,嶺南建築學派正處在成長時期。
中國建築的發展需要超越流派,而發展出自己的學派,形成異彩紛呈的多個學派是實現中國建築騰飛的必要條件,這也是嶺南建築學派進行積極探索的意義之所在。
建築學系(建築學院)歷任系主任
1952~1953
黃
適
院系調整領導小組組長
1953~1959
黃
適
建築學系主任
1959~1960 陳伯齊 建築學系主任
1960~1968 陳伯齊 建築學系第一主任
1968~1974 盧兆華 建築學系革命領導小組組長
1974~1978 張發明 建築學系革命領導小組組長
1978~1981 羅崧發 建築學系主任
1981~1984 金振聲 建築學系主任
1984~1989 張錫麟 建築學系主任
1989~1992 葉榮貴 建築學系主任
1992~1995 劉管平 建築學系主任
1995~2003 吳慶洲 建築學系主任
2003~2007 何鏡堂 建築學院院長
2003~2007 趙紅紅 建築學院常務副院長,建築學系主任
2008~至今 何鏡堂 建築學院院長
2008~至今 孫一民 建築學院常務副院長,建築學系主任
2008~至今 王世福 城市規劃系系主任
學科團隊
建築學院第三期“興華人才工程”學術團隊清單
序號 | 學科團隊 | 學科帶頭人(帶*為協調人) | 學術團隊 | 學術 負責人 | 團隊類別 |
1 | 建築學 | 何鏡堂 吳碩賢 吳慶洲 孫一民* | 現代建築創作 | 何鏡堂 | 套用基礎 |
2 | 建築技術科學 | 吳碩賢 | 套用基礎 | | |
3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吳慶洲 | 套用基礎 | | |
4 | 都市建築設計 | 孫一民 | 套用基礎 | | |
5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周劍雲 | 套用基礎 | | |
6 | 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孟慶林 | 套用基礎 | | |
7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陶 郅 | 套用基礎 | | |
8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吳桂寧 | 套用基礎 | | |
9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肖大威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肖大威 | 套用基礎 |
10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趙紅紅 | 套用基礎 | | |
11 | 城市發展研究 | 田銀生 | 套用基礎 | | |
建築學院第三期“興華人才工程”學科團隊成員名單
序號 | 姓名 | 聘任崗位 | 崗位級別 | 學術團隊名稱 | 學科名稱 |
1 | 何鏡堂 | 教授 | 學科帶頭人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2 | 倪陽 | 高工 | 校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3 | 湯朝暉 | 高工 | 校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4 | 郭衛宏 | 高工 | 校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5 | 劉宇波 | 高工 | 院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6 | 王揚 | 工程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7 | 蔣濤 | 工程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8 | 李晉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9 | 王靜 | | 骨幹教師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10 | 張振輝 | 助工 | 骨幹教師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11 | 鄧巧明 | 助教 | 骨幹教師 | 現代建築創作 | 建築學 |
12 | 吳慶洲 | 教授 | 學科帶頭人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3 | 程建軍 | 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4 | 鄭力鵬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5 | 肖旻 | 講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6 | 馮江 | 講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7 | 劉暉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8 | 李哲揚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19 | 張智敏 | 助教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20 | 郭祥 | 建築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21 | 劉虹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22 | 潘瑩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23 | 蘇暢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24 | 林哲 |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建築防災 | 建築學 |
25 | 吳碩賢 | 教授 | 學科帶頭人 | 建築技術科學 | 建築學 |
26 | 趙越喆 | 副研究員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技術科學 | 建築學 |
27 | 朱小雷 | 高級工程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技術科學 | 建築學 |
28 | 陳建華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技術科學 | 建築學 |
29 | 王紅衛 | | 骨幹教師 | 建築技術科學 | 建築學 |
30 | 王朔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技術科學 | 建築學 |
31 | 孫一民 | 教授 | 學科協調人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2 | 林家奕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3 | 肖毅強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4 | 繆軍 | 副教授 | 院級學術骨幹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5 | 蘇平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6 | 袁粵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7 | 葉紅 | 工程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8 | 汪奮強 | 工程師 | 骨幹教師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39 | 江泓 | 講師 | 骨幹教師 | 都市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40 | 吳桂寧 | 副教授 | 學術負責人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1 | 葉榮貴 | 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2 | 陸琦 | 教授級高工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3 | 鮑戈平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4 | 羅衛星 | 副教授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5 | 周玄星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6 | 施瑛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7 | 杜宏武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8 | 莊少龐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49 | 張小星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50 | 許自力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51 | 孫衛國 | 工程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與環境設計 | 建築學 |
