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廣大教師在課程改革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應擔負的神聖使命。教師對於新課程的理解和參與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和基礎,他們將最終決定著新課程實施的走向以及素質教育推進的深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的素質狀況和專業化發展水平決定了對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與利用,決定了新課標、新教材應有的效益發揮的水平。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師資隊伍狀況還不能隨著課程改革大面積的鋪開而順勢呈現有效的跟進,集中短時間的通識培訓和新課標、新教材的有限培訓,只是給廣大教師起到了引路和點撥作用。在班級式教學的大環境下,教師要用新的理念,使用新課標、新教材,走進課堂,面對全體學生去實實在在上好每一節課,他們將遇到種種困惑和重重困難,如新教學素材的匱管、怎樣備課、怎樣組織教學、怎樣進行教學評價、怎樣開展教研活動、怎樣揚棄傳統教學等等。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實踐中深刻理解、體驗新課標的精髓,吃透新教材,不斷進行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行為,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備好課,上好課,認真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把課改的要求落到實處。為了使廣大一線教師儘快地適應新課改,使用好新課標、新教材,我們組織編寫了《新課標新教材教師備課方略》叢書。以教學和教師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從解讀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提供教學素材、展示教學案例、改進教學評價等方面,為廣大教師教學提供幫助和服務。
一、編寫原則及要求說明
本書編寫以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課程倡導的理念為指導,旨在促進各學科落實課程標準、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推動教育研究尤其是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實際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書編寫中注重了四個統一:
1、系統性與科學性統一
本套叢書分學科編寫,各學科編寫時均按課程標準一級主題和二級主題的規定內容,結合各版本教材的主幹知識體系分單元構架全書,每單元開篇都有單元概述,重點強調知識的系統網路、原大觀和新課標的比照等等。叢書統一設定了欄目,每一欄目的知識內容科學準確,教學目標系統明確,活動設計科學合理、情境創設實用新穎、素質選取詳實可靠。
2、實用性與可行性統一
全書編寫時確立了為廣大一線教師服務的意識,切實解決教師備課時查找資料、蒐集素材、設計活動、創設情境等困難,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該叢書有別於一般性教學參考書,它集教師備課需要之大全,是教師備課及教學不可或缺的助手和指南。編寫時充分考慮了我國目前師資、學生、教學設計、各種教育資源的實際,叢書具有廣泛的實用性。教學要求、活動設計、情境創設等均充分考慮了可行性。
3、時代性與創新性統一
各學科編寫時認真分析了國內外教育改革的新動態,力求站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前沿。內容和素材等選取密切聯繫了我國和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實際,體現了時代要求。注重創新,從內容到形式,從知識呈現到題目設計都講究創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育目標通貫全書。
4、探究性與先導性統一
各學科編寫時注意了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幫助教師拓展知識視野,增強實踐能力,引導和激勵教師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樹立科研先導意識,講求科學探究精神、倡導研究性學習、加強教學的評價與反思。各欄目內容的選取、各類題目的選配體現了前瞻性和先導性,適當增加了探究性、開放性、套用性、綜合性專題。本叢書是課程改革中集體教學研究的結晶。
二、編寫體例和欄目說明
本套叢書按學科編寫,包括:七-九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共九個學科,全書統一設定六個欄目:
1、教學目標解讀
按新課標規定的單元內容,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角度解讀教學目標,從本學科專業高度,深入淺出闡述知識網路結構及其內在聯繫。結合具體問題或實例進行必要的說明,精析教學重點和難點,點拔解決重點、突破難點和關鍵點和思路方法,強化能力和素質培養目標的要求。
2、活動設計建議
在此欄目中提供了本單元教學必要的全部活動設計建議(也包手有關教學內容的思路點拔或教學流程圖、知識連結等等)。為了落實好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多層次、多形式、多角度地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實現課堂教學的劉效率和高質量,本書力求幫助教師通過有效的備課活動,把每單元的各項教學活動都設計好。因為每單元教學都由若干個教與學的活動組成,只有每項活動都設計得科學合理、便於操作,才能保證整個單元教學的最佳化。設計教與學的活動時,根據單元知識內容從兩個方面加以考慮:其一是課堂活動設計(如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手段的配備、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合作學習、師生互動活動、講練活動、實驗操作等等);其二是本單元應設計到的與教學密切相關的課外教學活動,如研究性學習活動、實驗探究活動(如課外小實驗、家庭小實驗、實驗室中的操作、實驗設計、小發明、小製作等等)、調查訪談、蒐集信息、文獻檢索、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活動等。活動設計力求最大限度地啟用各種教育資源,調動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與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3、教學素材參考
本欄目為教師備課提供本單元教學需要的相關文字資料,如背景材料、人物介紹、重大事件、有關數據資源、情境材料、配套例題、最新動態、歷史沿革等,並推薦介紹有關書目、風絡資源、電子音像資料等等。
4、教學案例介紹
本欄目圍繞單元重點內容提供了教學案例若干。體現各種課型(新授課、習題課、講評課、實驗課、複習課、活動課、探究課等)的教案特色,注重學生各種活動的設計,體現了備課的改革意識,緊扣三條線索:其一是知識網路線索,其二是符合學生心理活動的認知線索,其三是能力素質培養的發展線索。
5、經典習題備選
本欄目為教師備課提供配套習題,選編題目時注意了難易梯度,力求典型、新穎,從立意、情境、設問三個要素上把握好每個題目。題目數量適中,主、客觀題型根據學科單元內容確定。
6、教學評價提示
評價具有診斷、導向、激勵等功能,本欄目為教師進行形式多樣的教學評價提供思路和方法。
(1)基礎達標評價
每單元教學內容都配有基礎達標檢測題目,根據雙基的要求按百分命制。全班學生的檢測平均成績在60分以下視為基礎教學示達標,檢測平均成績在60-74分視為基礎教學成績達標,檢測平均成績在75-89分視為基礎教學成績良好,檢測平均成績在90-100分視為基礎教學成績優秀。
(2)能力素養評價
能力和素養評價主要圍繞學生基礎性素質、專門性素質和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等方面展開根據學科單元內容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能力素養項目要求,如實驗操作,創作、製作、繪圖、調查報告、材料評析,專題論述,答辯,演講、視聽、才藝展示等等。每項測試評價結果按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四個等級評定。
(3)教學反思
在教學評價中教學反思對教師是十分必要的,對提高教與學的效益有重要作用。如:學業生易錯易混的內容反思,教案設計的改進反思、課堂教學的改進反思、教學過程發現的新問題反思、測試結果和其它反饋信息的反思以及對本單元教學的啟示等等。教學反思給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最後,我們真誠地希望全國國中廣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線教師,與我們一道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潮中揚起遠航的風帆,共同抵達希望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