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割

斷割

斷割,漢語辭彙。 拼音 duàn gē, 釋義:1、砍截切割。2、裁決。 出自《淮南子·說林訓》。

詞目

斷割

拼音

duàn gē

注音

ㄉㄨㄢˋ ㄍㄜ

引證解釋

1、砍截切割。

《淮南子·說林訓》:“鏌邪斷割,砥礪之力。”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

《書·大禹謨》“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唐 孔穎達 疏:“水能灌溉,火能烹餁,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谷能養育。”

2、裁決。

《韓非子·安危》:“危道:一曰斲削於繩之內,二曰斷割於法之外。”

漢 桓寬 《鹽鐵論·周秦》:“ 趙高 以峻文決罪於內,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老身依平斷割,必望取無曲情。”

《舊唐書·姚崇傳》:“ 崇 獨當重任,明於吏道,斷割不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