52 | 周劍雲 | 副教授 | 學術負責人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3 | 張春陽 | 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4 | 姜文藝 | 講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5 | 陳堅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6 | 王璐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7 | 羅林海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8 | 戚冬瑾 | | 骨幹教師 | 建築與城市設計 | 建築學 |
59 | 孟慶林 | 教授 | 學術負責人 | 亞熱帶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建築學 |
60 | 趙立華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建築學 |
61 | 陶傑 | 副教授 | 院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建築學 |
62 | 李豫 | 高工 | 院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建築學 |
63 | 胡文斌 | 助研 | 院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建築學 |
64 | 張宇峰 | 講師 | 骨幹教師 | 亞熱帶建築熱環境與節能 | 建築學 |
65 | 陶郅 | 教授 | 學術負責人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66 | 劉業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67 | 楊勐 | 工程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68 | 陳子堅 | 工程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69 | 吳宙航 | 高工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70 | 鄧壽朋 | 工程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71 | 陳向榮 | 工程師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72 | 郭嘉 | 助工 | 骨幹教師 | 建築文化與城市更新 | 建築學 |
73 | 肖大威 | 教授 | 學科帶頭人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74 | 郭謙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75 | 許吉航 | 講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76 | 韋克威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77 | 黃翼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78 | 魏開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79 | 方小山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嶺南城市、景觀環境與建築文化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0 | 趙紅紅 | 教授 | 學術負責人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1 | 閻謹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2 | 王國光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3 | 謝純 | 副教授 | 院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4 | 王成芳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5 | 蔡偉明 | 講師 | 骨幹教師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6 | 張穎 | 講師 | 骨幹教師 | 亞熱帶地區城鎮規劃與設計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7 | 田銀生 | 教授 | 學術負責人 | 城市發展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8 | 王世福 | 副教授 | 校級學術骨幹 | 城市發展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89 | 湯黎明 | 講師 | 校級學術骨幹 | 城市發展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90 | 費彥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城市發展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91 | 魏立華 | 講師 | 院級學術骨幹 | 城市發展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92 | 遇大興 | 講師 | 骨幹教師 | 城市發展研究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組織機構
學院各組成機構負責人
單位 | 正職 | 副職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主 任:吳碩賢 | 常務副主任:孫一民 副主任:孟慶林 吳波 肖大威 |
建築設計研究院 | 院 長:何鏡堂 | 副院長: 韋宏 陶郅 孫一民 倪 陽 郭衛宏 |
建築系 | 系主任:孫一民 | 副系主任: 吳桂寧 王國光 肖毅強 劉宇波 馮 江 |
城市規劃系 | 系主任:王世福 | 副系主任:周劍雲 湯黎明 謝 純 |
《南方建築》雜誌社 | 主編:何鏡堂 主任:肖大威 | 副主編:肖大威 肖毅強 王世福 常務副主任:邵 松 副主任:趙紅紅 郭衛宏 王世福 肖毅強 趙越喆 |
學院常設委員會
委員會名稱 | 主任 | 副主任 | 委員 |
學術分委員會 | 吳碩賢 | 孫一民 | 何鏡堂、吳慶洲、孟慶林、肖大威、倪 陽、田銀生、程建軍、 陸 琦 趙紅紅 |
職稱評審委員會 | 何鏡堂 | 肖大威 | 吳碩賢、吳慶洲、孟慶林、孫一民、郭衛宏、陶 郅、趙紅紅 |
教學指導委員會 | 孫一民 | 孟慶林 田銀生 | 何鏡堂、吳碩賢、吳慶洲、程建軍、田銀生、肖大威、孟慶林、趙紅紅、倪 陽、陸 琦 |
教學工作委員會 | 孫一民 | | 王世福、肖毅強、王國光、湯黎明、吳桂寧、周劍雲、謝 純、趙立華、劉宇波 |
學院工會
主席 | 副主席 | 委員 |
鄭力鵬 | 陳 瑩 黃耿平 | 吳秀蘭、楊海英、孫衛國、潘 瑩、 龔模松、侯雅娟 |
學院教代會
主任 | 副主任 | 委員 |
鄭力鵬 | 陳 瑩 黃耿平 | 吳秀蘭、楊海英、孫衛國、潘 瑩、 龔模松、侯雅娟 |
新聞動態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本科生獲國際大獎
近日,由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主辦的2013年大學生設計競賽在紐西蘭奧克蘭市公布評選結果,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建築設計專業2008級本科生提交的“漁夫與大海——一個海邊小鎮生活環境再造”設計方案榮獲表揚獎(commendation)。這是自去年以來該專業本科生獲得的又一重要國際獎項,體現了華南理工大學景觀建築設計專業教學得到較高認可。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本科生提交的該設計方案研究場地位於中山市南朗鎮橫門社區。它曾經是中山市唯一的漁業公社,但現在是一個日益衰落的地區。設計小組通過多次實地踏勘、對比研究,發現了圍海造田、近海航運增加、海水質量下降等因素導致了該社區漁業的衰退。同時,設計小組以批判性思維,提出該地區可以發展水產生態養殖模式,即把過去填海區改造為紅樹林天然漁場,既改善漁民的生計,又恢復區域的生態環境,還延續了社區的漁業傳統文化景觀。在設計過程中,成員們查閱了大量紅樹林與水產養殖資料,深入研究了紅樹林生理生態、栽培養護的機理以及紅樹林基圍營造技術與經濟效益,以及傳統社區文化遺產的傳承等。這些紮實的研究、新穎的設計、詳實的分析、精美的製圖,最終獲得了評審們的青睞。
據悉,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於1948年成立,是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導的國際風景園林行業國際學術最高組織。該組織每年都主辦大學生設計競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體現了全球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水準,獲獎者多為研究生。本次設計競賽共收到全世界18個國家139個方案,共15項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名,評審會獎2名,表揚獎10名。
相關新聞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名單。華南理工大學共有8門本科課程入選第二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學院何鏡堂院士負責的《建築設計基礎》課程,孫一民教授負責的《建築設計》課程入選其中,入選數量位居全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