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五要素

新聞五要素

新聞五要素即新聞的5個W,指一則新聞報導必須具備的五個基本因素,分別為何時(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何因(why )、何人(who )。這是新聞中不可缺少的五個方面,是對新聞報導的基本要求。

基本信息

背景

由於它概括了新聞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觀聯繫,對指導新聞採訪和寫作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此說在西方最早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1913年,廣學會翻譯出版《實用新聞學》 (美·休曼原著),把此說介紹到我國。隨著調查性報導的興起,西方有些學者提出了“六要素”說,認為除五個“w”之外,還有一個新聞要素“H”,即如何(how)。

簡單地說,齊全的新聞要素包括五個“W”和一個“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

新聞要素是記者寫導語(即開頭)的關鍵,也是準備告訴讀者的。其中哪一個是重要和應該突出的,應由記者或編輯根據情況確定。有經驗的記者在寫作導語時並不需要考慮這個公式,而對初學者來說,考慮五個“W”和一個“H”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五個“W”和一個“H”不一定都包含在第一段。 最能吸引讀者、最關鍵、也是最難寫的導語:

導語的特點

導語都應該寫得簡單易讀,一目了然。不過,過於簡單的導語也可能把讀者弄糊塗。

例:一師附小2月13日舉行了開學典禮。

導語的長度沒有一定的規定,但通常是以越短的形式表現出來越好。記者或編輯很難根據一定的公式去寫作和編寫稿件,但最好不要超過3行。在導語中,過多的形容詞和其他修飾詞都是毫無用處的,最重要的是要把訊息傳達給讀者。請看以上這則新聞導語的修改版: 2月13日早晨,以“揚民族精神 塑誠信品質”為行動口號的上海市靜安區一師附小2005學年第二學期開學典禮在老師和同學的深深祝福聲中開始了。

不同形式

根據五個“W”和一個“H”的要求,新聞就有了不同形式的導語。

(一)人物導語

名字出新聞,但必須是名人的名字,從總統到歌星,從銀行家到毒梟,只要是名噪一時的人物都可以成為新聞報導的對象。但是,即使是人所共知的俄羅斯總統和美國總統,在其名字前都要加上“某國總統”。當美國總統或其他國家的總統被用作訊息來源時,他的名字十有九次被用在訊息的開頭,因為他的名字具有權威性,必然會引起讀者的注意。但是,在人物導語中,如果不是名人,那么導語中可以不出現名字,留到後面去交待。

例:美國總統柯林頓今天宣布,美國將對海地動武,以解決那裡的政權危機。

(二)事情導語在講完人物導語之後,事情導語就比較容易了解了。實際上只要把What(什麼事)放到什麼人的位置考慮就行了。下面是一條純事情導語,新聞要素很齊全。

例:一艘載有867人的愛沙尼亞客輪28日凌晨因遇風暴在芬蘭附近的波羅的海水域沉沒。到目前為止,只有90人獲救,其他人下落不明。

(三)時間導語

一般而言,時間很難成為一則新聞中的最重要因素,但是時間又必不可少。

(四)地點導語

同時間導語一樣,地點導語是很少用的。通常地點只是作為導語中一種要素而存在,除非這一地點有特殊意義。

(五)方式導語

從怎么樣(How)的角度寫經常能提供一條有興趣的導語。

例:一條帶有奇怪的牙齒痕跡的鉛筆,使一位30歲的看門人今天被捕。他承認上星期撬了校長辦公室並行竊。

(六)為什麼(Why)有時是新聞中最有意思的角度,可能是讀者最想了解的問題。

例:由於股票和地產問題,日本首相細川今天宣布總辭職。 例: 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周年„„

注意的問題

從原則上講,每條訊息都應回答5個“W” 和1個“H”,並且應當儘可能地在導語中就有所交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所有的5個“W”和一個“H”全部“塞在導語中,我們應該先給“W”和“H”排排隊,看看應該突出哪一個。有了好的導語,一則新聞就有可能寫得很流暢、很生動。

例: 1月21日,1000餘名包括特困隊員、孤殘兒童、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在內的困難少年兒童來到上海影城劇場,觀看剛剛入圍2006最佳奧斯卡卡通片提名的《戰鴿總動員》,並參加2006年“千名少年兒童看上海”活動,參觀東方明珠和上海城市歷史陳列館,感受冬日溫暖,共享新春快樂,體驗少先隊大家庭的無限溫暖。

新聞要素

新聞構成的基本成份。又稱新聞五要素、五個W。 19世紀80年代,美聯社提出新聞應具備when(何時)、where(何地)、 who (何人)、what(何事)和 why (何故)。這五個要素的英文開頭字母都是W, 故通稱五個W。1898年,美聯社主編M.E.斯通提出:新聞中要回答五個 W和一個H,即How(如何),由此又有“新聞六要素”之說。
“新聞五要素”或“新聞六要素”的產生,是電信技術的新發明套用於新聞傳播的結果。由於當時電信技術還不完善,編輯部不得不指令記者把五個W或五個W和一個H寫進新聞的第1段,即新聞導語中。一旦發電或收電出現故障,只要收到電訊的第 1段就等於收到一條新聞的大意。從19世紀80年代以來,五個 W一直被視為新聞寫作的原則之一。1945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延安)社論《從五個W說起》中指出:“五個W是把事實弄清楚的最起碼條件。”

導語的作用

新聞通常是由導語和主體(次重要的材料、更次重要的材料、背景等段落組成的。導語是新聞術語,實際上就是訊息的開頭,記者、編輯可以選擇任何一種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寫作導語,但是應該記住一個原則——我們寫的是新聞而不是小說或散文。

導語有以下作用:

1、讀者一看導語就知道這則新聞寫的是什麼。 2、讀者看了你的導語願意繼續讀完這則新聞。 3、有適當氣氛的導語可以使讀者身臨其境。

《疑難問題辭典》的作者安布諾斯?拜厄斯(著名新聞記者)這樣描述導語的重要性:“任何一個新聞記者,只要他曾經為寫作導語絞盡腦汁,就會深知寫作導語為什麼如此費勁,因為導語對他和讀者來說都很重要。導語的寫作使得他的精力高度集中,迫使他作出決斷:這條訊息里什麼東西最重要;應該強調什麼;而且導語如何寫會直接影響到這條訊息的其餘部分。”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導語是新聞報導,尤其是訊息中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失去讀者,往往取決於稿件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導語又是展示記者、編輯才華的櫥窗。有人這樣說,導語是一條訊息的生命,導語常常使記者和編輯思考了一次又一次,寫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基本滿意為止。有時,甚至一位老練的記者也要為導語改寫三四次,才心滿意足地認為自己已盡力而為了。

舉例子

比如這篇新聞: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22時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江陰一千里長江戰線事件發生的原因: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起作戰。經過與結果:中首先突破、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占領長江南岸。三十五萬渡過三分之二,已占領廣大南岸陣地。東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過整天激戰,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南岸陣地,控制,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